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地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再一次被提到了广大教师的案头。在这种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开展,不得不让人深思。文章通过解读文言文《师说》一文,就高中文言文课文与当前学生现实生活距离太远而产生字词句难以理解的现象,探索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如何与时俱进。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师说”;与时俱进
《师说》是老老少少皆熟读成诵的佳作,作者韩愈,又名韩昌黎,苏东坡说他“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司马光说他如“雷霆列星,惊照千古”。世界上如果没有他,词典里会缺少诸如“同工异曲”“一发千钧”“蝇营狗苟”“落井下石”等含蓄蕴藉的词语;文学批评里会缺少诸如“不平则鸣”、“文穷益工”、“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一类光辉深刻的思想;生活里也会缺少诸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类得之心而寓之口的至理箴言。年少时读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虚词满篇的茫然
依“苏教版”教材的编排,《师说》在《劝学》之后,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篇目,其中包含了纷繁的语言现象,且不说“师”、“从”、“道”等詞的多义,仅文本中的虚词就让学生难以招架。细数了一下,短短五百余字的文章,共有28个“之”,14个“其”。文言虚词由于其意义的相对虚化,学生掌握起来本身就较有难度,特别是这些多功能的虚词,对刚迈进高中校门的学生来说,可真是雾中的花,虚无朦胧。有些虚词的用法还是有争议的,如“句读之不知”中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是“提宾标志”?有些人可能会说,拘泥于“之”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还是陈述关系有什么意义?是没有多大的意义,惟一的意义只在于它是高考要考察的知识点。还有“其”做副词的用法也比较复杂,不同的版本往往注释也不同。入高中的第一节古文课上,就把高考的翻译要求告诉学生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做到“字字落实”,不落实的那个词往往是得分点。依照这一要求,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去读、去译,看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看完之后提出疑问。可等让学生提问的时候,他们是满脸的惶惑与茫然,记号太多,不只从何问起。这样老师要用远远多于教参要求的课时来解读。
二、中心概念的游移
《师说》中最核心的概念无疑是“师”了,这儿还不说它的“活用义”,只是名词意义上的“师”就让人一头雾水。
开篇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这一句,专家学者们多有分析,这里且引曾国藩的解注:“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即这个“师”应是指传授儒家道统、讲授六经之业,为人拨云驱雾、指点迷津的“师”,但接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因不是“生而知之”而产生的惑、因此惑而从的“师”是何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吗?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急切的想知“道”,想去学习儒家经典,甚而至于想解“道”中之惑?从人最初学习的对象看,这里要从的“师”显然不是“传道受业解惑”之“师”。接下来到了第二节,即被太多的评论家击节的那三组对比中,韩愈明确地指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即“句读之师”非“读经之师”,“句读”易取而“道业”难得。这么说这里的“师”只是指对成年人起启迪作用的人生导师?第三组对比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中“巫医乐师”,“师”的又是什么?应该不是“道”而是技艺吧?文章的最后,韩愈苦口婆心为他写文章的“学于余”的那个十七岁的李蟠,韩愈为他做的又是何师?童子之师还是解惑之师?抑或二者兼之?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界线?是不是该有一个清晰的界线?
