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经济外延快速扩张,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增长潜力耗尽再增长困难等问题。因此,供给侧就成为当下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就林业供给侧改革而言,在林业行政管理方面,通过转变林业行政管理理念,简政放权,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开放林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林业发展环境。
关键词 林业;供给侧;行政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149-02
1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
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源于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需求与供给的调控,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2种调控手段中,凯恩斯学派强调需求刺激来促进经济发展,古典学派和供给学派则强调供给的调整,来实现国民经济供给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证明,需求刺激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经济外延快速扩张。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增长潜力耗尽再增长困难等问题。因此,社会供给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内涵型发展,也就成为当下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1-5]。
2 林业供给侧的相对性
对林业行业整体而言,“供给侧”是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上看,林业行业是供给侧,社会则是需求侧,如图1所示。
从微观上看,对于林业生产机构而言,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是供给侧,林业生产机构是需求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为生产机构提供行政服务;对于森林而言,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和林业生产机构是供给侧,森林是需求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和生产机构对森林进行管护,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维护森林健康;对于社会而言,林业生产机构和森林是供给侧,社会是需求侧,林业生产机构为社会提供林业服务,森林为社会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
在林业生产机构中,还可以进行更具体的细分。例如,林业教育、科研机构是林业其他机构的供给侧,为林业行业提供教育、科研服务,培育林业专业人才;林业机械生产企业是其他生产机构的供给侧,为其他林业生产机构提供林业机械设备;初级林产品生产企业是林产品加工企业的供给侧,为林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木材、果实及其他初级林产品;苗圃是营林、园林机构的供给侧,为营林、园林机构提供种苗[6-13]。
3 我国当前林业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林业行政管理管得过宽、过死,影响林业市场发展进程,影响林业市场公平。过多、过滥的林业许可,人为给林业市场化设置障碍,如过于苛刻的商品林木采伐许可、各种纷繁复杂的林产品加工、经营、运输许可与检查等,不仅给林产品流通带来障碍,还为林业行业腐败提供了温床,滋生政策性腐败甚至是腐败政策化、法制化,这是林产品市场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根源。二是林业行政管理管得过深、过细,特别是各种工程项目的审批,尤其是林业红顶中介的存在,直接导致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自己规划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监督与自己竣工验收,从而使得部门利益法制化,严重影响了林业市场秩序自由化与竞争的公平性。三是林农利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突出表现在林地征占用补偿仍然偏低,远远低于森林植被恢复费和土地最终市场价格,林地、林木被各种商业开发和政绩工程低价侵占。森林火灾、林业生物灾害造成的森林损失,林农不但得不到追偿,还往往将森林火灾责任推给智障人员,并瞒报灾害实际损失,致使林农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追偿[14-17]。
4 提高林业行政能力
一是要转变林业行政管理理念,简政放权,开放林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林业发展环境。林业行政部门只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管理、林业行业宏观管理、林业公益事业管理和林业灾害管理,不得介入林业行业微观管理、商品林管理、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将商品林与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还给市场进行工程化管理,将林业行业微观管理还给林业生产单位实行自主化与科学化管理。二是给商品林松绑,取消商品林采伐限额限制,让商品林投资者能够获得采伐自主权,能够自主决定采伐而无须办理纷繁复杂的采伐手续,不必为此支出不必要的人力、财力,避免商品林生產产生额外成本,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精简机构,将目前林业行业基层的林业工作站、木竹检查站(执法大队、中队)、森林派出所合并,彻底杜绝林业行业多头执法现象发生。简并县级及县级以上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对于非林区或者条件成熟的林区,可以将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并入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其基层站所也作相应的简并。对于国有林区,如果是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则将其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森林公园,交由国务院统一管理;如果是以商品林为主的,则划归所在省或市,交由市场管理。四是加强林业宏观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林业法制建设,营造公平的林业发展环境;加强林业公共事业管理,增强林业公益服务能力;加强森林资源和林业灾害监测,科学制定林业宏观调控政策,并为森林保险和林业灾害追偿提供依据;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提高生态公益林健康水平,以提升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能力水平;加强林农或者林业投资者权益保护,按照土地市场价格水平,并考虑征占用期限与地租因素,合理确定林地征占用补偿标准;建立林业公益诉讼机制,让林农和林业投资者可以获得法律救助,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建立林业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将林业红顶中介全面、彻底推向市场,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工程管理措施,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质量监理、竣工验收清晰地分开来,交由市场,实行公平、公开竞争,以提高林业项目建设成效[17-36]。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论之“心”与“行”[EB/OL].(2015-10-07)[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
