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榆绿1号是横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采用系统选育法培育的绿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登记(编号为:陕豆登字2010001号)。2011年开始进行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榆绿1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榆绿1号;绿豆;横山县;双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22 文献标识码:A
1 横山县概况
横山县位于榆林地区中南部,东及东南与米脂、子洲2县毗邻,南与子长县相连,西及西北靖边县、内蒙古乌审旗接攘,北及东北与榆林县交界。辖2个乡镇,356个行政村。有6.21户,25.29万人。基中农业户5.7万,农业人口24.04万,农村劳动力10.2万个。土地总面积4084km2,基中耕地面积6.387万hm2,农业人均2653.3m2。
该县自然地貌大体是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0%,发展绿豆生产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品种资源。这里生产的绿豆具有粒大、质优、色泽绿莹等优点,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自1986年确定为绿豆生产基地县以来,绿豆基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3a来,优质大绿豆种植面积已达1.47万hm2,总产1.07万t,提供商品绿豆6570t,总经济收入1169.3万元。单产也由过去的30kg提高到50kg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有利条件
2.1 气候条件适宜
全年平均气温8.6℃,≥10℃有效积温3259.7℃,而绿豆生育期需要的≥10℃有效积温仅2550℃,热量长足有余。5~9月份气温变化规律呈低—高—低状态,与绿豆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基本一致,5月份平均气温17.9℃,是绿豆播种的适宜温度;6月份平均气温为21.6℃,适宜绿豆出苗、生长;7月份平增气温为23.3℃,对绿豆的开花、结荚虽属偏高,但由于降雨增多,影响不大,7月下旬到8月份气温降至21.6~15℃,适宜绿豆的灌浆、成熟。年降水量为397.9mm,60%的雨量集中于7、8、9月,从绿豆的整个生育其分析,雨热同季,加之光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合生产率高,为绿豆正常生长和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
适宜发展绿豆生产的南部山区11个乡镇和5个半山半川区,耕地面积达4.67万hm2,人均0.34hm2。地壤是黄绵土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利于根系下扎,吸收耕层出不穷及深层水分养料。加之近年来,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有条件腾出一部分耕地发展绿豆生产。
2.3 种植历史悠久,有一定的栽培经验
绿豆生产在该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群众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传统技术。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改带种为孤种,改白籽下种为施肥播种,改撒播为水平沟种植,加强了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高产典型相继出现。
2.4 绿豆市场价格好,销路广,群众种植积极性高
横山县生产的大绿豆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山西、宁夏、内蒙古等邻近省区经常前来购买,外贸部门还把绿豆列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由于销路广,价格好,效益大,农民对发展绿豆生产的积极性很高。2003年种植面积在1.33hm2以上的大户有1000户左右。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地块选择
宜选梯田、塬地、沟台地及能退水的旱坝地,黄土性土壤,中等以上肥力。最好为禾谷类和马铃薯茬口,尽量避免重茬。
