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23日一大早,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校园人头攒动,前来报到的新生络绎不绝,一片繁忙景象。离8月16日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当天的新生报名人数已达1152人。为了控制招生人数,学校不得已将招生分数线上调至400分,这也是学校连续三年划定招生最低录取线。在当前各职业学校招生普遍存在困难的今天,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连续几年来的招生盛况在河南职教界被传为佳话。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是一所以机电、服装、学前教育、信息技术为主干专业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文化建设推动内涵提升的发展思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机制创新为推动,逐步形成了“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三线三课”德育模式和“四位一体”办学模式等特色,走出了一条抓质量、抓内涵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形成了独特的“郑州科工现象”。近期,本刊记者走进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详细解读学校在招生“井喷”现象背后的发展密码。
一、内强精神,锻造学校发展之魂
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科技工业学校全体师生都要面对着五星红旗大声宣誓:“我是科工人!我追求:明理求是、立业成人,品质、内涵、专长、创造”。铿锵有力的誓言,是科工人对学校快速发展的执著信念,更是每一位科工人内心深处不舍的精神追求。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体现在师生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上,也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就功能定位来看,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发展奠基。基于这一理解,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文化引领、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自尊、自信、自主、自立”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办学策略上,则力求在四个方面达到一定的层次——构建具有中职特点和科工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着眼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设计;构建和谐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提供精简、高效、人文的行政管理服务。围绕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目标,形成和谐、向上、进取的文化氛围,培养品质优良、内涵丰富、专长明显、创造力强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几年来,通过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文明校园建设和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学校核心理念成为师生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外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与文化氛围有了明显改变,凝聚力和师生向心力大大增强,和谐、向上、进取的文化氛围日渐形成,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工特色的稳固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有力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规范管理,引领发展步入快车道
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关键,也是实现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学,实施人文管理,体现人文关怀,使教育教学等一切行为皆有章可循,达到管理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有序。
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是郑州科工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2010年,郑州科工在规模与条件都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基于如何有效解决规模扩张与管理精细化之间的矛盾和如何将制度管理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优化管理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出发,率先在郑州市教育系统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学校明确了办学就是要提供给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教育的服务理念,结合教育自身特点和规律,编制了《郑州科工质量管理手册》,编写了22个程序文件,修订、制定了67个三级文件和112个质量记录,建立、完善了适合学校特点的、科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如为完善教学管理而建立的教学监控制度,为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建立的校内技能大赛制度,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而建立的“双师型”梯级提升计划等多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日常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考核、有检查,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高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2012年2月,顺利通过了认证后,结合教育实践,学校多次对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了《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作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有形成果,其内容涵盖办学理念、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德育建设、实习实训、学生评价等8个方面,共计20万字、208个条款。先进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运转更为高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促使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办学吸引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打造体现中职特点和科工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你能想象,让平均年龄十五六岁、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中职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眼往一处看、心朝一处想、每一个细胞都完全沉浸在课堂教学的氛围当中吗?然而这一幕在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的大多数课堂上真实地上演。
