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作为语文传统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益于学生积累素材、培养语感,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提高语文素养。为真正发挥朗读的功效,教师应注意精彩示范,感染学生;灵活多样,巧用方法;创设情境,激发朗读;自主选材,拓展空间等,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 朗读 兴趣
朗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育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朗读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一种手段,更是对作品艺术的一种再创造。通过朗读可以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品味体验、投入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东张西望,读得结结巴巴;有的同学有口无心、有声无情,不能入情入境……这些情况表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以引起同行的共鸣。
一、精彩示范,感染学生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但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文的情境中,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范读不但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更会激发起学生对朗读的热爱。韩军老师在每接一个班之初,都要进行“诵读启蒙教育”,接着以精彩的范读(他读的可能会是学生的花名册或是班级的课程表)赢得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掌声。由此,学生接受了他的“诵读启蒙”,爱上了朗读。“我的课上,总回荡着学生的琅琅书声。课下,在走廊里、操场上,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昂扬着声音,朗读他能见到的文字,背诵他想到的语句。甚至在其他课上,老师让学生读应用题、公式、定理时,我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这便是教师范读的魅力。当然,这对教师朗读的基本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灵活多样,巧用方法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其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容易厌倦,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其昏昏欲睡。这就要求老师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时,我对学生说:“梅花山风景秀丽,尤其是梅花山的梅花闻名中外,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个好导游,就要把课文读熟,并读出感情来,这样介绍才能生动精彩。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三、创设情境,激发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叶圣陶也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以情动情,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心灵火花的撞击中与课文内含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也只有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才能使学生乐读、善读。
四、自主选材,拓展空间
对好的语言材料的朗读,本身就能引发愉快情绪,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课文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而且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作者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例如唐诗、宋词,都是很好的朗读材料,尤其是宋词,句式长短参差,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极强,有一种音韵美,大多数学生都会喜欢。但是,要想使学生热爱朗读,养成朗读的习惯,朗读材料的选择就不能只局限于教材。
五、自选角色,发挥潜能
教师指导朗读时,首先要和同学们讨论探究文章中各角色的性格特性,做好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打下各角色具有的性格烙印,便于他们朗读时掌握恰当的语气、语调。接着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展现自己和进行再创造的机会,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很高。他们会很认真地准备,揣摩角色的性格、心理,在读时会尽量读出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这样就拉近了与作品人物的距离,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朗读能力,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举三得。
六、理解想象,激发感情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而不要做单纯的、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其中有一句:“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我请学生试读,大多数学生都把重音落在“大蘑菇”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小白兔”,朗读到位了,对课文的体会也更深了。
七、情感交流,感受体验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饱含感情地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地念出来,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的一项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优美诗歌、散文、文言文作品,朗读愈发显得重要。课文原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内心世界形诸于文字的最终成果,学生要领会每一篇课文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思想,朗读课文就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口、眼、手、脑等多种生理器官积极协调作用,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叶圣陶把朗读称之为“美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仔细“倾听”作者话语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的过程。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以学生朗读的次数愈多,与作者进行情感思想交流的过程就愈发深入,愈有利于领悟文章的精髓所在。
八、提高审美,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它实现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沟通。学生通过朗读激发想象和联想,从课文有效的信息中发现意境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形成语文能力。正如古人所说:“书要苦读,不读不得要旨,不读不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长期的朗读训练就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掌握语法规则。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朗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沉淀形成的。与此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有利于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特别是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散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共七节内容,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这是我们在默看诗歌的文字内容时获得的感受。但是这首诗光看不读就感受不到诗歌的音乐美。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诗就像萧邦的小夜曲,每四行一节,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尤其是诗歌的第一节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这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将画面上无法流露出来的情绪表达了出来。整首诗歌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学生不仅被诗人的优美文字打动,自觉自愿地反复朗读,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审美力。学生深深领悟到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涤情。有过离别经历的学生也会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之后,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达于言表,培养语感,逐步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语文味。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41.
关键词: 语文 朗读 兴趣
朗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育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朗读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一种手段,更是对作品艺术的一种再创造。通过朗读可以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品味体验、投入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东张西望,读得结结巴巴;有的同学有口无心、有声无情,不能入情入境……这些情况表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以引起同行的共鸣。
一、精彩示范,感染学生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但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文的情境中,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范读不但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更会激发起学生对朗读的热爱。韩军老师在每接一个班之初,都要进行“诵读启蒙教育”,接着以精彩的范读(他读的可能会是学生的花名册或是班级的课程表)赢得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掌声。由此,学生接受了他的“诵读启蒙”,爱上了朗读。“我的课上,总回荡着学生的琅琅书声。课下,在走廊里、操场上,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昂扬着声音,朗读他能见到的文字,背诵他想到的语句。甚至在其他课上,老师让学生读应用题、公式、定理时,我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这便是教师范读的魅力。当然,这对教师朗读的基本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灵活多样,巧用方法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其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容易厌倦,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其昏昏欲睡。这就要求老师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时,我对学生说:“梅花山风景秀丽,尤其是梅花山的梅花闻名中外,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个好导游,就要把课文读熟,并读出感情来,这样介绍才能生动精彩。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三、创设情境,激发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叶圣陶也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以情动情,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心灵火花的撞击中与课文内含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也只有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才能使学生乐读、善读。
四、自主选材,拓展空间
对好的语言材料的朗读,本身就能引发愉快情绪,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课文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而且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作者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例如唐诗、宋词,都是很好的朗读材料,尤其是宋词,句式长短参差,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极强,有一种音韵美,大多数学生都会喜欢。但是,要想使学生热爱朗读,养成朗读的习惯,朗读材料的选择就不能只局限于教材。
五、自选角色,发挥潜能
教师指导朗读时,首先要和同学们讨论探究文章中各角色的性格特性,做好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打下各角色具有的性格烙印,便于他们朗读时掌握恰当的语气、语调。接着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展现自己和进行再创造的机会,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很高。他们会很认真地准备,揣摩角色的性格、心理,在读时会尽量读出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这样就拉近了与作品人物的距离,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朗读能力,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举三得。
六、理解想象,激发感情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而不要做单纯的、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其中有一句:“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我请学生试读,大多数学生都把重音落在“大蘑菇”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小白兔”,朗读到位了,对课文的体会也更深了。
七、情感交流,感受体验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饱含感情地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地念出来,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的一项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优美诗歌、散文、文言文作品,朗读愈发显得重要。课文原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内心世界形诸于文字的最终成果,学生要领会每一篇课文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思想,朗读课文就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口、眼、手、脑等多种生理器官积极协调作用,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叶圣陶把朗读称之为“美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仔细“倾听”作者话语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的过程。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以学生朗读的次数愈多,与作者进行情感思想交流的过程就愈发深入,愈有利于领悟文章的精髓所在。
八、提高审美,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它实现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沟通。学生通过朗读激发想象和联想,从课文有效的信息中发现意境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形成语文能力。正如古人所说:“书要苦读,不读不得要旨,不读不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长期的朗读训练就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掌握语法规则。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朗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沉淀形成的。与此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有利于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特别是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散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共七节内容,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这是我们在默看诗歌的文字内容时获得的感受。但是这首诗光看不读就感受不到诗歌的音乐美。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诗就像萧邦的小夜曲,每四行一节,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尤其是诗歌的第一节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这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将画面上无法流露出来的情绪表达了出来。整首诗歌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学生不仅被诗人的优美文字打动,自觉自愿地反复朗读,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审美力。学生深深领悟到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涤情。有过离别经历的学生也会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之后,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达于言表,培养语感,逐步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语文味。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