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率)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电力系统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采用和推广新技术、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网损耗,对搞好节能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从线损的构成谈起,找到电能损耗产生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来降低线损率。
关键词:降低 线损率 措施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按种类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線损和定额线损等。
1 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1.1 技术原因分析
1.1.1 线路损耗过高
①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原因使损耗升高;②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③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④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致使无功穿越,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1.1.2 变电主设备损耗过高
①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②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③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无功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④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瓷套泄漏增大,导线接头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增大,损耗增加。
1.1.3 配网损耗过高
①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造成“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引起损耗增加。②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不在偏离负荷中心。③低压无功补偿不合理,高峰欠补,低谷过补。④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⑤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中性线电流增大,损耗增加;因低压线路过长引起末段压降过高使损耗增加;接户线过细、过长,破损严重使损耗升高。
1.1.4 计量误差大
①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精度不够。二次线截面过小,二次压降过大。②用电负荷小,计量设备容量大,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使计量误差增大。
1.2 管理原因分析
①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②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③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④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⑤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2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为了保护经营成果,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造成线损率过高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订降损措施。
2.1 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
2.1.1 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我们知道系统功率在环形网络中与电阻成反比分布时,功率损耗为最小,我们称这种功率分布为经济分布。为了降低网络功率损耗,可以采取改变系统运行方式,调整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施使网络的功率分布接近经济分布,使网络运行更经济,功率损耗为最小。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还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补偿,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并合理配置,以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改变无功潮流分布,可以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1.2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①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机组的最佳组合和经济地分配负荷。在系统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前提下,做到电力网及其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而变电站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最佳的变压器运行组合方式和最佳负荷率。对于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的确定,到底是合网运行还是开网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是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问题。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合环运行,但是合环运行会导致继电保护复杂化,从而使可靠性又受影响。而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并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选择最佳解列点。
②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的元器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低损耗1.2%左右。要提高电网的电压水平,除了提高发电机出口电压外,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也是重要手段。
③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项负荷
负荷峰谷差大,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损耗大,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特别是低压网络,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对于峰谷差较大的负荷,应采取双回路供电方式。而对三相不平衡的负荷,调整负荷是主要技术手段。
2.1.3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据统计,电力网中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系统线损总量的30%~60%,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电网降损的重要内容。根据负荷的变化适当调整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可以减少功率损耗。当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减少一台变压器运行较为经济;反之,当负荷大于临界负荷时,并联运行较为经济。
2.2 管理措施
除了通过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外,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降损的重要措施。
2.2.1 健全线损管理体系
线损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强化线损管理首先要从强化领导体系入手。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由主管局长亲自挂帅,生技、调度、计量、营业等部门领导和线损专责人以及各供电所线损专责人参加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并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专项议题随时讨论,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分析研究渠道畅通。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
2.2.2 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并要认真分析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差距。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当实际线损率远大于理论线损率,则说明管理线损过大,应从“偷、漏、差、误”现象和“抄、核、收”不到位现象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线损。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线损率的波动情况,及时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和不合理之处,制定具体措施,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线损管理工作者要将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加强线损管理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地电网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降低 线损率 措施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按种类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線损和定额线损等。
1 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1.1 技术原因分析
1.1.1 线路损耗过高
①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原因使损耗升高;②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③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④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致使无功穿越,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1.1.2 变电主设备损耗过高
①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②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③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无功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④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瓷套泄漏增大,导线接头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增大,损耗增加。
1.1.3 配网损耗过高
①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造成“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引起损耗增加。②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不在偏离负荷中心。③低压无功补偿不合理,高峰欠补,低谷过补。④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⑤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中性线电流增大,损耗增加;因低压线路过长引起末段压降过高使损耗增加;接户线过细、过长,破损严重使损耗升高。
1.1.4 计量误差大
①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精度不够。二次线截面过小,二次压降过大。②用电负荷小,计量设备容量大,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使计量误差增大。
1.2 管理原因分析
①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②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③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④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⑤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2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为了保护经营成果,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造成线损率过高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订降损措施。
2.1 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
2.1.1 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我们知道系统功率在环形网络中与电阻成反比分布时,功率损耗为最小,我们称这种功率分布为经济分布。为了降低网络功率损耗,可以采取改变系统运行方式,调整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施使网络的功率分布接近经济分布,使网络运行更经济,功率损耗为最小。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还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补偿,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并合理配置,以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改变无功潮流分布,可以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1.2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①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机组的最佳组合和经济地分配负荷。在系统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前提下,做到电力网及其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而变电站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最佳的变压器运行组合方式和最佳负荷率。对于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的确定,到底是合网运行还是开网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是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问题。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合环运行,但是合环运行会导致继电保护复杂化,从而使可靠性又受影响。而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并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选择最佳解列点。
②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的元器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低损耗1.2%左右。要提高电网的电压水平,除了提高发电机出口电压外,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也是重要手段。
③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项负荷
负荷峰谷差大,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损耗大,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特别是低压网络,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对于峰谷差较大的负荷,应采取双回路供电方式。而对三相不平衡的负荷,调整负荷是主要技术手段。
2.1.3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据统计,电力网中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系统线损总量的30%~60%,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电网降损的重要内容。根据负荷的变化适当调整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可以减少功率损耗。当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减少一台变压器运行较为经济;反之,当负荷大于临界负荷时,并联运行较为经济。
2.2 管理措施
除了通过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外,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降损的重要措施。
2.2.1 健全线损管理体系
线损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强化线损管理首先要从强化领导体系入手。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由主管局长亲自挂帅,生技、调度、计量、营业等部门领导和线损专责人以及各供电所线损专责人参加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并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专项议题随时讨论,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分析研究渠道畅通。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
2.2.2 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并要认真分析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差距。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当实际线损率远大于理论线损率,则说明管理线损过大,应从“偷、漏、差、误”现象和“抄、核、收”不到位现象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线损。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线损率的波动情况,及时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和不合理之处,制定具体措施,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线损管理工作者要将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加强线损管理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地电网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