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其它学校教育一样,教学也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才培养途径, 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又是实现有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实施“双证制”对高职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从“双证制”和教学方法的内涵、高职教育的特性、教师教学的威信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予以重视的基本因素。
关键词:双证制;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实施了“双证书”制度(即“双证制”)。
“双证制”的实施对高职教师提出了诸如职业鉴定能力、企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等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专业教学,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练就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如果高职教师还是用“老皇历”看待今天的高职专业教学,还是以“教书匠”站在今天的高职专业讲台,那就很难达到“双证制”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高职教师去思考、去研究的新课题。
一、明确“双证制”的内涵和必要性
“双证制”,简单地说就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的制度。其目的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下,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学历文凭证书是指一个人在国民教育系列中所接受的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表明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在职业教育中,它是文化程度和职业能力水平的标志,即“学”过什么。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职业规格和标准,对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作出考核和评价后的认定,是一种工作能力的证明,表明持有者能“做”什么。[1]
学历文凭证书强调的是专业理论,职业资格证书突出的是实践技能。两者都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实行“双证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机遇。[2]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领会教学方法的内涵、种类和选用依据
据调研,高职的专业教师有60%以上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其“师范性”素质偏低。因此,深刻领会教学方法的内涵、种类和选用依据是教师正确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师生协调活动的方法体系,是教师“教”的方式、手段与学生“学”的方式、手段的总和,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是两者的有机统一。[3]高职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大类:[4]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要素作业复合法、模拟作业法、真实作业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实验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素质、教学环境等就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的基本依据。
(一)依教學目标而选择
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个层次。实现不同领域或层次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如果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接受,则可相应注重采取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果以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则可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依教学内容而选择
首先,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高职的工科(如数控、模具、汽修等)和文科(如财经、物流、外语等)在知识要求、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都不尽相同。专业性质及其教学内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其次,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同一课程的不同模块或项目等,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同样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其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应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需要,选择所相应的教学方法。
(三)依学生特征而选择
学生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状态、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特征与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学生特征的制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可能有很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能科学而准确地分析学生的特征,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能力的同时能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四)依教师素质而选择
教师素质主要表现为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教学风格、个性特长、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控制能力等方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师的素质条件,并为教师所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应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期适应、丰富和改造现有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依教学环境而选择
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校内教学设备(计算机、实训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空间(教室、场地、实训室等)和教学时间等条件,也包括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环境状况对教学方法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媒体和信息技术等)的充分运用会进一步拓展教学方法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三、以教师的“高素质”树立教学“威信”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可以概括为培养“有教养、有本领”的学生。然而,要培养“有教养、有本领”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有教养、有本领”,树立教学“威信”,这是教师有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前提。
(一)“身正”才能“为范”
按照培养“有教养”的学生的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做到热爱职教、关心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教师的“高教养”去赢得学生的尊重。
(二)“学高”才能“为师”
按照培养“有本领”的学生的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用教师的“高本领”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在这一方面,教师一要破除“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的偏见。因为这种看法仅仅是从获取知识的时间和数量上来要求教师的,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来说是十分有限和片面的。教师怎样把“一桶水”高效地教给学生,并怎样保持这“一桶水”的新鲜和有用,进而如何教会学生获取和用好“一桶水”的方法等,这些才是值得高职教师去努力学习的。二要认真学习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和技能,以适应实施“双证制”的需要。
四、走出教学误区,凸显高职教育的特性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从高职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这是教师科学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关键。
(一)“备课”不等于“课前准备”和“编写教案”
“备课”应是“教学设计”,不仅要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且要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不仅要认真钻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而且要深入调研职场和就业,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不等于“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
“上课”应是“教学设计”的全面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突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
(三)“课堂”不等于“教室”和“实训室”
“课堂”应是开放性的,应包括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所有“时空”。教师要以“教室”和“实训室”教学为基础,大胆走出校门,充分利用网络、企业和社会这样的大课堂,通过“校企结合”和“工学交替”来搞好专业教学。
五、综合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适用于高职专业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就更为重要。这是教师自主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素养、学生身心发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充分发挥由教师、学生和课程构成的教学整体功能,使之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同时,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运用中学生的反应等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时,要灵活机智,随时把握好不同方法的变换使用。例如,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当实施汽车发动机拆裝教学时,可以综合讲授法、演示法和作业法施教,并以演示法和作业法为主;当实施汽车发动机大修教学时,可以综合讲授法和项目法施教,并以项目法为主;当实施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教学时,可以综合案例法、讨论法和头脑风暴法施教,并以讨论法和头脑风暴法为主;当实施汽车接车管理教学时,可以综合讲授法和角色扮演法施教,并以角色扮演法为主。
六、坚持启发式教学,杜绝“满堂灌”
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的“满堂灌”而言的。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例如讲授法,一味地讲、枯燥地讲……那就是注入式;而以适当的问题或实例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配以形象、风趣的讲解……那就是启发式了。又如,问题解决法,问题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提得恰到好处,能适合学生的心理,就激发学习动机……那就成为启发式;若问题提得过难或过易,连珠炮式地提一大堆问题,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生厌……就成了注入式。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必需自始至终地贯彻启发式的指导思想。
七、结语
影响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对几个最基本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诸如怎样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互动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维、设计教学密度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耀.对高职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理性思考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0,(4):84-85.
