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所属的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华天),始终致力于发挥中国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的引导和服务职能,整合集团内部科技资源,吸引国内外水环境领域相关优势力量,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支撑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水环境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全国水环境产业技术升级,成为中冶集团水资源战略的重要承担者,全力打造水环境领域的核心科技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并成为国内领先的水环境研发机构
以水环境研究
作为新动能转换的核心
中冶华天的前身是“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是以科研、设计为龙头的钢铁冶金建设与运营服务国家队,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将水环境业务发展作为新动能转换的核心,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密切结合市场需求,重点围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生物制剂研制、环保型水处理药剂开发、节能环保装备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并结合城市发展,从水资源、水安全、水处理、水生态等方面综合规划与实施,实现厂-网-河联动,点线面协同,打造出具有中冶华天特色的低成本、高标准、高技术、高质量的“一低三高”水处理品牌,成为国内水务行业的领跑者。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冶华天传承和发扬近六十年“艰苦创业、圆梦钢铁、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神特质,在打造新动能中致力高新技术、智能管理服务和提供产业绿色化服务,积极立项并承担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利用政府补助资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近五年以来,在安徽省、江苏省共承担水环境方向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在水处理技术领域拥有住建部、环保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颁发的市政给水、市政排水、环境工程、工业废水运营、市政污水运营等水务业务所有的甲级资质。先后承担过冶金、市政、矿山、轻工、造纸、印染、医药、化工等行业千余项工程设计、科研工作、工程总包服务。凭借自身资金、技术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BOT、TOT等模式先后在安徽、山东、湖北、福建、河北等地投资了22个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水量达百万吨。在打造水环境领域的核心科技研发平台过程中,中冶华天拥有“江苏省水环境安全与水质保障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冶金与造纸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污水处理节能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部级技术中心和一个水处理核心装备制造基地,设有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平台的建设为公司在水环境方向研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创新发展为培育
新动能提供了不懈动力
对于一个六十年的老企业来说,创新就是动力的源泉。深谙此理的中冶华天,在新动能培育中推出三大举措: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冶华天水环境技术创新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问题为抓手,围绕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全产业进行系统布局与落实。以污水厂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与生态消纳、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节能高效水处理装备与产业化、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环保型水处理药剂研究、生物强化技术及高效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水环境生态系统构建与水环境安全预警、水环境设施运营维护信息化及智能化等课题为研究方向。在马鞍山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中,利用河湖塘体兼做建立水生动植物培育基地,利用运行的管网-泵站-污水厂-河道开展“厂网河”联动研究和维护装备研发;在滁州清流污水处理厂建立技术培训与维修服务南方中心,建立农田湿地科研示范与宣教基地等项目中,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进行更深入的应用研究,目前已形成用于保障污水厂节能高效运行的倒伞曝气机、推流器、动态底层曝气、污泥减量化技术、脱氮除磷工艺及在线微生物扩培、格栅除污机不停水安装及检修装置、智能雨污分流装置、模块化混排污水及初期雨水调蓄池系统、水质净化和底泥处理功能材料、高效菌剂等技术产品。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改变原来传统的课题合作模式为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的模式,如正筹建中冶华天-东南大学能源环境联合研发中心,编制中长期规划+近期重点计划,实现滚动式管理,包括课题研发、应用示范、奖项申报、标准编制、联合导师、人才培养、高端咨询等全方位全过程长期合作。
服务模式创新成为产业链形成的重要一环。中冶华天承接水环境项目的主要模式:EPC、E、EP、EPCO、BOT、DBFOT、PPP等。积极探索业务模式,走技术和服务的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更高质量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产业链创新中实现发展。先后开创了从资源管控的高度大力承接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厂运营维护业务,推行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模式,打造水环境治疗、康复式医院,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等环保管家式服务项目。目前已签订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华菱星马等引进环保管家服务采购项目合同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工作。同时加强与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等合作,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
