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存在教材、实训、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問题。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应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教学保障措施、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陈亚,女,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教务教研处教研员,教授级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药物制剂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3-0009-02
  高职药物制剂专业依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培养在医药生产、医药经营及医药管理等领域具有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检测控制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1]目前,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人才质量的需求,加之近年来学生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因此,必须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树立基于工作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观;依据药物制剂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实施综合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
  一体化课程是指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其核心是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实行教学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教材一体化和教师一体化,最终实施一体化课程的认证考核。
  目前,鉴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质量的要求,因此,积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与热点。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借鉴了德国“双元制”与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依据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以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使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为可能,更能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因而,全面深入地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正成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目前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学科体系烙印
  目前,药物制剂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仍以“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三段式的教学模式为主,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够,[2]理论和实践教学不能有机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难以有效对接。
  (二)现行教材主要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于生产实际的需求,不能满足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三)一体化实训平台滞后于专业设置
  校内“工作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三结合的教学场所不足,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平台受企业生产、经营的限制,难以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一体化教学要求。
  (四)高水平的一体化师资队伍配备不足
  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需要不断提升其一体化教学素质与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
  三、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药物制剂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
  依据“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理念,[3]首先,对药物制剂专业相关行业、工作岗位进行调研,认真分析专业建设现状、企业需求现状和学生岗位适应情况,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和企业专家访谈,了解企业现场管理和企业生产流程,制定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结合毕业生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岗位知识能力与职业资格分析,提炼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对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
  (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分析确定课程门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立课程结构,依据职业成长逻辑规律排列课程系列,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将企业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教学计划;依据课程教学项目任务,开发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校本教材,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三)积极开展试点教学,保障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条件
  结合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目标,选择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班级进行教学试点,积极探索创新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实用、够用、有效果”。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场地与实训设备,注意充分发挥校内专项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平台的作用,努力提供与企业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一体化教师的职业能力,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注意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不断完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一体化课程教材及其辅助教学材料、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设措施以及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体系。
  四、对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三点思考
  (一)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提炼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学校应组织专业教师选准与对口企业的结合点,带着一体化课程开发的任务下企业实践。教师应虚心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请教,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力求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引入课程体系中。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和“工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工作、学习、教学”三个过程的有机融合。从而充分发挥“企业、学生、教师”三个主体在“所用、所学、所教”三个方面的作用,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教学,为促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系列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一体化教师职业能力分级评审评价指标体系、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体化教学学习成绩考核指标体系等,以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精细化。[4]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过程性考核与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方式,即依据学生“每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项目(由工作任务组成)→每门课程(由工作项目组成)→全部教学内容(一体化课程体系)”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形式,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三)强化教学保障措施,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一体化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按一体化课程体系对教学场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场所、工厂化学习场所和学习型工厂场所,努力提供与企业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其次,要注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加大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的比例,更好地满足一体化专业教学的需求。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应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以企业用人标准和国家职业標准为依据、以实际工作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标准,积极创新融“工作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做、学、教”一体的情景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推进药物制剂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鄢海燕.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4,30(1):16-18.
  [2] 冷雪锋,任爱珍,蒋正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3] 刘东平,赵宝林,廖启元,等.药物制剂技术省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7):132-133.
  [4] 薛迎迎,陈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J].科技视界,2015(1): 254-255.
  [责任编辑 盛 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