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应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的。
我想我有些纷乱,需要平静一下。所以我给自己泡了一杯很苦的茶,将风扇开到最大。在被风吹散的袅袅热气中,我坐在电脑前,开始录入。
2
中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你们要好好把握。那个戴方形眼镜的班主任经常这么说。而他这么说的时候,我会缩在角落里,目光真挚而坚定地回望,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目光仰望他——实则课桌里正笔走龙蛇。
三年不断的修炼已经让我学会了心手不一,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的笔下已是扬扬洒洒一篇小说出炉。
我犹记得某一日向朋友说起我的小说创作过程,朋友不屑地看我:你就扯吧,你年级前十,怎么可能不认真听讲?你是好学生,别来刺激我了成么。
你是好学生。连老师都对我说过无数次。
久了,我麻木在好学生的光环下。
可是,你真的是好学生吗?两年后的现在,我坐在教室里,轻声问自己。
我想不是的,那不过是一个包裹了糖衣的可笑谎言。而这个谎言如此强大,让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有我,相信了这么多年。
我是懦弱的,我再清楚不过。
3
初三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节是地理课,下课后我便在教室里发呆,很无聊地看着窗外。临近中考的空虚感在这时候便轻而易举地显现出,所有的功课都看了几遍以至于没有事情可做,于是整个人就颓废在了炎热的夏天里。
我正思考着怎么找事做时,忽然听到地理老师的尖叫:“你干什么!”目光聚焦后,瘦弱的老师已经和一个胖胖的女生打起来。那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打架,从教室里打到教室外,直到严厉的数学老师把他们拉开。
周围充斥着嘈杂的声音,有起哄,有尖叫,有劝架,而我呆立在某一角落,颤抖着,恐惧一层层蔓延上来,逐渐变成了透骨的寒,内心的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遇到别人打架会发抖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可是我想不是的,我只是,不想看到那种事情。
年级里的人称此为“一个包引发的血案”。
据说,当时地理老师正在教第一排某人题目,忽然看到自己的包以极快的速度落在地上,再一抬头,A站在面前。
于是一切爆发。
4
A的父亲心疼女儿,直接找到了校领导讨说法——这种时候,权力与地位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学校介入了调查。我最好的朋友被叫去陈述当时情景,她坐在第一排,理论上能够第一时间目睹一切。
但是理论不等于实践,这句话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证明。
所有被“传唤”的人陈述的起点都是她们已经打起来。没有人知道最初的起因。
这是我早已预料的结果。
因为,只有我,才是整个事件的唯一旁观者。从最初到最后。
其实我想这件事情不该称作“一个包引发的血案”。
应当是“一本漫画引发的血案”。
A经过讲桌旁时,是故意将老师的包扫落——至于原因,则是她上课看漫画,性格极烈的地理老师不但撕了她的漫画,还将碎片扔进了水桶。下课后A在水桶中看到她漫画的遗骸,愤怒的她正好看到躺在讲桌上的包。
所有人都不知道,我从那本漫画开始,便关注了一切。
5
第二天,A用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我不过是经过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放下来了,刚刚好碰到了,也许她以为我是故意的吧!”