三、立意、结构的芜乱
先来看一下主体部分各小节的段落大意。第一节: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第二节: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节:论述“圣人无常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文观止点评说:“一篇大纲领,俱在于此。”相当于现在说的“文眼”了;但它在文末又说“通篇只‘吾师道也’一句”,这么说此句才应是文章的主旨?对于这篇文章的中心及结构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专家就义正词严地指出:“主题读解”可以休矣!主题教学决非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概括主题、归纳中心的!温和一点地则说:中心论点的提出可以是“明榫”,也可以是“暗卯”,而“暗卯”的发现则要“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对文章的内在层次和情感脉络作潜心的体悟和整体的关照。但中学生作文,尤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作文,应强调文体意识,先谈“入格”再谈“出格”,写论说文要尽可能地围绕一个中心去选择材料,不蔓不枝、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想想自己刚毕业那年讲《师说》,照着教学参考书讲课: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么一个句子,哪里能说就是文章的中心!现在讲《师说》,师生讨论后归结文章中心为“人必从师,从师师道”,学生勉强赞同。至于文章的结构,也得费一番口舌:自古就有‘韩潮欧澜’的说法,韩愈的文章其实是极讲究章法的,还煞费苦心地搬出清代林云铭读《师说》的感言:“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韩文起》卷一)对大师们的文章,有时不能照常规的方式来解读,但自己写文章,最好还是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和清晰的结构。
四、确立文言文学习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应该承担德育重任,要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足以称道的当数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勤劳、智慧、勇敢、尊师重道正是不同程度的渗透在古文典籍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与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进行精神对话,以此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仅学生要从文言文学习中受到心灵的启发,“师者”也是如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它告诉作为老师的职责,其实就是“传道”,“受业”和“解惑”也是为“传道”服务的。辞海中对“道”的解释共16条,与韩愈的“道”比较吻合的一条解释应是封建伦理纲常,这里所指的陈旧并非指其封建性,哪里能用这个时代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大师。这个“道”,与时俱进地来看,它应是指人的心灵塑造、道德建设一类的东西,那么,这个定义就有点像那句要被嚼烂的话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面就得有一个前提了,为人师者的灵魂要比他的学子们来得高尚,要不然哪里有资格去塑造人家的灵魂?余秋雨先生曾记下了这么一个事实:上海的一辆公共汽车突然熄火,司机请求乘客下去推一把帮助发动,下去推车的是一帮去春游的小学生,熙熙攘攘的大街,生命密集的走廊,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推动着一群躲在车厢里的表情冷漠的成年人。
西方公认的教师形象代言人苏格拉底曾不止一次地宣称: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我们的教师则是“全能”的,是不仅能“传道”“受业”还能“解惑”的!在这个时代,善于批判、善于思考才是知识增长和理论进步的重要途径。在老师们喋喋不休的解惑声里,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欲、怀疑精神被打压得片甲不留,再也不成气候。
五、文言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于“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一新规则的出台解除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身上的枷锁,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可寻求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
具体方法有:(1)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小组讨论式解决阅读文言文过程遇到的问题;(2)注重阅读,培养语感。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好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眼、口、手”结合起来,让课文的主旨和内容自然融入学生的知识里;(3)加强语言的积累。不断积累文言文词语和古文化知识,平时留心将字词句加以对比参照,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4)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较简单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文言文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与课文息息相通,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良苦用心、博爱情怀,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文言文,同时还要辅之老师适当指导、动情朗读和恰到好处的提问,把学生地到情感的海洋、知识圣地,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培养出来了。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师说”;与时俱进
《师说》是老老少少皆熟读成诵的佳作,作者韩愈,又名韩昌黎,苏东坡说他“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司马光说他如“雷霆列星,惊照千古”。世界上如果没有他,词典里会缺少诸如“同工异曲”“一发千钧”“蝇营狗苟”“落井下石”等含蓄蕴藉的词语;文学批评里会缺少诸如“不平则鸣”、“文穷益工”、“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一类光辉深刻的思想;生活里也会缺少诸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类得之心而寓之口的至理箴言。年少时读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虚词满篇的茫然
依“苏教版”教材的编排,《师说》在《劝学》之后,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篇目,其中包含了纷繁的语言现象,且不说“师”、“从”、“道”等詞的多义,仅文本中的虚词就让学生难以招架。细数了一下,短短五百余字的文章,共有28个“之”,14个“其”。文言虚词由于其意义的相对虚化,学生掌握起来本身就较有难度,特别是这些多功能的虚词,对刚迈进高中校门的学生来说,可真是雾中的花,虚无朦胧。有些虚词的用法还是有争议的,如“句读之不知”中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是“提宾标志”?有些人可能会说,拘泥于“之”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还是陈述关系有什么意义?是没有多大的意义,惟一的意义只在于它是高考要考察的知识点。还有“其”做副词的用法也比较复杂,不同的版本往往注释也不同。入高中的第一节古文课上,就把高考的翻译要求告诉学生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做到“字字落实”,不落实的那个词往往是得分点。依照这一要求,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去读、去译,看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看完之后提出疑问。可等让学生提问的时候,他们是满脸的惶惑与茫然,记号太多,不只从何问起。这样老师要用远远多于教参要求的课时来解读。
二、中心概念的游移
《师说》中最核心的概念无疑是“师”了,这儿还不说它的“活用义”,只是名词意义上的“师”就让人一头雾水。
开篇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这一句,专家学者们多有分析,这里且引曾国藩的解注:“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即这个“师”应是指传授儒家道统、讲授六经之业,为人拨云驱雾、指点迷津的“师”,但接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因不是“生而知之”而产生的惑、因此惑而从的“师”是何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吗?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急切的想知“道”,想去学习儒家经典,甚而至于想解“道”中之惑?从人最初学习的对象看,这里要从的“师”显然不是“传道受业解惑”之“师”。接下来到了第二节,即被太多的评论家击节的那三组对比中,韩愈明确地指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即“句读之师”非“读经之师”,“句读”易取而“道业”难得。这么说这里的“师”只是指对成年人起启迪作用的人生导师?第三组对比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中“巫医乐师”,“师”的又是什么?应该不是“道”而是技艺吧?文章的最后,韩愈苦口婆心为他写文章的“学于余”的那个十七岁的李蟠,韩愈为他做的又是何师?童子之师还是解惑之师?抑或二者兼之?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界线?是不是该有一个清晰的界线?