“袖子挽起来\双手伸出来\头儿低下来\把水捧起来\脑门眼睛小嘴巴\哪里都要洗干净……”这样一段琅琅上口的儿歌,出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王玮老师的《幼儿卫生学》教案上。王老师说,将卫生知识编写成儿歌去强化记忆,是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小技巧。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老师们巧用各种教学方法,对课程的思考与设计都汇集在这一节节的教案之上。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2010年底,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提出了构建以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三位一体”为特征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拉开了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序幕。总体安排是: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优化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过程,初步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专业拓展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实施主题式教学、项目教学和模块化教学;实训课教学实施7S管理,营造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学校将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勇于创新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以点带面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力课堂实践研究,对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等进行了有效探索,通过业务培训、读书交流、观摩研讨、校际学习、专家引领等方式,初步形成了针对性强、与产业对接较好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了符合中职教育特点和科工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学校开发校本课程18种,开设选修课57门,涵盖综合素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等方面,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在基础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范式—— “三目标五环节”模式,即从确定目标、落实目标、拓展目标三个层面达成目标,从激情导入,诱发活力;自主探究,孕育活力;训练操作,外显活力;反馈矫正,展现活力;延伸迁移,创造活力等五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几年来,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活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抓住了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困局的关键,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 四、创新办学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熟悉的墙壁上不再有名人名言,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制度、行为准则;熟悉的讲台上不再是专业课教师,取而代之的是车间主任、企业主管;熟悉的操作台上的不再是实训器材,取而代之的是机器设备。
近年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紧跟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实践中,学校坚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探索“四位一体”办学模式,采取“引企入校、送教进企、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教学、研发、生产、实训”为一体,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先后将郑州丰泰电子有限公司、郑州卓越制衣有限公司、耕语(郑州)服装工作室的生产流水线引进学校,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新产品研发相结合,与企业化管理模式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香港(郑州)渡森服饰有限公司、郑州鹤服服饰有限公司、郑州思念果岭山水物业公司开展送教合作,在企业设立教学部,组建专门的教师队伍,为企业职工进行职后培训,通过对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同时,帮助企业稳定了生产,搭建了互利双赢的平台。学校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主动与企业加强联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企业“量身定制”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香港(郑州)渡森服饰有限公司的“渡森班”、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四维焊接班”、富士康科技集团IDPBG事业群的“MLB专班”、跨世纪教育集团的“跨世纪班”、郑州红动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冠名班“尕尕服饰班”均已开班授课,订单班涵盖各个专业。学校服装专业建有自己的服装厂,并有自己的品牌,面向电子商务和银基商贸城批发,率先做到了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有自己的幼儿园,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场所,提升了专业水平。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加强与普通高中合作,为高中生提供通用技术课选修模块的培训,开创了郑州市普职融通工作的先河。对外交流方面,2010年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课程引进、教师培训、学生短训等方面开展合作。2013年,学校与台湾国立大甲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学校正在与加拿大蒙特利尔英语教育局进行商洽,拟于2014年成立中加班,努力实现使学生就业有保证、升学有出路、出国有可能的目标。
五、注重德育实效,形成特色行为文化
校园里,男生发梢不过眉、鬓角不盖耳,女生短发不披肩。学生们个个左胸前佩戴着学生证,自信地亮出新时期中职生的身份。“爱心慈善周”系列活动中,师生伸出双手,献出一片爱心,一幅幅画面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校园招聘会上,学生们自我推销,畅谈职业发展规划,得体的打扮、自信的谈吐、过硬的专业,使他们赢得了赞赏,踏上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旅途。
近年来,学校针对中职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构建体现中职特点的“三线三课”德育模式,重点抓好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此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应对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三线三课”即以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课为抓手,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抓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终身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培育他们面向未来、筹划人生的信心。学校在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注重学生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德育体验、注重德育内容贯穿于实习实训始终,形成了依托三门课程、贯穿于三条主线的“三课三线”的德育模式。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月、宿舍文化节、仪容仪表示范展示月、体育文化节、主题班会观摩月等主题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实训室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的行为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和人文素养。
