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别处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很多喜欢旅行的人一样,我爱好旅行的原因之一,是要自己亲身去体验当地生活,领略不同于自我生活的风土人情;还有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压力下,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求一处安静处所,好好读读以前买了放在家里一直未来得及看的书。总觉得,一段时间不阅读,就有悔罪之感,白白浪费了溜走的时间,仿佛亏欠了时间,又对不起书的作者。好端端的一本书,束之高阁,那是何等可惜!
  每天奔波于这座熙熙攘攘的南方大城市,看着人来人往,总有着急促不能停的焦躁感觉。走在大街、马路上的他,为生活可能只有把脚步加快方能迎合这里的节奏,只有这样才可以赶上那班及时到达的班车;已在车箱里的我,会猛然想到,現代人,会否因忙活着而没时间留意身边,哪怕是两三分钟呢?
  阅读于我,是件需要在闲暇时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每当与友人相聚,大家更多的是谈论生活中的所见,新闻里已被报道,被议论得沸沸扬扬的事。在周遭都谈一样的话题时,我会感到失落,尤其对于娱乐的花边新闻,我以“听过”“知道”一类归总,能够记于心中的,可能不多。往往这时候,我会怪罪自己:近来是否看书少了,以致连谈话都觉得言词空泛。面对聚会后满桌的杯盘狼藉,大家的欢声笑语,我希望,回家后能有空看看那久违的书,哪怕是一刻钟,或者只是筋疲力尽后瞄一瞄那书的扉页。
  见过色彩斑斓的装扮,还有计划周详的驴友所带之丰富装备,而我往往是简单行装后,把一两本书放在自己的行囊里。不为附庸风雅,只为逃离这熟悉的城市,在陌生环境里静静地读,与书的作者来一场心的交流,进入当时场景,为旅行找更好的理由。所带的书,我挑不同种类的,一本可能是侦探题材,另一本可能是散文类的。当一次旅行结束后,侦探类那本,可能已看完,但散文类的,大概只看部分。在旅途中,小店里,我喜欢钻进那扣人心弦的侦探故事情节,欲罢不能。同行人都在小店上网获取他们的闲暇时光,各得其所,不失为乐事。《福尔摩斯探案集》是在这种情况下“啃完”第一遍的,用“啃”是因为,该集数量可观,页数海量。
  看书,我没有专门挑,多数是看看书店里摆在新架上面的推介,再翻翻序言,就会决定是否购入。日常生活里看的其它书,随机的比较多。《失落的秘符》《百年孤独》都是在读报时留意并收进书柜的。而林夕、梁文道的文集,就是因他俩是娓娓道来对生活、香港的印象和理解,吸引了我。我会留意他俩的新书。说来奇怪,对于他们以外的什么“大家”,我很少有“追”看的欲望,这可能关乎自我,不喜欢在阅读里被漫无边际地牵扯。那些巨著,是要时间及沉静的心境方可阅读的。
  阅读是广泛的,我看的书只是阅读一粟。读报获知新闻资讯,而看书则能洗涤自我。在纷繁之中,我总是希冀静静地看书,在迷失中寻觅那份自然的本真。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就像一盏明灯,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他年少时,喜欢看书。那时,当同龄人都在外面追逐打闹时,他却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他说他那时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广东第二课堂》,因为它带给他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对他的写作很有帮助。他说,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广东第二课堂》上发表作品时,他就在想:什么时候自己的名字也能变成铅字呢?这样,他的文学梦便诞生
现在回想起来,最令我怀念的地方,还是那里的图书馆。  去汕头大学之前听说那里的图书馆有着“亚洲最美”的称号,在真正置身其中之前,我只是认为这种称号类似于“亚洲最大音乐喷泉”“亚洲最大城市广场”“世界最大xxx”“世界最高xxx”之类的宣传手段。我对“亚洲之最”“世界之最”这些一向没有兴趣,所以刚来到那所学校的时候并没有急于跟着同学去见识这个“亚洲最美”,总觉得噱头太多的事物缺乏真实感。直到我因为查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面”的古文字形体的考察,以及对先秦以来文献典籍中“面”一词的各种用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面”的本义是“脸面”,以此为核心引申出“当面、面具”等多种词义。并参考东北方言,对《汉语大字典》中未对“面”的“粉末”义进行收录的现象指瑕,并建议增补“粉末义”的义项。  关键词:面;粉末义;语义研究  作者简介:徐萃珍(1992.2-),女,汉,江西省赣州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
“流浪是天生的梦想,因为你越走越远;回忆是后来的故事,因为你回到原点……”陈楚生带着淡淡忧伤的歌声,是她晨起的闹钟。连日来的搭公交、转地铁,使她疲惫不堪,任陈楚生唱到最后一个音符,她才不情愿地起了床。  她今年大学毕业,新近找到了工作和住所,初步在这繁华的大都市中安定下来。她的同学有一半都选择回家乡工作,连她认为能力很强的一个好朋友一冰也在内。广州某家待遇优厚的国企要聘请一冰为正式员工,一冰拒绝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