管理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营管理上,中冶华天通过资源整合、机构优化,实现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市场开发、项目生产(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全链条一体化融合,以组织保障来提升品质与效率。通过“放管服”来增强动力,传递压力,激发活力,提供能力,建立“经营生产分担、责任权利对等、严格绩效考核”的管理体制,运用互为教练式内部培训机制,以优秀专业团队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的加盟使得团队专业化能力又得以提升,形成良性发展;完善考核评价和分配方法、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专业化人才发展打通职业发展通道,解决员工科研、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树立为自己人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的氛围;坚持走“技术+服务”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品牌建设是培育
新动能的品质保证
在培育新动能过程中,中冶华天着力打造“中冶华天绿色明天”品牌形象,以建设“科技强院、经济大院、品牌名院”为目标,水环境方向多项科技成果分别通过安徽省、中冶集团以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高效自吸混合式倒伞曝气机技术产品”“联通平衡转碟式高效曝气机技术产品”等两项水处理核心装备被鉴定为“国际领先”,被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定为第四代环保节能产品,其中曝气机是我国原创曝气装备取得的唯一国际专利,成功应用于福建、安徽、山东近10个污水处理项目;另外,自主研发的高效强化脱氮除磷工艺、节能型生态湿地、高效复合绿色菌剂药剂、水环境在线监测装备、预警系统等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山东寿光、安徽来安、宣城、天长、马鞍山、福建长乐、深圳布吉河、深圳新洲河、广东中山等地多家污水处理厂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效果突出。从试验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水处理核心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到专业化运营管理,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循环链。截至目前,中冶华天水环境板块获PCT-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授权30余项),实用新型100余项(授权80余项)。助力中冶华天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國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近五年以来,中冶华天水环境发挥标准对技术和市场的引领作用,积极承担各类标准的编制工作。水环境累计发布国家和行业5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完成主编1项集团企业标准,即《城市内河水环境治理技术标准》。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1项、创新团队1项。
经过多年新动能的培育,中冶华天将在水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树立品牌,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将先发优势进一步培育成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的领跑者,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定践行者,为打好国家“蓝天、青山、绿水”保卫战贡献全部力量!
以水环境研究
作为新动能转换的核心
中冶华天的前身是“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是以科研、设计为龙头的钢铁冶金建设与运营服务国家队,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将水环境业务发展作为新动能转换的核心,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密切结合市场需求,重点围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生物制剂研制、环保型水处理药剂开发、节能环保装备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并结合城市发展,从水资源、水安全、水处理、水生态等方面综合规划与实施,实现厂-网-河联动,点线面协同,打造出具有中冶华天特色的低成本、高标准、高技术、高质量的“一低三高”水处理品牌,成为国内水务行业的领跑者。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冶华天传承和发扬近六十年“艰苦创业、圆梦钢铁、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神特质,在打造新动能中致力高新技术、智能管理服务和提供产业绿色化服务,积极立项并承担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利用政府补助资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近五年以来,在安徽省、江苏省共承担水环境方向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在水处理技术领域拥有住建部、环保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颁发的市政给水、市政排水、环境工程、工业废水运营、市政污水运营等水务业务所有的甲级资质。先后承担过冶金、市政、矿山、轻工、造纸、印染、医药、化工等行业千余项工程设计、科研工作、工程总包服务。凭借自身资金、技术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BOT、TOT等模式先后在安徽、山东、湖北、福建、河北等地投资了22个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水量达百万吨。在打造水环境领域的核心科技研发平台过程中,中冶华天拥有“江苏省水环境安全与水质保障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冶金与造纸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污水处理节能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部级技术中心和一个水处理核心装备制造基地,设有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平台的建设为公司在水环境方向研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创新发展为培育
新动能提供了不懈动力