3.2 精细整地
开春大地解冻后,及时深翻20~25㎝。翻前每667m2施有机肥2000㎏以上,重茬地须套二梨(或机翻)30cm以上。翻后立即耙耱保墒。
3.3 科学施肥
播前1月(4月下旬),划定一米带型。在带型中,用畜力犁开沟距约40cm的平行双沟,沟深15~20cm。每667m2顺犁沟条施50㎏碳铵(或25㎏尿素)和50㎏堆腐后的普通过磷酸钙(或15㎏磷酸二铵),覆土耱平。重茬、迎茬田,须增施30㎏草木灰。施肥后用砲杆每2沟一带耱平。
3.4 双沟覆膜
播前如遇饱墒雨,须立即抢墒覆膜。地膜宜选幅宽80㎝、厚0.006㎜的超薄地膜。每667m2用量为3㎏左右。用双沟覆膜机具在双沟施肥的带型上边开沟边覆膜。要求膜面紧贴地面。在膜面的2条沟中,每隔1.5m压一坨土。覆膜后遇雨,必须尽早或雨前打孔集雨,孔距为30~33㎝。
3.5 选用品种
3.5.1 品种
选用榆林一号绿豆为主栽品种。
3.5.2 种子处理
播前用人工剔除和清水漂选去杂、劣、虫蛀、毛绿豆等劣种。晾晒2~3d后待播。
3.6 播种
3.6.1 播种时间
小满(5月下旬)至芒种(6月上旬)为适播期。
3.6.2 播种方法
最好用穴播机播种,孔深3~4㎝,孔距30~33㎝,密度4000~4500株/667m2。每孔点籽3~4粒。如膜下覆有干土层,须拉水点种。种子必须播在湿墒处,播后取湿土封孔。
3.6.3 播种量
每667m2用种量为1~1.5㎏。
3.7 田间管理
3.7.1 查苗补苗
播后1周,注意查苗,发现缺苗,立即催芽补种。
3.7.2 间、定苗
第1片复叶展开时,拔去病、弱、小苗,留健壮苗。第2片复叶展开时,按密度要求定苗。
3.7.3 中耕锄草培土
定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开花前再锄草1次。封垄后、及干旱灼热多风天气,严禁中耕锄草。
3.8 病虫害防治
在耙耱前用40%的辛硫磷乳油50g,兑炒熟毒谷5㎏撒在地表,可诱杀蝼蛄。在苗期,用50%的甲基异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洒鲜、杨、柳枝,分撒播入豆田,可诱杀黑金龟子(路虎)。在开花结荚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4.5%的氯氢菊脂乳油3%的蚜虱净粉剂,15%的达螨灵乳油1000倍液,每隔5~7d连续喷雾2~3次,可防豆蚜,红蜘蛛的危害。
3.9 适时收获
为保绿豆商品质量,摘荚前,先拔除杂、病、异型株。采摘头茬荚时,确定留种田挑选株型一致的健壮株,采摘大黑荚留种。为防裂荚,熟一茬,及时摘一茬。早春和下午为采摘荚的最适时间。
作者简介:胡云宇(1978-),男,汉族,陕西省横山县人,陕西省横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榆绿1号;绿豆;横山县;双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22 文献标识码:A
1 横山县概况
横山县位于榆林地区中南部,东及东南与米脂、子洲2县毗邻,南与子长县相连,西及西北靖边县、内蒙古乌审旗接攘,北及东北与榆林县交界。辖2个乡镇,356个行政村。有6.21户,25.29万人。基中农业户5.7万,农业人口24.04万,农村劳动力10.2万个。土地总面积4084km2,基中耕地面积6.387万hm2,农业人均2653.3m2。
该县自然地貌大体是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0%,发展绿豆生产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品种资源。这里生产的绿豆具有粒大、质优、色泽绿莹等优点,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自1986年确定为绿豆生产基地县以来,绿豆基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3a来,优质大绿豆种植面积已达1.47万hm2,总产1.07万t,提供商品绿豆6570t,总经济收入1169.3万元。单产也由过去的30kg提高到50kg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有利条件
2.1 气候条件适宜
全年平均气温8.6℃,≥10℃有效积温3259.7℃,而绿豆生育期需要的≥10℃有效积温仅2550℃,热量长足有余。5~9月份气温变化规律呈低—高—低状态,与绿豆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基本一致,5月份平均气温17.9℃,是绿豆播种的适宜温度;6月份平均气温为21.6℃,适宜绿豆出苗、生长;7月份平增气温为23.3℃,对绿豆的开花、结荚虽属偏高,但由于降雨增多,影响不大,7月下旬到8月份气温降至21.6~15℃,适宜绿豆的灌浆、成熟。年降水量为397.9mm,60%的雨量集中于7、8、9月,从绿豆的整个生育其分析,雨热同季,加之光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合生产率高,为绿豆正常生长和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
