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理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则反映为: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书本知识难以社会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使人类发展出了更高层次的文明。教育领域结合互联网已成为多年来教育界长久不衰的议题,对于任何事物,人们对其认识都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浅入深的过程。为教育引入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每个教室安装几台现代化设备这么简单,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老师自身的知识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高度,老师的思维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当今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人们已经习惯于每天看头条,刷微博,刷朋友圈。而学校也应领悟这种改变时代的巨大力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主动接受这一新事物,找到新的学习方式、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一)“互联网+”: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科学知识越来越没有国界,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优秀的教育资源,从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网络极大地打破了疆域、文明、民族的界限。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前提下,我们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还是那句老话: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我们更应主动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化挑战为力量。另外,“互联网+”有助于缓解学校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更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人人都可以在享受教育便利的同时也可以变身成教育的传播者甚至生产者,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生态。
(二)“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据2015年国务院对于“互联网+”发出的指导意见,各行各业自身特点依据与“互联网+”融合,以此来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助力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而“互联网+”教育就产生了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以一定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从而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较强思维能力的智慧型人才,落实智慧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相比,智慧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也可提高对学校的有效管理的。
(三)“互联网+课堂”: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互联网+课堂”是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师生共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关注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而“互联网+课堂”则注重如何学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于一种共同学习的状态。“互联网+课堂”表面上是利用电脑进行的教学,但实际上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追求利用互联网来创建高效能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并不绝对存在,教师亦学生,学生亦老师,原本对立的双方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双方都可以活的良好的发展,从而实现高技术条件下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目标。
二、“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不熟练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教师凭借一根简短的粉笔走遍天下,背一本书的课可能用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过时。不过这种情形在当下这种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信息每天都在更新,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不可能一直只用一个案例,那样会丧失其时效性。另一方面,虽然许多学校己经将“互联网+”应用到了课堂上,但是也只是简单地把黑板上的内容挂在PPT上,粉笔被键盘代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师教学的懈怠以及学生思维的滞后,进而使得互联网的优势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传统教学理念依然根深蒂固
传统教学理念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许多教师依旧秉承过去的教学理念,以自己为课堂的中心,还是只顾自己讲授知识,对学生的接受与否则放在次要地位,学生在整节课堂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主动发展的要求,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与时代要求相背。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许多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合时宜,比较繁杂,即使在课堂上听完教师讲解也无法理解,这样也严重地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学生习得的知识无法有效知识体系
虽然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人们接触知识的门槛,但在网络上接触到的这些知识无法进行有效地串联,不具备教材的优势。教育技术学专家祝智庭说,信息碎片化直接作用于學习碎片化。同时碎片化知识本身存在的周期短、结构散以及去中心化、娱乐化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北大教授于长江发出这样的感慨:“网络时代下,我们的思维以被切割成碎片,人们将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由于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信息,学生无法专注于某一主题的信息,容易跳跃至另一信息,这个过程造成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了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学校利用互联网的现状
(一)简易多媒体教室居多
多媒体教室是教师利用电脑等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虽然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但大部分是简易的,仍缺乏一些多媒体硬件教学设备,这给教师使用设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互联网资源使用效率低
互联网的低门槛为教师利制作课件提供了诸多便利。很多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点几下鼠标,放一遍课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课堂效率不高,此外,不仅存在着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效率低的问题,还存在着课件信息量大、软硬件功能闲置、教师操作水平低下、课件使用方法不当等问题。
四、“互联网+”课堂教学的解决办法
(一)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首先,教师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利用多媒体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只负责总结和点评。其次,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个性化比较强,伴随着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最后,教师要善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多从学生身上学习创新型思维,吸取学生的优点,取长补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日渐频繁,知识面和互动渠道也会相应的刀拓宽,教师要从多渠道去学习、去拓展、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面临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的方式,学生改变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碎片化知识。其次,学生需要养成踏实专注、认真做事的良好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最后,学生应学会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就自己的终身学习梦想。
(三)积极活跃的真实情境
