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手段为平台,语文清香扑鼻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电教媒体 语文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1-02
  语文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阳刚,也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阴柔,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俏皮,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气,语文的美是从文字、意境、情感等慢慢品味的,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体验,同时还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让学生自己感受“黄金屋”“颜如玉”的魅力。
  一、形声构图,体验情感美,在视听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诗歌,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参差、拗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被调动,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例如教学温庭筠的《菩萨蛮》时,对于这样温婉优美的诗词我先让学生读,“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在学生读的有点自己的感觉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件中的一些画面,让学生自己再感悟,之后,我播放了《甄嬛传》中的《菩萨蛮》歌曲,此时,配以重点文段呈现,抓住作者对女子的描写,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女子“遲”的心境,让学生明白一“迟”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课堂教学设计时,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朗读,背诵,营造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同作者进行对人、景、情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
  二、创造情境,以情感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产生共鸣,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制作课件时,可以穿插专业人员的课文朗读,因为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握得非常到位。同时,集图片、声音、音乐于一体,渲染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以《荷塘月色》为例,这一课的朗读配有文字、图片、朗读、音乐,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充分感受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的美,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强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创设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
  学生要自然地说话,是由于内心的诱因和需要而引起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作文,同样需要内心的诱因和需要,只有当学生内部的动机需要表达的时候,才能写好文章。因此,在语文说话和作文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写话”。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产生兴趣,触发想象,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从对比中鉴赏美,在动静中领略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小说之类的文本,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情感是实施美育的关键,学生情感充沛有助于深刻地感受美。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鲜明生动的情感纽带,将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紧紧地联结起来,使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的效果。而这种情感纽带并非机械地组合,而是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将学生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四、演示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1.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赏词析句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因素。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营造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2.对于语文中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内容,如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形式,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突破难点。
  3.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比如采用FLASH动画或三维立体图等形式加以说明,以克服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五、运用白板,品评词句,激发学生情感。
  品评词句训练是指学生在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心对词句进行品味,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景,感知到课文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引导学生品评词句时通过比较、换词等方法,恰当运用投影,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词语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可见“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的电教媒体,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真正进入“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才是电教手段做平台,语文清香扑鼻来!
其他文献
【摘 要】 图示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以图片、图表、图像或其他信号构成图的形式,将历史知识及其概念体系浓缩化、直观化,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引导学生多向思维的优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科学性、适度性、灵活性原则,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使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
【摘 要】 对于数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帮助。由于现实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比较差,实际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方案,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改实施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弊端和问题开始越来越明显,就现代教育的实际要求来讲,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有效满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单是理解和识别知识,而是应该要在理解和识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和诠释。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都是高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而采用“出声思考法”则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字:高中物理教学 出声思考法 探究  【分类号】G633.7  在高中物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注意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而“小组
【摘 要】民族服饰是观念的实体化,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独自的风格和个性。民族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生活情趣及审美观的展现。民族服饰色彩更是民族服饰审美规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民族服饰是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发展的文化,也是一份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后形成的最生动具体、最为实在而又形象的、最为丰富博大的历史档案,记录的是人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中,占分最大的就是写作模块。而且作为一个综合了阅读量、写作能力和文学情感等多种因素的模块,写作真实地反应了一个学生对语言的掌控能力和运用能力。如今,语文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高考的语文占分比重越来越大,而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则必须要从小学生抓起。写作,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却令人堪忧。写作教学形成了固定的套路,而缺乏生机与活力,反
对黑龙江安达、河北盐山、辽宁鞍山、山东莱芜、辽宁绥中、新疆奎屯居住建筑的建筑概况、供暖形式、供暖支出、居民对供暖室内热环境的评价及室内温湿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实测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把项目教学法融合到办公自动化课程中的一些尝试与探索。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项目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我校把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综合本课程的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课程改革方案,通过项目驱动,让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快乐。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办公自动化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