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领悟教材,挖掘情感——“最是一年春好处”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学中的“情”从何而来?“最是一年春好处”——应该从教材中来。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之“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教材突出时代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每一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反复钻研教材,钻深、吃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如,在教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其他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可见,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开端。
二、情感示范,以情明理——“春风化雨润无声”
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包括: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其中,教师的情感是联结教材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课堂教学的大舞台,只有教师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才能成功地塑造有感染力的形象,才能发挥出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春风化雨润无声”——教师学生心相通,教师、教材、学生情共鸣,从而情动而理达。
如,在教学《站起来的中国人》中的“从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数”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说唱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先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然后,教师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并与学生齐唱。唱完歌曲,请学生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声地喊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学生的爱国热情迅速被调动起来,爱国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三、创设情境,以景生情——“百般红紫斗芳菲”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入情感“共振”的境界。如,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录像、音乐、动作演示、角色表演、实验操作等,创设与渲染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动情,体验“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情景——最终实现晓之以理。
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中的“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而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看法和感受。接着,联系时事,即“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请学生谈看法。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师生共议的双边交流淋漓尽致,情感得到升华。
四、辨析矫正,知行相融——“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而且,要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正误,矫正不良行为。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议论,归纳出应采取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对自身行为辨析,提高自我评价能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在教学《学会拒绝》中的“不和烟酒交朋友”这一教学环节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前,教师布置“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课上,请学生结合调查材料,围绕“如果总认为‘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两个问题,在小组展开讨论。然后,请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样,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指导学生辨析、澄清模糊认识,明确做什么,该怎样做,使他们在明理中形成的认识得到验证、巩固和运用。
五、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守得云开见月明”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情境,课内促主动,课外促自主。通过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在多种途径和方式上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守得云开见月明”,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品德情感质的飞跃。
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课时,课内主要是让孩子懂得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课外则要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这样联系实际,课内学习,课外延伸,使学生的知与行逐步统一。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情感因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心理素质,并利用情感因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和平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
一、领悟教材,挖掘情感——“最是一年春好处”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学中的“情”从何而来?“最是一年春好处”——应该从教材中来。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之“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教材突出时代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每一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反复钻研教材,钻深、吃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如,在教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其他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可见,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开端。
二、情感示范,以情明理——“春风化雨润无声”
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包括: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其中,教师的情感是联结教材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课堂教学的大舞台,只有教师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才能成功地塑造有感染力的形象,才能发挥出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春风化雨润无声”——教师学生心相通,教师、教材、学生情共鸣,从而情动而理达。
如,在教学《站起来的中国人》中的“从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数”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说唱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先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然后,教师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并与学生齐唱。唱完歌曲,请学生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声地喊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学生的爱国热情迅速被调动起来,爱国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三、创设情境,以景生情——“百般红紫斗芳菲”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入情感“共振”的境界。如,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录像、音乐、动作演示、角色表演、实验操作等,创设与渲染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动情,体验“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情景——最终实现晓之以理。
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中的“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而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看法和感受。接着,联系时事,即“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请学生谈看法。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师生共议的双边交流淋漓尽致,情感得到升华。
四、辨析矫正,知行相融——“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而且,要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正误,矫正不良行为。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议论,归纳出应采取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对自身行为辨析,提高自我评价能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在教学《学会拒绝》中的“不和烟酒交朋友”这一教学环节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前,教师布置“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课上,请学生结合调查材料,围绕“如果总认为‘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两个问题,在小组展开讨论。然后,请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样,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指导学生辨析、澄清模糊认识,明确做什么,该怎样做,使他们在明理中形成的认识得到验证、巩固和运用。
五、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守得云开见月明”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情境,课内促主动,课外促自主。通过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在多种途径和方式上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守得云开见月明”,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品德情感质的飞跃。
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课时,课内主要是让孩子懂得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课外则要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这样联系实际,课内学习,课外延伸,使学生的知与行逐步统一。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情感因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心理素质,并利用情感因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和平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