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项目的风险识别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基础项目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公共基础项目的特点,从项目全周期角度出发,分析了公共基础项目在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公共基础项目由于涉及主体较多,明确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助于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及风险控制,提高公共基础项目的效率,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共基础项目 全周期 风险因素
  一、引言
  公共基础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对社会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近年来,大型公共基础项目的数量增长迅速,项目范围与规模日益扩大,项目风险管理难度提高,项目的风险将会直接威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与最后的成功。因此,对公共基础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关文献概述
  风险管理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Tumala于1994年提出风险管理发展过程的合理框架,这一过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技术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应用,同时风险管理观念也从过去基本静态的管理发展为动态、系统的风险管理。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对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的出版,标志我国新时期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1996年由雷胜强编著的《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和 1998年由卢有杰、卢家仪主编的《项目风险管理》,促进了国内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关注。总体来说,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对风险评价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系统性定量的项目风险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成效并不显著。
  三、公共基础项目的风险识别
  根据工程进行的一般顺序,将工程全生命期划分为决策阶段、前期工作阶段、建设阶段及管理阶段。公共基础项目各阶段面临的风险因素如下:
  (一)决策阶段
  决策风险是公共基础项目最大的风险,如果项目不可行、立项错误,就会造成根基不稳。公共基础项目在决策阶段主要面临的风险因素有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投资方式风险及可行性研究风险。政策风险包括经济总体形势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政策变化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经济风险主要在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波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公共基础项目管理体制的变化,该类项目的投资方式逐渐多样化,由此带来投资方式选择的风险。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投资估算、建设条件与生产条件、技术、建筑工程的方案和标准、项目的财务收益、社会效益和不确定性分析等,可能由于调查不足等原因导致对项目可行性的错误认识。
  (二)前期工作阶段
  公共基础项目在立项之后,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这一阶段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勘察设计风险、融资风险、招标与发包风险及合同风险等。勘察设计风险在于勘察设计单位存在违反必要程序,未经勘察就设计或初步设计未经审批就提供施工图,勘察人提供成果的时效及质量风险,设计人侵权等风险。融资风险包括资金供应不足或资金来源中断,融资方信用等,融资方承担信用保证的能力及履行信用保证责任直接影响项目的进程。投标决策风险,如不当的项目选择、报价等,发包人存在提供资料内容要求及时间错误等风险。合同风险涉及发起人、投资人及承包人之间权利、义务和职责界定不清等方面,从而对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建设阶段
  在公共项目建设阶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工期风险、工程质量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及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包括所应用技术及设备自身的时效性、成熟度、生命周期性质,也包括技术与项目实施环境适应性、实施后满意度风险等方面。工期风险包括项目工程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按进度安排按时按质完成,工期拖延对工程成本、项目实施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财务风险主要涉及项目建设阶段资金流动性及充足性,及时、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保障项目的进程及质量。安全风险包括施工过程中设备运作安全性、施工人员人身及财产安全等方面。自然风险指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政治经济意外事故等非人为可控因素造成损失的风险。
  (四)管理阶段
  现代公共基础项目往往规模大、时间周期长,从而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对项目形成管理风险。公共基础项目建成后管理运营阶段风险主要表现在继承性风险、管理运营风险及维护不当风险。项目运营风险包括残值风险、运营成本超支、运营变更等,管理风险表现在经营管理经验缺乏,影响项目经营效率,构成经营管理风险。项目的维护涉及专业技术及经验,项目建成后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设备及技术未能及时维护、更新等风险,从而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构成维护不当风险。
  四、结语
  公共基础项目由于公共性及经营性的双重属性,项目的风险与其他类工程项目风险存在一定的区别,其风险来源较复杂。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按照项目生命周期识别各阶段风险,为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乌云娜,胡新亮,张思维. 基于ISM-HHM方法的PPP项目风险识别[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01).
  [2]李力.基于风险矩阵的BOT-TOT-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姚波,仲伟周,淦未宇. 我国公共工程建设投资与建设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J]. 中国软科学,2006(10).
  [4]黄恒振,谭华中.基于WSR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0).
  [5]王元明.大型公共项目风险形成机理及管理框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02).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金融的发展,尤其是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更加显示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弊端。新形势下我们应正确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研究金融的新发展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监管体制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我国的监管体制,正确面对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保证金融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  一、我国现行
维持性血液透析大都采用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当内瘘闭塞或内瘘手术不成功时,中心静脉置管是创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方法之一.自2005年1月起本中心1例患者使用单侧股静脉置双腔管透析至今,时间达2年,现介绍如下。
目的:建立通宣理肺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紫苏叶、麻黄、前胡、黄芩,以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可明显鉴别紫苏叶、麻黄、前胡、黄芩,黄芩苷线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T)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4例,采用抽取自体骨髓液,经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腓肠肌肌肉注射方法,行ABMT.结果 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结论 AB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慢性肝病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42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42例中,肝硬化22例,占52.38%;慢性乙型肝炎9例占21.42%;慢性重型肝炎5例,占11.91%;酒精性脂肪肝3例,占7.38%;原发性肝癌3例,占7.38%.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保肝治疗基础上,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剂量偏小。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应用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40例在剖宫产术中行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均为在剖宫产术中,经其他保守治疗方法不能控制的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600~2000 ml.经产妇行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率高于初产妇(P<0.01),前次分娩行剖宫产术者
目的 探讨丹参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肝疗效.方法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0).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黄疸、肝性脑病及死亡等指标.结果 经丹参治疗患者,ALT、TBⅢ、PT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腹水、黄疸、肝性脑病及死亡病例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论 丹参可提高机体的抗肝损害能力,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大
【摘要】现阶段,我国学分制院校实施的收费模式主要两种:一种是按学年收费,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收费;另一种则是按照学分收费,如果需要重修学分的就要再次收费。本文作者通过对两种不同收费模式的比较与分析,认为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所以提出了将两种收费模式进行融合、创新的收费模式。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 收费模式 比较分析 创新发展  一、两种学分制收费模式的比较  通过详细的比较与分析,可以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