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下基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a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自治区推动全区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安排部署,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走出机关大门,到基层一线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掀起了新一轮的下基层热潮。下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培养党员干部群众观念,锤炼干部过硬作风,有利于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的广泛宣传,帮助基层群众破解发展难题,也有利于人大机关干部在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服务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人大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树立为民解忧意识与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从近两年的下基层活动看,基层群众面临的困难问题还比较多,群众对“办实事”有着比较高的期望。基层群众的困难千头万绪,“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时人大机关干部岗位职能与其他部门干部又有所不同,对于基层群众提出的一些具体的项目、资金等问题,往往感到比较为难,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是每一名下基层干部都要面临的课题。应当在具体工作中区分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用真诚赢得群众的信任。一要尊重客观规律,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通过与村委班子沟通,力所能及地为基层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特别是对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要关心关爱,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把温暖及时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二要学懂、吃透国家、自治区帮农扶农政策,尤其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多运用政策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三要注意工作方法,对于群众提出的困难问题,既不能事事承诺,大包大揽,又要带着爱心和责任,沉下身子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求得群众的理解。在过去的下基层活动中,有的机关动员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给当地学校捐书,有的用节约下来的办公经费为学校购置桌椅、电脑等,“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具体小事都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信任。青铜峡市蒯桥村村民向下基层干部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负责该村的内务司法工作委员同志通过多方了解和沟通,把多数村民意见比较大的、村民灌水矛盾非常突出的10公里末级渠系砌护改造工程作为为民解忧的重点问题,积极帮助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建议他们申报政府“一事一议”项目,常委会领导和委员会负责人积极协调财政、水利等部门对蒯桥村农渠进行调研、论证、测算,对蒯桥村八、九队21条10公里农渠全面整理砌护,总投资64万元,使群众认为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服务人大常委会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相结合。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关联,工作开展得如何,基层群众是最好的“试金石”,群众也最有发言权。下基层活动为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要切实利用好下基层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特别是围绕服务常委会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和群众谈心、交流,做到掌握实情,了解实事,“解剖麻雀”,举一反三,对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切实发挥好集体参谋助手作用,服务常委会做好工作。比如,在今年常委会的工作计划中,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的修订、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条例的制定,有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社会救济、民族教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工作报告,有专题询问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这些工作有的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关乎基层群众所需所盼,有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下基层,在下基层活动中多听听基层群众的声音,面对面地征求群众的意见,对服务常委会做好工作一定大有裨益。
  着力转变作风与树立人大机关干部良好形象相结合。树立好人大机关干部形象,是李建华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人大工作提出“树立四个形象”的重要要求之一。把人大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充分地体现在下基层活动中,不仅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良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人大机关干部要紧紧围绕下基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放下“官架”,捧出真情,真心实意地下基层听民声、问良策、办实事、解难题,在下基层活动中着力转变作风,时时处处树立人大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一要沉下身子。把“下基层”的过程变为向基层群众学习、与基层群众交流的过程,做到脚上多沾点泥土,心里多沉淀点对群众的真情,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农户家中,搭好与群众交流、沟通之桥。二要放下架子。真正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遇事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把“下基层”的过程变为听取意见、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对基层的了解、对基层群众诉求和愿望的了解,完善和改进服务常委会工作的质量。三要发挥优势。紧密结合人大机关干部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法律下基层”“惠民政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特别是把近几年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的地方性法规,如《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办法》《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创业就业促进条例》《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耐心细致地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帮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处理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注重锤炼素质与机关干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相结合。下基层活动既是一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也是一次锤炼干部素质、促进干部成长的机会。人大机关干部要在下基层活动中,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植根沃土、承接地气,通过下基层锻炼和提高自己,将其作为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坚持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时时事事树立群众观念,切实增强在各项工作中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二是要进一步锤炼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意志品质。机关干部要经常下基层,“经风雨、见世面、增胆识、长才干”,主动接触困难和矛盾,注重在繁杂琐事中提高统筹全局的能力和本领,增强直面复杂事物的韧劲、厚度和自制,切实通过下基层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三是要进一步积累工作经验。要扑下身子了解基层、了解群众,在基层学习鲜活的经验,在基层汲取丰富的营养,注重思考分析,深入把握规律,切实把基层学习到的生动实践和鲜活经验,转化为完成本职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伟大实践。
  (作者单位:自治区人大)
  责任编辑:章 立
其他文献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太阳山工业园区,陕西定边县和甘肃环县缺水更为突出,水资源极度匮乏。198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批复兴建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1993年陆续建成投运,引水上山,成为当地赖以生存发展的唯一水源保障工程,当地群众视黄河水为救命水。多年来,盐环定扬水管理处积极探索党建新思路,在水利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保障民生领域进行了深入持久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样本文献来源,针对近10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关于信息服务的研究论文,利用SPSS软件进行共词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