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提高品社教学效益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领悟教材,挖掘情感——“最是一年春好处”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学中的“情”从何而来?“最是一年春好处”——应该从教材中来。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之“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教材突出时代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每一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反复钻研教材,钻深、吃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如,在教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其他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可见,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开端。
  二、情感示范,以情明理——“春风化雨润无声”
  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包括: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其中,教师的情感是联结教材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课堂教学的大舞台,只有教师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才能成功地塑造有感染力的形象,才能发挥出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春风化雨润无声”——教师学生心相通,教师、教材、学生情共鸣,从而情动而理达。
  如,在教学《站起来的中国人》中的“从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数”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说唱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先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然后,教师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并与学生齐唱。唱完歌曲,请学生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声地喊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学生的爱国热情迅速被调动起来,爱国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三、创设情境,以景生情——“百般红紫斗芳菲”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入情感“共振”的境界。如,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录像、音乐、动作演示、角色表演、实验操作等,创设与渲染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动情,体验“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情景——最终实现晓之以理。
  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中的“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而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看法和感受。接着,联系时事,即“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请学生谈看法。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师生共议的双边交流淋漓尽致,情感得到升华。
  四、辨析矫正,知行相融——“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而且,要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正误,矫正不良行为。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议论,归纳出应采取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对自身行为辨析,提高自我评价能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在教学《学会拒绝》中的“不和烟酒交朋友”这一教学环节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前,教师布置“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课上,请学生结合调查材料,围绕“如果总认为‘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两个问题,在小组展开讨论。然后,请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样,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指导学生辨析、澄清模糊认识,明确做什么,该怎样做,使他们在明理中形成的认识得到验证、巩固和运用。
  五、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守得云开见月明”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情境,课内促主动,课外促自主。通过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在多种途径和方式上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守得云开见月明”,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品德情感质的飞跃。
  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课时,课内主要是让孩子懂得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课外则要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这样联系实际,课内学习,课外延伸,使学生的知与行逐步统一。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情感因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心理素质,并利用情感因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和平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模式,确保患者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注重给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结果:良好的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
【正】政和县星溪小学创办于1906年,原名官立东和高等小学堂。校址几度搬迁,现坐落于熊山脚下,星溪河畔。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数79人,其中小学高
<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是由思想决定的,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由素质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拥有什么,他才能够给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技能,
目的:分析为胆结石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7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从术前、术中、术后为实验组患者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艺术课程多元化在校园悄然掀起。南平市有着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如浦城的赣剧、建瓯的“唱曲子”、南平的南词等等,它们为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欣赏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土壤。戏剧欣赏教学寓知识性、科学性、表演性、趣味性于一体,既使音乐教学增加活力,又使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了作用。通过听赏、演唱,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使本土文化得到了发扬和传承。  一、地方戏曲欣赏
解开冰冻河面的是和煦的春风,抚绿遍野荒原的是温柔的细雨,滋润凡尘生命的是点点滴滴的感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正如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涵于等待之中:俯身从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守候花期,于是这种等待才能收获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桃李满堂,情满人间。  ——题记  有心栽花花才开  课外活动时,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一阵吵闹声由远而来,几个同学簇拥着小强疾步走来,七嘴八舌地报告开了:“他们打架了。”  “老师,
生活是习作不竭的源泉,远离生活的习作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如何让学生摆脱写作文的畏难情绪,走出习作的困境?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使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与情趣。  一、走进生活,让习作之花朵朵开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悉心体味,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所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其实都可以成为习作的素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们捕捉生活中可感有益的生活素材,让孩子们的作文有情有趣,丰盈充实呢?  一、捕捉家中情  家是孩子们最温暖的港湾,美好的家庭生活给予孩子们最好的习作素材。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细心留意、用心体悟家中情,用笔留住每一个精彩的幸福时光。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文本主题开展拓展性学习,把平日在家里抓拍搜集到的一些感人生活画面或文字资料
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形成护理专业态度和切实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与带教水平。方法:针对不同实习护士所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带教措施,并对带教工作可
【正】开学第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整理学生注册用材料,突然,小晨急匆匆地来找我:"卢老师,你快去看看吧,班上同学们都在哭呢。""啊?!"我连忙跟着她到教室里一看,果然,班上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