德育实践中,由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聂转红带头组织的“送教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事迹,已被《郑州晚报》、《东方今报》、人民网(河南频道)、中原网等多家媒体刊登;“畅通工程志愿服务队” 坚持每天早上7点30分至8点30分,在丰乐路宋寨南街交叉路口进行义务交通疏导已达两年之久,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六、加强队伍建设,助推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通过狠抓教职工学习制度落实,让学习成为教师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和一种生活方式,在学校形成读书和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学校从干部队伍抓起,制定了详细的干部学习制度,并将理论学习列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明确提出干部应该成为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的引领者、学校教学与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和教育问题研究专家。学校每月举办一次“科工讲坛”,邀请有关专家、政府官员、一线教师、优秀毕业生等各界人士为全体教职工举办讲座,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建设“教工书吧”,举行“赠书活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每周一名老师在全体教工会上带领大家学习。活动开展三年来,教职工撰写心得体会等文章1200多篇,200多人次获得表彰。此外,学校还建有校长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学习型组织建设,不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170名教职工中,研究生占56%,双师型教师达到71%;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郑州市名师近30名。其中李迪老师作为名师中的典型代表,已撰写专著、发表论文二百多万字,在全国德育界有一定影响。三年来,学校老师先后有7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业务类评比中获奖。2012年12月,在国家“创新杯”说课大赛的舞台上,代表河南省出战国赛的科工“五朵金花”,以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河南省职业教育赢得了荣誉。
七、精心雕琢,打造学校发展“硬实力”
自2010年以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围绕“校园、乐园、花园,教室、车间、工厂,绿化、美化、净化”的目标,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近三年先后建起了机械电子实训大楼、服装实训大楼,实训条件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信息技术、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完全满足需要。学校藏书20余万册的图书馆、多功能展演厅、书吧、校园电视台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装有冷暖空调的教室均配有电子白板系统,数字化校园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也按照“品味、内涵、精细”的要求精心设计。学校还精心策划了教室、实训室、办公室文化建设,突出人文理念和育人特色,坚持做到“企业文化进校园、就业文化进班级”,将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就业、职业定向、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紧密结合,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的无缝对接,把学校打造成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近三年来,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发挥出色,屡创佳绩。在当前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招生工作连创新高。学生就业率达98%,对口升学率达95%,目前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万名。
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管理先进集体、郑州市文明单位等。
省、市领导也多次莅临学校调研,沈阳、邢台、南昌、洛阳、鹤壁等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纷纷到校参观考察,郑州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郑州市中职学校学分制试点工作现场会均在学校召开,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领导到校观摩,均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校长穆书涛表示: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特色,是职业学校的灵魂。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将继续牢牢树立“为师生发展终身奠基”的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按职业教育的规律办学,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支持。
(责编 赵 河)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是一所以机电、服装、学前教育、信息技术为主干专业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文化建设推动内涵提升的发展思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机制创新为推动,逐步形成了“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三线三课”德育模式和“四位一体”办学模式等特色,走出了一条抓质量、抓内涵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形成了独特的“郑州科工现象”。近期,本刊记者走进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详细解读学校在招生“井喷”现象背后的发展密码。
一、内强精神,锻造学校发展之魂
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科技工业学校全体师生都要面对着五星红旗大声宣誓:“我是科工人!我追求:明理求是、立业成人,品质、内涵、专长、创造”。铿锵有力的誓言,是科工人对学校快速发展的执著信念,更是每一位科工人内心深处不舍的精神追求。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体现在师生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上,也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就功能定位来看,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发展奠基。基于这一理解,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文化引领、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自尊、自信、自主、自立”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办学策略上,则力求在四个方面达到一定的层次——构建具有中职特点和科工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着眼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设计;构建和谐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提供精简、高效、人文的行政管理服务。围绕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目标,形成和谐、向上、进取的文化氛围,培养品质优良、内涵丰富、专长明显、创造力强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几年来,通过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文明校园建设和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学校核心理念成为师生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外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与文化氛围有了明显改变,凝聚力和师生向心力大大增强,和谐、向上、进取的文化氛围日渐形成,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工特色的稳固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有力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规范管理,引领发展步入快车道
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关键,也是实现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学,实施人文管理,体现人文关怀,使教育教学等一切行为皆有章可循,达到管理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有序。