我坐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
对一个知道真相的人狡辩,很可笑。
对被A灌过迷魂汤的人说出真相却再三叮嘱不要说出去的人,更可笑。
而我就是那个更可笑的人。
我至今不明白,当时的我为何会那么懦弱地将自己隐藏在阴暗里,不愿他人注意,不愿站在阳光下说出真相。
我一直以为我足够勇敢正义,没想到自己竟如蝼蚁般胆小无能。
我内心的精神支柱轰轰烈烈地坍塌下来,将我掩埋。我茫然地回首过去,忽然间有一阵阵的冰凉涌上来,包裹我的心。
6
也许,故事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
哦,我似乎忘记了说结局——中考结束后我再没见过地理老师,唯一的一点信息是留在原校读高中的同学传递给我的,她被调走了,调到了一所不怎么好的学校。据说是自愿。
但我内心的愧疚确实是怎么也洗不干净了。
我就如同涸辙之鲋,用日趋减少的水分苟延残喘,在一日又一日积累的经验中冷漠、麻木,走过老,直到死。
我站在路的尽头,回首过去,内心一片荒凉。
[编辑:张春艳]
应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的。
我想我有些纷乱,需要平静一下。所以我给自己泡了一杯很苦的茶,将风扇开到最大。在被风吹散的袅袅热气中,我坐在电脑前,开始录入。
2
中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你们要好好把握。那个戴方形眼镜的班主任经常这么说。而他这么说的时候,我会缩在角落里,目光真挚而坚定地回望,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目光仰望他——实则课桌里正笔走龙蛇。
三年不断的修炼已经让我学会了心手不一,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的笔下已是扬扬洒洒一篇小说出炉。
我犹记得某一日向朋友说起我的小说创作过程,朋友不屑地看我:你就扯吧,你年级前十,怎么可能不认真听讲?你是好学生,别来刺激我了成么。
你是好学生。连老师都对我说过无数次。
久了,我麻木在好学生的光环下。
可是,你真的是好学生吗?两年后的现在,我坐在教室里,轻声问自己。
我想不是的,那不过是一个包裹了糖衣的可笑谎言。而这个谎言如此强大,让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有我,相信了这么多年。
我是懦弱的,我再清楚不过。
3
初三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节是地理课,下课后我便在教室里发呆,很无聊地看着窗外。临近中考的空虚感在这时候便轻而易举地显现出,所有的功课都看了几遍以至于没有事情可做,于是整个人就颓废在了炎热的夏天里。
我正思考着怎么找事做时,忽然听到地理老师的尖叫:“你干什么!”目光聚焦后,瘦弱的老师已经和一个胖胖的女生打起来。那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打架,从教室里打到教室外,直到严厉的数学老师把他们拉开。
周围充斥着嘈杂的声音,有起哄,有尖叫,有劝架,而我呆立在某一角落,颤抖着,恐惧一层层蔓延上来,逐渐变成了透骨的寒,内心的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遇到别人打架会发抖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可是我想不是的,我只是,不想看到那种事情。
年级里的人称此为“一个包引发的血案”。
据说,当时地理老师正在教第一排某人题目,忽然看到自己的包以极快的速度落在地上,再一抬头,A站在面前。
于是一切爆发。
4
A的父亲心疼女儿,直接找到了校领导讨说法——这种时候,权力与地位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学校介入了调查。我最好的朋友被叫去陈述当时情景,她坐在第一排,理论上能够第一时间目睹一切。
但是理论不等于实践,这句话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证明。
所有被“传唤”的人陈述的起点都是她们已经打起来。没有人知道最初的起因。
这是我早已预料的结果。
因为,只有我,才是整个事件的唯一旁观者。从最初到最后。
其实我想这件事情不该称作“一个包引发的血案”。
应当是“一本漫画引发的血案”。
A经过讲桌旁时,是故意将老师的包扫落——至于原因,则是她上课看漫画,性格极烈的地理老师不但撕了她的漫画,还将碎片扔进了水桶。下课后A在水桶中看到她漫画的遗骸,愤怒的她正好看到躺在讲桌上的包。
所有人都不知道,我从那本漫画开始,便关注了一切。
5
第二天,A用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我不过是经过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放下来了,刚刚好碰到了,也许她以为我是故意的吧!”
我坐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
对一个知道真相的人狡辩,很可笑。
对被A灌过迷魂汤的人说出真相却再三叮嘱不要说出去的人,更可笑。
而我就是那个更可笑的人。
我至今不明白,当时的我为何会那么懦弱地将自己隐藏在阴暗里,不愿他人注意,不愿站在阳光下说出真相。
我一直以为我足够勇敢正义,没想到自己竟如蝼蚁般胆小无能。
我内心的精神支柱轰轰烈烈地坍塌下来,将我掩埋。我茫然地回首过去,忽然间有一阵阵的冰凉涌上来,包裹我的心。
6
也许,故事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
哦,我似乎忘记了说结局——中考结束后我再没见过地理老师,唯一的一点信息是留在原校读高中的同学传递给我的,她被调走了,调到了一所不怎么好的学校。据说是自愿。
但我内心的愧疚确实是怎么也洗不干净了。
我就如同涸辙之鲋,用日趋减少的水分苟延残喘,在一日又一日积累的经验中冷漠、麻木,走过老,直到死。
我站在路的尽头,回首过去,内心一片荒凉。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