关键词 林业;供给侧;行政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149-02
1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
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源于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需求与供给的调控,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2种调控手段中,凯恩斯学派强调需求刺激来促进经济发展,古典学派和供给学派则强调供给的调整,来实现国民经济供给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证明,需求刺激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经济外延快速扩张。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增长潜力耗尽再增长困难等问题。因此,社会供给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内涵型发展,也就成为当下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1-5]。
2 林业供给侧的相对性
对林业行业整体而言,“供给侧”是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上看,林业行业是供给侧,社会则是需求侧,如图1所示。
从微观上看,对于林业生产机构而言,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是供给侧,林业生产机构是需求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为生产机构提供行政服务;对于森林而言,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和林业生产机构是供给侧,森林是需求侧,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和生产机构对森林进行管护,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维护森林健康;对于社会而言,林业生产机构和森林是供给侧,社会是需求侧,林业生产机构为社会提供林业服务,森林为社会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
在林业生产机构中,还可以进行更具体的细分。例如,林业教育、科研机构是林业其他机构的供给侧,为林业行业提供教育、科研服务,培育林业专业人才;林业机械生产企业是其他生产机构的供给侧,为其他林业生产机构提供林业机械设备;初级林产品生产企业是林产品加工企业的供给侧,为林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木材、果实及其他初级林产品;苗圃是营林、园林机构的供给侧,为营林、园林机构提供种苗[6-13]。
3 我国当前林业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林业行政管理管得过宽、过死,影响林业市场发展进程,影响林业市场公平。过多、过滥的林业许可,人为给林业市场化设置障碍,如过于苛刻的商品林木采伐许可、各种纷繁复杂的林产品加工、经营、运输许可与检查等,不仅给林产品流通带来障碍,还为林业行业腐败提供了温床,滋生政策性腐败甚至是腐败政策化、法制化,这是林产品市场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根源。二是林业行政管理管得过深、过细,特别是各种工程项目的审批,尤其是林业红顶中介的存在,直接导致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自己规划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监督与自己竣工验收,从而使得部门利益法制化,严重影响了林业市场秩序自由化与竞争的公平性。三是林农利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突出表现在林地征占用补偿仍然偏低,远远低于森林植被恢复费和土地最终市场价格,林地、林木被各种商业开发和政绩工程低价侵占。森林火灾、林业生物灾害造成的森林损失,林农不但得不到追偿,还往往将森林火灾责任推给智障人员,并瞒报灾害实际损失,致使林农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追偿[14-17]。
4 提高林业行政能力
一是要转变林业行政管理理念,简政放权,开放林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林业发展环境。林业行政部门只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管理、林业行业宏观管理、林业公益事业管理和林业灾害管理,不得介入林业行业微观管理、商品林管理、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将商品林与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还给市场进行工程化管理,将林业行业微观管理还给林业生产单位实行自主化与科学化管理。二是给商品林松绑,取消商品林采伐限额限制,让商品林投资者能够获得采伐自主权,能够自主决定采伐而无须办理纷繁复杂的采伐手续,不必为此支出不必要的人力、财力,避免商品林生產产生额外成本,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精简机构,将目前林业行业基层的林业工作站、木竹检查站(执法大队、中队)、森林派出所合并,彻底杜绝林业行业多头执法现象发生。简并县级及县级以上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对于非林区或者条件成熟的林区,可以将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并入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其基层站所也作相应的简并。对于国有林区,如果是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则将其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森林公园,交由国务院统一管理;如果是以商品林为主的,则划归所在省或市,交由市场管理。四是加强林业宏观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林业法制建设,营造公平的林业发展环境;加强林业公共事业管理,增强林业公益服务能力;加强森林资源和林业灾害监测,科学制定林业宏观调控政策,并为森林保险和林业灾害追偿提供依据;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提高生态公益林健康水平,以提升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能力水平;加强林农或者林业投资者权益保护,按照土地市场价格水平,并考虑征占用期限与地租因素,合理确定林地征占用补偿标准;建立林业公益诉讼机制,让林农和林业投资者可以获得法律救助,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建立林业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将林业红顶中介全面、彻底推向市场,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工程管理措施,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质量监理、竣工验收清晰地分开来,交由市场,实行公平、公开竞争,以提高林业项目建设成效[17-36]。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论之“心”与“行”[EB/OL].(2015-10-07)[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