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是郑州科工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2010年,郑州科工在规模与条件都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基于如何有效解决规模扩张与管理精细化之间的矛盾和如何将制度管理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优化管理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出发,率先在郑州市教育系统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学校明确了办学就是要提供给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教育的服务理念,结合教育自身特点和规律,编制了《郑州科工质量管理手册》,编写了22个程序文件,修订、制定了67个三级文件和112个质量记录,建立、完善了适合学校特点的、科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如为完善教学管理而建立的教学监控制度,为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建立的校内技能大赛制度,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而建立的“双师型”梯级提升计划等多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日常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考核、有检查,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高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2012年2月,顺利通过了认证后,结合教育实践,学校多次对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了《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作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有形成果,其内容涵盖办学理念、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德育建设、实习实训、学生评价等8个方面,共计20万字、208个条款。先进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运转更为高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促使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办学吸引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打造体现中职特点和科工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你能想象,让平均年龄十五六岁、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中职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眼往一处看、心朝一处想、每一个细胞都完全沉浸在课堂教学的氛围当中吗?然而这一幕在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的大多数课堂上真实地上演。
“袖子挽起来\双手伸出来\头儿低下来\把水捧起来\脑门眼睛小嘴巴\哪里都要洗干净……”这样一段琅琅上口的儿歌,出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王玮老师的《幼儿卫生学》教案上。王老师说,将卫生知识编写成儿歌去强化记忆,是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小技巧。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老师们巧用各种教学方法,对课程的思考与设计都汇集在这一节节的教案之上。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2010年底,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提出了构建以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三位一体”为特征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拉开了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序幕。总体安排是: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优化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过程,初步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专业拓展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念实施主题式教学、项目教学和模块化教学;实训课教学实施7S管理,营造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学校将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勇于创新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以点带面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力课堂实践研究,对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等进行了有效探索,通过业务培训、读书交流、观摩研讨、校际学习、专家引领等方式,初步形成了针对性强、与产业对接较好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了符合中职教育特点和科工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学校开发校本课程18种,开设选修课57门,涵盖综合素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等方面,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在基础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范式—— “三目标五环节”模式,即从确定目标、落实目标、拓展目标三个层面达成目标,从激情导入,诱发活力;自主探究,孕育活力;训练操作,外显活力;反馈矫正,展现活力;延伸迁移,创造活力等五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几年来,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活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抓住了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困局的关键,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 四、创新办学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熟悉的墙壁上不再有名人名言,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制度、行为准则;熟悉的讲台上不再是专业课教师,取而代之的是车间主任、企业主管;熟悉的操作台上的不再是实训器材,取而代之的是机器设备。
近年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紧跟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实践中,学校坚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探索“四位一体”办学模式,采取“引企入校、送教进企、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教学、研发、生产、实训”为一体,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先后将郑州丰泰电子有限公司、郑州卓越制衣有限公司、耕语(郑州)服装工作室的生产流水线引进学校,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新产品研发相结合,与企业化管理模式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香港(郑州)渡森服饰有限公司、郑州鹤服服饰有限公司、郑州思念果岭山水物业公司开展送教合作,在企业设立教学部,组建专门的教师队伍,为企业职工进行职后培训,通过对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同时,帮助企业稳定了生产,搭建了互利双赢的平台。学校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主动与企业加强联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企业“量身定制”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香港(郑州)渡森服饰有限公司的“渡森班”、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四维焊接班”、富士康科技集团IDPBG事业群的“MLB专班”、跨世纪教育集团的“跨世纪班”、郑州红动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冠名班“尕尕服饰班”均已开班授课,订单班涵盖各个专业。学校服装专业建有自己的服装厂,并有自己的品牌,面向电子商务和银基商贸城批发,率先做到了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有自己的幼儿园,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场所,提升了专业水平。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加强与普通高中合作,为高中生提供通用技术课选修模块的培训,开创了郑州市普职融通工作的先河。对外交流方面,2010年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课程引进、教师培训、学生短训等方面开展合作。2013年,学校与台湾国立大甲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学校正在与加拿大蒙特利尔英语教育局进行商洽,拟于2014年成立中加班,努力实现使学生就业有保证、升学有出路、出国有可能的目标。