适宜发展绿豆生产的南部山区11个乡镇和5个半山半川区,耕地面积达4.67万hm2,人均0.34hm2。地壤是黄绵土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利于根系下扎,吸收耕层出不穷及深层水分养料。加之近年来,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有条件腾出一部分耕地发展绿豆生产。
2.3 种植历史悠久,有一定的栽培经验
绿豆生产在该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群众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传统技术。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改带种为孤种,改白籽下种为施肥播种,改撒播为水平沟种植,加强了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高产典型相继出现。
2.4 绿豆市场价格好,销路广,群众种植积极性高
横山县生产的大绿豆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山西、宁夏、内蒙古等邻近省区经常前来购买,外贸部门还把绿豆列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由于销路广,价格好,效益大,农民对发展绿豆生产的积极性很高。2003年种植面积在1.33hm2以上的大户有1000户左右。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地块选择
宜选梯田、塬地、沟台地及能退水的旱坝地,黄土性土壤,中等以上肥力。最好为禾谷类和马铃薯茬口,尽量避免重茬。
3.2 精细整地
开春大地解冻后,及时深翻20~25㎝。翻前每667m2施有机肥2000㎏以上,重茬地须套二梨(或机翻)30cm以上。翻后立即耙耱保墒。
3.3 科学施肥
播前1月(4月下旬),划定一米带型。在带型中,用畜力犁开沟距约40cm的平行双沟,沟深15~20cm。每667m2顺犁沟条施50㎏碳铵(或25㎏尿素)和50㎏堆腐后的普通过磷酸钙(或15㎏磷酸二铵),覆土耱平。重茬、迎茬田,须增施30㎏草木灰。施肥后用砲杆每2沟一带耱平。
3.4 双沟覆膜
播前如遇饱墒雨,须立即抢墒覆膜。地膜宜选幅宽80㎝、厚0.006㎜的超薄地膜。每667m2用量为3㎏左右。用双沟覆膜机具在双沟施肥的带型上边开沟边覆膜。要求膜面紧贴地面。在膜面的2条沟中,每隔1.5m压一坨土。覆膜后遇雨,必须尽早或雨前打孔集雨,孔距为30~33㎝。
3.5 选用品种
3.5.1 品种
选用榆林一号绿豆为主栽品种。
3.5.2 种子处理
播前用人工剔除和清水漂选去杂、劣、虫蛀、毛绿豆等劣种。晾晒2~3d后待播。
3.6 播种
3.6.1 播种时间
小满(5月下旬)至芒种(6月上旬)为适播期。
3.6.2 播种方法
最好用穴播机播种,孔深3~4㎝,孔距30~33㎝,密度4000~4500株/667m2。每孔点籽3~4粒。如膜下覆有干土层,须拉水点种。种子必须播在湿墒处,播后取湿土封孔。
3.6.3 播种量
每667m2用种量为1~1.5㎏。
3.7 田间管理
3.7.1 查苗补苗
播后1周,注意查苗,发现缺苗,立即催芽补种。
3.7.2 间、定苗
第1片复叶展开时,拔去病、弱、小苗,留健壮苗。第2片复叶展开时,按密度要求定苗。
3.7.3 中耕锄草培土
定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开花前再锄草1次。封垄后、及干旱灼热多风天气,严禁中耕锄草。
3.8 病虫害防治
在耙耱前用40%的辛硫磷乳油50g,兑炒熟毒谷5㎏撒在地表,可诱杀蝼蛄。在苗期,用50%的甲基异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洒鲜、杨、柳枝,分撒播入豆田,可诱杀黑金龟子(路虎)。在开花结荚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4.5%的氯氢菊脂乳油3%的蚜虱净粉剂,15%的达螨灵乳油1000倍液,每隔5~7d连续喷雾2~3次,可防豆蚜,红蜘蛛的危害。
3.9 适时收获
为保绿豆商品质量,摘荚前,先拔除杂、病、异型株。采摘头茬荚时,确定留种田挑选株型一致的健壮株,采摘大黑荚留种。为防裂荚,熟一茬,及时摘一茬。早春和下午为采摘荚的最适时间。
作者简介:胡云宇(1978-),男,汉族,陕西省横山县人,陕西省横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