“双导师”与“多维度”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必然.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双导师”与“多维度”并重的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说明.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文章从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着手,明确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应坚守思政课三大原则,提出思政课教学必须坚守其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从学生、教师、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深入思考课程思政内涵和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职临床专业教育十分关键.帮助高职临床专业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举措是保障基层人民的健康问题,也促进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为更好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进步相互关联,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但由于当前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研究价值,故而当下的校企合作很难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对此,如何开展符合区域特点的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深入合作,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围绕着吉林省医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的具体路径展开叙述.
完善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是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理工类高校与综合类、财经类高校拥有不同的特质,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理工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此本文选取上海部分高校,梳理理工类高校现行教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课程思政建设考核的特点和效果,并以特色发展为方向,构建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工类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体系.
“对分课堂”是把课堂时间一半留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的交互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教师讲授、内化吸收、隔堂讨论.这种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合作度等,最终达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期盼日益加深.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分级.高等院校数学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着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态度不积极、“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院校数学类师范专业要将师范专业认证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紧密衔接起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完善“双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善教学实践评价体系,以此来激发师范生参加教育实践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师范
实践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将BIM引入到交通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是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改革的新方向.从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两方面入手探索BIM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为交通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校交通工程专业BIM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教育是在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目的.本文以管理科学专业中的系统工程导论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系统工程导论课程的特点及在线课程特征,从课程思政融入的相关要求,融入路径及融入方法三个方面探索在线学习与系统工程导论课程相混合的具体方法,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系统工程专业知识协同效应.
少数民族学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关系着未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也是实现中国社会更均衡更充分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民族高校的工作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中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十分必要,同时还应与时俱进,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以达到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目的.因此,文章从少数民族的思政课程教学着手,对民族高校现阶段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本文基于1+X证书背景,对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对空中乘务专业“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在健全国家职业教育机制,改善空中乘务专业教学现状,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方面的意义;最后,基于“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的系统性,对课证融通实施的路径进行研究,通过转变教师角色、整合课程内容、完善学分制度、完善培养模式和保障措施等,意在促进空中乘务专业“以证代考”课证融通有效、有序实施,提高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