对于一个六十年的老企业来说,创新就是动力的源泉。深谙此理的中冶华天,在新动能培育中推出三大举措: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冶华天水环境技术创新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问题为抓手,围绕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全产业进行系统布局与落实。以污水厂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与生态消纳、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节能高效水处理装备与产业化、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环保型水处理药剂研究、生物强化技术及高效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水环境生态系统构建与水环境安全预警、水环境设施运营维护信息化及智能化等课题为研究方向。在马鞍山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中,利用河湖塘体兼做建立水生动植物培育基地,利用运行的管网-泵站-污水厂-河道开展“厂网河”联动研究和维护装备研发;在滁州清流污水处理厂建立技术培训与维修服务南方中心,建立农田湿地科研示范与宣教基地等项目中,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进行更深入的应用研究,目前已形成用于保障污水厂节能高效运行的倒伞曝气机、推流器、动态底层曝气、污泥减量化技术、脱氮除磷工艺及在线微生物扩培、格栅除污机不停水安装及检修装置、智能雨污分流装置、模块化混排污水及初期雨水调蓄池系统、水质净化和底泥处理功能材料、高效菌剂等技术产品。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改变原来传统的课题合作模式为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的模式,如正筹建中冶华天-东南大学能源环境联合研发中心,编制中长期规划+近期重点计划,实现滚动式管理,包括课题研发、应用示范、奖项申报、标准编制、联合导师、人才培养、高端咨询等全方位全过程长期合作。
服务模式创新成为产业链形成的重要一环。中冶华天承接水环境项目的主要模式:EPC、E、EP、EPCO、BOT、DBFOT、PPP等。积极探索业务模式,走技术和服务的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更高质量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产业链创新中实现发展。先后开创了从资源管控的高度大力承接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厂运营维护业务,推行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模式,打造水环境治疗、康复式医院,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等环保管家式服务项目。目前已签订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华菱星马等引进环保管家服务采购项目合同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工作。同时加强与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等合作,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
管理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营管理上,中冶华天通过资源整合、机构优化,实现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市场开发、项目生产(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全链条一体化融合,以组织保障来提升品质与效率。通过“放管服”来增强动力,传递压力,激发活力,提供能力,建立“经营生产分担、责任权利对等、严格绩效考核”的管理体制,运用互为教练式内部培训机制,以优秀专业团队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的加盟使得团队专业化能力又得以提升,形成良性发展;完善考核评价和分配方法、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专业化人才发展打通职业发展通道,解决员工科研、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树立为自己人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的氛围;坚持走“技术+服务”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品牌建设是培育
新动能的品质保证
在培育新动能过程中,中冶华天着力打造“中冶华天绿色明天”品牌形象,以建设“科技强院、经济大院、品牌名院”为目标,水环境方向多项科技成果分别通过安徽省、中冶集团以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高效自吸混合式倒伞曝气机技术产品”“联通平衡转碟式高效曝气机技术产品”等两项水处理核心装备被鉴定为“国际领先”,被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定为第四代环保节能产品,其中曝气机是我国原创曝气装备取得的唯一国际专利,成功应用于福建、安徽、山东近10个污水处理项目;另外,自主研发的高效强化脱氮除磷工艺、节能型生态湿地、高效复合绿色菌剂药剂、水环境在线监测装备、预警系统等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山东寿光、安徽来安、宣城、天长、马鞍山、福建长乐、深圳布吉河、深圳新洲河、广东中山等地多家污水处理厂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效果突出。从试验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水处理核心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到专业化运营管理,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循环链。截至目前,中冶华天水环境板块获PCT-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授权30余项),实用新型100余项(授权80余项)。助力中冶华天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國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近五年以来,中冶华天水环境发挥标准对技术和市场的引领作用,积极承担各类标准的编制工作。水环境累计发布国家和行业5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完成主编1项集团企业标准,即《城市内河水环境治理技术标准》。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1项、创新团队1项。
经过多年新动能的培育,中冶华天将在水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树立品牌,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将先发优势进一步培育成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的领跑者,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定践行者,为打好国家“蓝天、青山、绿水”保卫战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