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句话中,老师关注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抛”一个是“卷”。好,很多同学也都关注到了,怎么理解这两个词?
生A:洪水的浪很大。
师:水势很大,还有吗?
生B:水流急。
师:水流很急,当时的情景非常危险。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洛迪有没有害怕?
生齐:没有。
师:没有吗?仔细读一读。
对于教师的反问,学生有的疑惑地看着老师,有的低头看书,希望发现答案,有的马上小声说:哦,有。
师:洛迪害怕吗?从哪里表现出来?
生C:“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师:再读一读,看看哪些词可以帮助我们朗读。
生C再读,把握了关键词,读出了感情:“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师:他不知如何应付了,是吧?他的害怕还表现在哪里?
生D:“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
师:对呀,从“蜷缩”、“惊恐”这些词都能看出洛迪面对这样的情形也是非常害怕……
教学片断二:
师出示语言实践题。
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
师:分组再读一读6、7小节来完成这个练习。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师巡视指导(提示可以写出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师:代表在交流的时候,其他同学等他说完了可以作补充。好,xxx这组最快,你们来说说看。
下面学生还在议论着,师(一脸严肃):其他同学听好,呆会儿我请你们来评价。
生A(声情并茂):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洛迪顾不上自己的安危,顾不上洪水的冰凉,顾不上饥饿难耐,仍然顽强地抵抗着像猛兽的大浪向前游去,然而给予他力量的就是爸爸说的话,是爸爸的话激起了他的责任心和对生命的渴望。
师:我听到掌声了,说明你的回答非常精彩。
……
生B轻声地开始说,被教师打断:我希望你像xxx刚才那样有感情地来说。
生B(试着抑扬顿挫地读):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他无所畏惧,他顾不上湍急的河水,顾不上饥饿难耐,顾不上对黑暗的恐惧。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保护妈妈。
师:非常好,也很感人。
……
师:好的。还有一组。
生C:暂时还没有考虑好。
师(亲切的微笑):写到哪儿就读到哪儿。
生C: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他不顾自己饥饿难耐,不顾自己的安危,当他气喘吁吁游不动时,他想我不能辜负爸爸的希望,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保护妈妈的安危。
师:很好,我觉得已经很好了。看来洛迪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非常能够体会他的那种勇敢和顽强……
反思:
1、急功近利的心态要不得
尽管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操之过急,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赶进度”的痕迹还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会迫不及待地抛出答案,有时会“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所谓“当局者迷”,在课堂上自己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我想,也许是有的时候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没有正确估计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己急躁的心态常常会影响学生,给他们造成压力。当学生不能轻松地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被压制,个性化的表达又从何而来呢?正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发展观所指出的,“儿童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要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
2、发挥评价功能说易做难
在片断二中我有八次评价,有五次是单纯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进行鼓励,(其中一次体态语言,表示赞许)两次是进一步追问,一次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让自己的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然而由于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常常令我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发挥评价功能就变得“说易做难”了。我想,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评价要求也更高了,在课堂动态生成中,教师的评价必须不断进行调节,以缩小学生间的差异。看来,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提升内功,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讲台。责任编辑 王波
师:在这句话中,老师关注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抛”一个是“卷”。好,很多同学也都关注到了,怎么理解这两个词?
生A:洪水的浪很大。
师:水势很大,还有吗?
生B:水流急。
师:水流很急,当时的情景非常危险。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洛迪有没有害怕?
生齐:没有。
师:没有吗?仔细读一读。
对于教师的反问,学生有的疑惑地看着老师,有的低头看书,希望发现答案,有的马上小声说:哦,有。
师:洛迪害怕吗?从哪里表现出来?
生C:“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师:再读一读,看看哪些词可以帮助我们朗读。
生C再读,把握了关键词,读出了感情:“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师:他不知如何应付了,是吧?他的害怕还表现在哪里?
生D:“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
师:对呀,从“蜷缩”、“惊恐”这些词都能看出洛迪面对这样的情形也是非常害怕……
教学片断二:
师出示语言实践题。
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
师:分组再读一读6、7小节来完成这个练习。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师巡视指导(提示可以写出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师:代表在交流的时候,其他同学等他说完了可以作补充。好,xxx这组最快,你们来说说看。
下面学生还在议论着,师(一脸严肃):其他同学听好,呆会儿我请你们来评价。
生A(声情并茂):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洛迪顾不上自己的安危,顾不上洪水的冰凉,顾不上饥饿难耐,仍然顽强地抵抗着像猛兽的大浪向前游去,然而给予他力量的就是爸爸说的话,是爸爸的话激起了他的责任心和对生命的渴望。
师:我听到掌声了,说明你的回答非常精彩。
……
生B轻声地开始说,被教师打断:我希望你像xxx刚才那样有感情地来说。
生B(试着抑扬顿挫地读):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他无所畏惧,他顾不上湍急的河水,顾不上饥饿难耐,顾不上对黑暗的恐惧。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保护妈妈。
师:非常好,也很感人。
……
师:好的。还有一组。
生C:暂时还没有考虑好。
师(亲切的微笑):写到哪儿就读到哪儿。
生C:洛迪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这是多么漫长的3小时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但是他不顾自己饥饿难耐,不顾自己的安危,当他气喘吁吁游不动时,他想我不能辜负爸爸的希望,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保护妈妈的安危。
师:很好,我觉得已经很好了。看来洛迪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非常能够体会他的那种勇敢和顽强……
反思:
1、急功近利的心态要不得
尽管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操之过急,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赶进度”的痕迹还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会迫不及待地抛出答案,有时会“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所谓“当局者迷”,在课堂上自己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我想,也许是有的时候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没有正确估计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己急躁的心态常常会影响学生,给他们造成压力。当学生不能轻松地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被压制,个性化的表达又从何而来呢?正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发展观所指出的,“儿童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要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
2、发挥评价功能说易做难
在片断二中我有八次评价,有五次是单纯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进行鼓励,(其中一次体态语言,表示赞许)两次是进一步追问,一次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让自己的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然而由于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常常令我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发挥评价功能就变得“说易做难”了。我想,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的评价要求也更高了,在课堂动态生成中,教师的评价必须不断进行调节,以缩小学生间的差异。看来,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提升内功,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讲台。责任编辑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