[2]刘天英.“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0-111.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3.
[4]朱懿心.高职高专专教师必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05-110.
关键词:双证制;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实施了“双证书”制度(即“双证制”)。
“双证制”的实施对高职教师提出了诸如职业鉴定能力、企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等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专业教学,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练就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如果高职教师还是用“老皇历”看待今天的高职专业教学,还是以“教书匠”站在今天的高职专业讲台,那就很难达到“双证制”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高职教师去思考、去研究的新课题。
一、明确“双证制”的内涵和必要性
“双证制”,简单地说就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的制度。其目的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下,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学历文凭证书是指一个人在国民教育系列中所接受的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表明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在职业教育中,它是文化程度和职业能力水平的标志,即“学”过什么。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职业规格和标准,对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作出考核和评价后的认定,是一种工作能力的证明,表明持有者能“做”什么。[1]
学历文凭证书强调的是专业理论,职业资格证书突出的是实践技能。两者都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实行“双证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机遇。[2]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领会教学方法的内涵、种类和选用依据
据调研,高职的专业教师有60%以上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其“师范性”素质偏低。因此,深刻领会教学方法的内涵、种类和选用依据是教师正确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师生协调活动的方法体系,是教师“教”的方式、手段与学生“学”的方式、手段的总和,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是两者的有机统一。[3]高职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大类:[4]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要素作业复合法、模拟作业法、真实作业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实验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素质、教学环境等就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的基本依据。
(一)依教學目标而选择
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个层次。实现不同领域或层次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如果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接受,则可相应注重采取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果以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则可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依教学内容而选择
首先,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高职的工科(如数控、模具、汽修等)和文科(如财经、物流、外语等)在知识要求、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都不尽相同。专业性质及其教学内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其次,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同一课程的不同模块或项目等,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同样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其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应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需要,选择所相应的教学方法。
(三)依学生特征而选择
学生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状态、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特征与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学生特征的制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可能有很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能科学而准确地分析学生的特征,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能力的同时能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四)依教师素质而选择
教师素质主要表现为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教学风格、个性特长、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控制能力等方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师的素质条件,并为教师所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应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期适应、丰富和改造现有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依教学环境而选择
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校内教学设备(计算机、实训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空间(教室、场地、实训室等)和教学时间等条件,也包括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环境状况对教学方法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媒体和信息技术等)的充分运用会进一步拓展教学方法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三、以教师的“高素质”树立教学“威信”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可以概括为培养“有教养、有本领”的学生。然而,要培养“有教养、有本领”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有教养、有本领”,树立教学“威信”,这是教师有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前提。
(一)“身正”才能“为范”
按照培养“有教养”的学生的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做到热爱职教、关心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教师的“高教养”去赢得学生的尊重。
(二)“学高”才能“为师”
按照培养“有本领”的学生的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用教师的“高本领”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在这一方面,教师一要破除“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的偏见。因为这种看法仅仅是从获取知识的时间和数量上来要求教师的,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来说是十分有限和片面的。教师怎样把“一桶水”高效地教给学生,并怎样保持这“一桶水”的新鲜和有用,进而如何教会学生获取和用好“一桶水”的方法等,这些才是值得高职教师去努力学习的。二要认真学习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和技能,以适应实施“双证制”的需要。
四、走出教学误区,凸显高职教育的特性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从高职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这是教师科学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关键。
(一)“备课”不等于“课前准备”和“编写教案”
“备课”应是“教学设计”,不仅要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且要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不仅要认真钻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而且要深入调研职场和就业,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不等于“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
“上课”应是“教学设计”的全面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突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
(三)“课堂”不等于“教室”和“实训室”
“课堂”应是开放性的,应包括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所有“时空”。教师要以“教室”和“实训室”教学为基础,大胆走出校门,充分利用网络、企业和社会这样的大课堂,通过“校企结合”和“工学交替”来搞好专业教学。
五、综合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适用于高职专业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就更为重要。这是教师自主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素养、学生身心发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充分发挥由教师、学生和课程构成的教学整体功能,使之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同时,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运用中学生的反应等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时,要灵活机智,随时把握好不同方法的变换使用。例如,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当实施汽车发动机拆裝教学时,可以综合讲授法、演示法和作业法施教,并以演示法和作业法为主;当实施汽车发动机大修教学时,可以综合讲授法和项目法施教,并以项目法为主;当实施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教学时,可以综合案例法、讨论法和头脑风暴法施教,并以讨论法和头脑风暴法为主;当实施汽车接车管理教学时,可以综合讲授法和角色扮演法施教,并以角色扮演法为主。
六、坚持启发式教学,杜绝“满堂灌”
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的“满堂灌”而言的。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例如讲授法,一味地讲、枯燥地讲……那就是注入式;而以适当的问题或实例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配以形象、风趣的讲解……那就是启发式了。又如,问题解决法,问题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提得恰到好处,能适合学生的心理,就激发学习动机……那就成为启发式;若问题提得过难或过易,连珠炮式地提一大堆问题,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生厌……就成了注入式。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必需自始至终地贯彻启发式的指导思想。
七、结语
影响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对几个最基本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诸如怎样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互动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维、设计教学密度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耀.对高职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理性思考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0,(4):84-85.
[2]刘天英.“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0-111.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3.
[4]朱懿心.高职高专专教师必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