五、注重德育实效,形成特色行为文化
校园里,男生发梢不过眉、鬓角不盖耳,女生短发不披肩。学生们个个左胸前佩戴着学生证,自信地亮出新时期中职生的身份。“爱心慈善周”系列活动中,师生伸出双手,献出一片爱心,一幅幅画面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校园招聘会上,学生们自我推销,畅谈职业发展规划,得体的打扮、自信的谈吐、过硬的专业,使他们赢得了赞赏,踏上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旅途。
近年来,学校针对中职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构建体现中职特点的“三线三课”德育模式,重点抓好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此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应对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三线三课”即以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课为抓手,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抓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终身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培育他们面向未来、筹划人生的信心。学校在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注重学生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德育体验、注重德育内容贯穿于实习实训始终,形成了依托三门课程、贯穿于三条主线的“三课三线”的德育模式。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月、宿舍文化节、仪容仪表示范展示月、体育文化节、主题班会观摩月等主题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实训室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的行为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和人文素养。
德育实践中,由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聂转红带头组织的“送教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事迹,已被《郑州晚报》、《东方今报》、人民网(河南频道)、中原网等多家媒体刊登;“畅通工程志愿服务队” 坚持每天早上7点30分至8点30分,在丰乐路宋寨南街交叉路口进行义务交通疏导已达两年之久,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六、加强队伍建设,助推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通过狠抓教职工学习制度落实,让学习成为教师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和一种生活方式,在学校形成读书和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学校从干部队伍抓起,制定了详细的干部学习制度,并将理论学习列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明确提出干部应该成为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的引领者、学校教学与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和教育问题研究专家。学校每月举办一次“科工讲坛”,邀请有关专家、政府官员、一线教师、优秀毕业生等各界人士为全体教职工举办讲座,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建设“教工书吧”,举行“赠书活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每周一名老师在全体教工会上带领大家学习。活动开展三年来,教职工撰写心得体会等文章1200多篇,200多人次获得表彰。此外,学校还建有校长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学习型组织建设,不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170名教职工中,研究生占56%,双师型教师达到71%;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郑州市名师近30名。其中李迪老师作为名师中的典型代表,已撰写专著、发表论文二百多万字,在全国德育界有一定影响。三年来,学校老师先后有7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业务类评比中获奖。2012年12月,在国家“创新杯”说课大赛的舞台上,代表河南省出战国赛的科工“五朵金花”,以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河南省职业教育赢得了荣誉。
七、精心雕琢,打造学校发展“硬实力”
自2010年以来,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围绕“校园、乐园、花园,教室、车间、工厂,绿化、美化、净化”的目标,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近三年先后建起了机械电子实训大楼、服装实训大楼,实训条件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信息技术、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完全满足需要。学校藏书20余万册的图书馆、多功能展演厅、书吧、校园电视台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装有冷暖空调的教室均配有电子白板系统,数字化校园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也按照“品味、内涵、精细”的要求精心设计。学校还精心策划了教室、实训室、办公室文化建设,突出人文理念和育人特色,坚持做到“企业文化进校园、就业文化进班级”,将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就业、职业定向、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紧密结合,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的无缝对接,把学校打造成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近三年来,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发挥出色,屡创佳绩。在当前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招生工作连创新高。学生就业率达98%,对口升学率达95%,目前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万名。
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管理先进集体、郑州市文明单位等。
省、市领导也多次莅临学校调研,沈阳、邢台、南昌、洛阳、鹤壁等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纷纷到校参观考察,郑州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郑州市中职学校学分制试点工作现场会均在学校召开,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领导到校观摩,均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校长穆书涛表示: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特色,是职业学校的灵魂。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将继续牢牢树立“为师生发展终身奠基”的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按职业教育的规律办学,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支持。
(责编 赵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