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粉末饮片颗粒度适宜性研究

来源 :现代盐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将化橘红原饮片粉碎分级处理,研究粉碎度对质量的影响.将化橘红饮片粉碎成不同粒径的粉末,分别加相当于饮片质量15倍的水量,设置水浴温度90℃,加热30 min,将化橘红内柚皮苷的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图谱及浸出物量作为指标,考察不同粉粹度的影响.结果发现,2号样品饮片粒径为24~50目时所含有效成分柚皮苷的溶出度最大(平均为48.50 mg/g),是原样品0号(平均为37.77 mg/g)的1.29倍;其次是3号和4号样品,质量分数分别为47.72、47.52 mg/g.分析总浸出物测定结果发现,9号样品的总浸出物最多,浸膏得率为21.07%;其次是8号样品,浸膏得率为18.85%.根据上面两项指标可知,化橘红不是粒径越小越好,而是粉碎度在24~50目时最佳.对化橘红粉末饮片粉碎度进行适宜性研究,为化橘红饮片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国内各个行业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机械行业领域.现如今,煤矿开采、工厂生产等领域多应用大型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性能直接决定了相关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积极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优化相应设计非常有必要.基于此,主要阐述现有机械优化设计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实际应用.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数字化赋能国家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重要命题.以浙江的“一图一码一指标”为抓手的“精密智控”,是浙江从省域层面开展数字化治理的重要突破口.研究表明,传统的科层逻辑问题仍然存在,绩效管理体系呈逐级锐减,基层是大量基础性数据的生产者、收集者、贡献者,省域层面技术治理与基层实际运用之间存在阻滞的可能,因此,多元化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亟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