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或称之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備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小学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之一。
小学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礼貌、生活、卫生、劳动等习惯培养。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37.7%,要想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必须加强对农村学生进行日常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留守儿童也在不断增加。据全国妇联最新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些“留守儿童”问题,成了教育工作的难点。和正常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更处于薄弱的境地:第一,寄养型--由于许多家长进城务工、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致使农村留守孩子越来越多,迫使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或生活条件差、监管能力低的家庭。父母无法管教并给予亲情关怀造成不少农村少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较差,同时,也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停留在了无能为力,只管“吃饱”的层面上;第二,隔代教育--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而留守儿童的长辈们文化程度大都是小学,甚至有些是文盲,直接导致了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出现问题往往包庇、怂恿,养成了孩子的任性、娇气、习惯自我为中心,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第三,农村文体活动、娱乐设施不够丰富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乏,文体活动不够丰富,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与成人世界扭曲的价值观误导,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养成教育目标,优化具体内容。我校是位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在家庭获得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养成教育的目标需要标准化、细目化和科学化,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教导处引领制定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少先队指导细化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班主任带动其他学科教师研讨实施方案,提出“好习惯、益终生”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方便教师实施和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框架分为:能力、品质、习惯、规范四个方面。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劳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品质包括:礼貌、诚信、合作、主动、守时、责任、坚持、互助、专注;习惯包括:讲卫生、守纪律、爱劳动、有礼貌、守规则、乐交往、善合作、能自护、知安全、自己事、自己做;规范包括:从吃穿住行、到点点滴滴学习和生活小事,把内容具体化,努力做到“近、小、实”。
(2)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构建“互联网+家园共育”的合作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将制定的养成教育目标,分别渗入到学科教学活动、学校的文体活动、文明礼仪传统教育、劳动卫生活动、社会研学实践活动、孝亲敬老活动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及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首先,依托结合各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活动。比如我们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接班人”研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爱家乡,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开展“春节的来历”“春节的仪式”活动,引导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区,采用多种形式了解有关春节传统礼仪和习俗,从而懂得节日中应遵守的各种礼仪规范;通过学科教学,依托“儿童之家”,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团体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树立规则意识。通过开设家长微课堂,利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定期推送有关学生养成教育的文章,上传关于留守儿童良好行为表现的视频、图片。家长结合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与教师共同交流和学习关于良好习惯的经验,双方密切结合,共同参与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良好行为塑造过程之中。
(3)利用多元主题评价模式,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多元主题评价是指学生、教师、家长,根据不同评价内容以不同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对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机整体。首先,教师结合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和评价量表,进行正面评价。其次,引导家长正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同伴互评,进行自我审视。只有通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行为,帮助留守儿童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迁移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常态表现。
小学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礼貌、生活、卫生、劳动等习惯培养。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37.7%,要想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必须加强对农村学生进行日常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留守儿童也在不断增加。据全国妇联最新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些“留守儿童”问题,成了教育工作的难点。和正常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更处于薄弱的境地:第一,寄养型--由于许多家长进城务工、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致使农村留守孩子越来越多,迫使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或生活条件差、监管能力低的家庭。父母无法管教并给予亲情关怀造成不少农村少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较差,同时,也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停留在了无能为力,只管“吃饱”的层面上;第二,隔代教育--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而留守儿童的长辈们文化程度大都是小学,甚至有些是文盲,直接导致了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出现问题往往包庇、怂恿,养成了孩子的任性、娇气、习惯自我为中心,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第三,农村文体活动、娱乐设施不够丰富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乏,文体活动不够丰富,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与成人世界扭曲的价值观误导,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养成教育目标,优化具体内容。我校是位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在家庭获得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养成教育的目标需要标准化、细目化和科学化,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教导处引领制定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少先队指导细化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班主任带动其他学科教师研讨实施方案,提出“好习惯、益终生”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方便教师实施和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框架分为:能力、品质、习惯、规范四个方面。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劳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品质包括:礼貌、诚信、合作、主动、守时、责任、坚持、互助、专注;习惯包括:讲卫生、守纪律、爱劳动、有礼貌、守规则、乐交往、善合作、能自护、知安全、自己事、自己做;规范包括:从吃穿住行、到点点滴滴学习和生活小事,把内容具体化,努力做到“近、小、实”。
(2)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构建“互联网+家园共育”的合作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将制定的养成教育目标,分别渗入到学科教学活动、学校的文体活动、文明礼仪传统教育、劳动卫生活动、社会研学实践活动、孝亲敬老活动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及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首先,依托结合各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活动。比如我们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接班人”研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爱家乡,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开展“春节的来历”“春节的仪式”活动,引导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区,采用多种形式了解有关春节传统礼仪和习俗,从而懂得节日中应遵守的各种礼仪规范;通过学科教学,依托“儿童之家”,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团体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树立规则意识。通过开设家长微课堂,利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定期推送有关学生养成教育的文章,上传关于留守儿童良好行为表现的视频、图片。家长结合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与教师共同交流和学习关于良好习惯的经验,双方密切结合,共同参与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良好行为塑造过程之中。
(3)利用多元主题评价模式,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多元主题评价是指学生、教师、家长,根据不同评价内容以不同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对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机整体。首先,教师结合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和评价量表,进行正面评价。其次,引导家长正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同伴互评,进行自我审视。只有通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行为,帮助留守儿童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迁移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常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