三、立意、结构的芜乱
先来看一下主体部分各小节的段落大意。第一节: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第二节: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节:论述“圣人无常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文观止点评说:“一篇大纲领,俱在于此。”相当于现在说的“文眼”了;但它在文末又说“通篇只‘吾师道也’一句”,这么说此句才应是文章的主旨?对于这篇文章的中心及结构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专家就义正词严地指出:“主题读解”可以休矣!主题教学决非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概括主题、归纳中心的!温和一点地则说:中心论点的提出可以是“明榫”,也可以是“暗卯”,而“暗卯”的发现则要“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对文章的内在层次和情感脉络作潜心的体悟和整体的关照。但中学生作文,尤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作文,应强调文体意识,先谈“入格”再谈“出格”,写论说文要尽可能地围绕一个中心去选择材料,不蔓不枝、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想想自己刚毕业那年讲《师说》,照着教学参考书讲课: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么一个句子,哪里能说就是文章的中心!现在讲《师说》,师生讨论后归结文章中心为“人必从师,从师师道”,学生勉强赞同。至于文章的结构,也得费一番口舌:自古就有‘韩潮欧澜’的说法,韩愈的文章其实是极讲究章法的,还煞费苦心地搬出清代林云铭读《师说》的感言:“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韩文起》卷一)对大师们的文章,有时不能照常规的方式来解读,但自己写文章,最好还是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和清晰的结构。
四、确立文言文学习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应该承担德育重任,要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足以称道的当数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勤劳、智慧、勇敢、尊师重道正是不同程度的渗透在古文典籍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与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进行精神对话,以此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仅学生要从文言文学习中受到心灵的启发,“师者”也是如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它告诉作为老师的职责,其实就是“传道”,“受业”和“解惑”也是为“传道”服务的。辞海中对“道”的解释共16条,与韩愈的“道”比较吻合的一条解释应是封建伦理纲常,这里所指的陈旧并非指其封建性,哪里能用这个时代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大师。这个“道”,与时俱进地来看,它应是指人的心灵塑造、道德建设一类的东西,那么,这个定义就有点像那句要被嚼烂的话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面就得有一个前提了,为人师者的灵魂要比他的学子们来得高尚,要不然哪里有资格去塑造人家的灵魂?余秋雨先生曾记下了这么一个事实:上海的一辆公共汽车突然熄火,司机请求乘客下去推一把帮助发动,下去推车的是一帮去春游的小学生,熙熙攘攘的大街,生命密集的走廊,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推动着一群躲在车厢里的表情冷漠的成年人。
西方公认的教师形象代言人苏格拉底曾不止一次地宣称: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我们的教师则是“全能”的,是不仅能“传道”“受业”还能“解惑”的!在这个时代,善于批判、善于思考才是知识增长和理论进步的重要途径。在老师们喋喋不休的解惑声里,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欲、怀疑精神被打压得片甲不留,再也不成气候。
五、文言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于“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一新规则的出台解除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身上的枷锁,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可寻求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
具体方法有:(1)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小组讨论式解决阅读文言文过程遇到的问题;(2)注重阅读,培养语感。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好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眼、口、手”结合起来,让课文的主旨和内容自然融入学生的知识里;(3)加强语言的积累。不断积累文言文词语和古文化知识,平时留心将字词句加以对比参照,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4)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较简单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文言文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与课文息息相通,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良苦用心、博爱情怀,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文言文,同时还要辅之老师适当指导、动情朗读和恰到好处的提问,把学生地到情感的海洋、知识圣地,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培养出来了。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