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2012年9月启动“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深入推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广泛实施。但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设计问题,有效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应该怎样设计这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谈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实效的原则。如果所提问题含糊其辞、不着边际,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无法作答,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对所提问题,所问对象,学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拟出提问提纲,对谈话所需时间,并给学生顺利回答创造哪些条件等,都必须做到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设计问题。同时,问题设计要讲究实效,每次发问必有所为,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均须符合教学目标。所提问题要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
  2.生动有趣的原则。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问题新颖、有趣,带有启发性,学生就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愉快地探究。如讲美国的扩张史时,可先让学生抢答美国国旗的形状,紧接着提问:“美国国旗的这13条纹和50颗星有何来历呢?”这样设疑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就被激发了,产生强烈的探索新知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的。
  3.巧设悬念的原则。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时,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所以,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直到问题完全解决。例如:在讲授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可设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已学过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不断得到发展,既保持思维的活力,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1.设计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教师在上课前应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与本课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年龄、原有的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设计问题。所提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难易适中,太偏或太难的问题学生根本没办法回答,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完“五四”运动史实后,如果马上提问:“‘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明显超越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造成有问无答的局面。又比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提问“既然农民战争具有历史局限性,为什么还要肯定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这样的理论问题不仅偏难,而且有很大的争议性,其结果势必“曲高”而“和寡”,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其积极性。设计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不需要思考即能脱口而出的问题不具启发性,也就没有多大价值。
  2.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英国政府仅仅是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吗?(2)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是否会发生?为什么?(3)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试结合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及经过,谈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环环相扣的若干问题,经过我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既突出教材重点,又突破教学的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另一方面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3.设计问题要恰当寻找突破口,并要有层次性。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一个匠心独具的教师问题设计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又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只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困惑又不会灰心丧气的问题才是适当的,才会引人深思。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就需要由浅入深地层层设问、环环相扣地逐步引导,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学习洋务运动时,我们先设问“19世纪中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有助于学生对洋务运动背景的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设问“当时中国清政府和人民面临的最大任务是什么?”通过承上启下的提问引出下一节内容,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和知识的衔接,达到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知的欲望。如在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我把它分解成几个方面: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②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③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④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⑤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这样针对学生的实际,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一系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问题,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加上老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很快得出问题的有关结论。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8月4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王恒升院士在家中愉快地度过了他的100岁生日,他是我国地学界最年长的一位。是日,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
期刊
中央党的建设研究班今天正式开班了,我代表党中央对同志们来参加这个研究班表示欢迎。下面讲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办党的建设研究班中央要办党的建设研究班这件事,去年8月
论述了党政职能分开的地位,实质与目的。 Discusses the status, essence and purpose of separating functions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初中生好动,爱玩、好胜心强,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使初中生充沛的精力得到正当的发挥,在体育课上寓教于游戏,不仅能修养身心、陶冶性情,而且能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体育游戏的定义  体育游戏的定义(广义)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
在拥有十所高校的杨浦区,一个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先后破土而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助推器.rn近日,上海杨浦区亮出该区大学科技
期刊
目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疾病较为严重,因此为了更好护理这类患者,现在护理风险管理融入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并探究其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10至2019-10至我院治疗的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期,但在传统政治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灌输,让学生倍感政治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政治老师要顺应学生个性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领会哲学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哲学来自生活,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
摘 要: 本文对在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如何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并结合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实例具体给出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最后提出了在该教学模式下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模拟电子技术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应用  一、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 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经验,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思想品德课应当加强课后教学反思,促进教学与反思的有机结合,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使思想品德课更和谐。我结合教学实际,就教学反思内容、方式和方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的高效互动。  随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