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更多注重自主学习、兴趣学习。利用互联网创设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课堂进行重新优化设计,进而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生动写照。新时代亟需重塑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则反映为: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书本知识难以社会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使人类发展出了更高层次的文明。教育领域结合互联网已成为多年来教育界长久不衰的议题,对于任何事物,人们对其认识都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浅入深的过程。为教育引入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每个教室安装几台现代化设备这么简单,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老师自身的知识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高度,老师的思维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当今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人们已经习惯于每天看头条,刷微博,刷朋友圈。而学校也应领悟这种改变时代的巨大力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主动接受这一新事物,找到新的学习方式、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一)“互联网+”: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科学知识越来越没有国界,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优秀的教育资源,从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网络极大地打破了疆域、文明、民族的界限。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前提下,我们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还是那句老话: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我们更应主动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化挑战为力量。另外,“互联网+”有助于缓解学校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更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人人都可以在享受教育便利的同时也可以变身成教育的传播者甚至生产者,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生态。
(二)“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据2015年国务院对于“互联网+”发出的指导意见,各行各业自身特点依据与“互联网+”融合,以此来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助力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而“互联网+”教育就产生了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以一定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从而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较强思维能力的智慧型人才,落实智慧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相比,智慧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也可提高对学校的有效管理的。
(三)“互联网+课堂”: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互联网+课堂”是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师生共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关注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而“互联网+课堂”则注重如何学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于一种共同学习的状态。“互联网+课堂”表面上是利用电脑进行的教学,但实际上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追求利用互联网来创建高效能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并不绝对存在,教师亦学生,学生亦老师,原本对立的双方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双方都可以活的良好的发展,从而实现高技术条件下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目标。
二、“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不熟练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教师凭借一根简短的粉笔走遍天下,背一本书的课可能用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过时。不过这种情形在当下这种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信息每天都在更新,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不可能一直只用一个案例,那样会丧失其时效性。另一方面,虽然许多学校己经将“互联网+”应用到了课堂上,但是也只是简单地把黑板上的内容挂在PPT上,粉笔被键盘代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师教学的懈怠以及学生思维的滞后,进而使得互联网的优势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传统教学理念依然根深蒂固
传统教学理念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许多教师依旧秉承过去的教学理念,以自己为课堂的中心,还是只顾自己讲授知识,对学生的接受与否则放在次要地位,学生在整节课堂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主动发展的要求,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与时代要求相背。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许多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合时宜,比较繁杂,即使在课堂上听完教师讲解也无法理解,这样也严重地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学生习得的知识无法有效知识体系
虽然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人们接触知识的门槛,但在网络上接触到的这些知识无法进行有效地串联,不具备教材的优势。教育技术学专家祝智庭说,信息碎片化直接作用于學习碎片化。同时碎片化知识本身存在的周期短、结构散以及去中心化、娱乐化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北大教授于长江发出这样的感慨:“网络时代下,我们的思维以被切割成碎片,人们将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由于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信息,学生无法专注于某一主题的信息,容易跳跃至另一信息,这个过程造成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了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学校利用互联网的现状
(一)简易多媒体教室居多
多媒体教室是教师利用电脑等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虽然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但大部分是简易的,仍缺乏一些多媒体硬件教学设备,这给教师使用设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互联网资源使用效率低
互联网的低门槛为教师利制作课件提供了诸多便利。很多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点几下鼠标,放一遍课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课堂效率不高,此外,不仅存在着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效率低的问题,还存在着课件信息量大、软硬件功能闲置、教师操作水平低下、课件使用方法不当等问题。
四、“互联网+”课堂教学的解决办法
(一)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首先,教师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利用多媒体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只负责总结和点评。其次,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个性化比较强,伴随着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最后,教师要善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多从学生身上学习创新型思维,吸取学生的优点,取长补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日渐频繁,知识面和互动渠道也会相应的刀拓宽,教师要从多渠道去学习、去拓展、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面临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的方式,学生改变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碎片化知识。其次,学生需要养成踏实专注、认真做事的良好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最后,学生应学会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就自己的终身学习梦想。
(三)积极活跃的真实情境
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更多注重自主学习、兴趣学习。利用互联网创设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课堂进行重新优化设计,进而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生动写照。新时代亟需重塑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