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现代畜牧企业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有的校企合作成绩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企业班、校企合作高峰论坛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出一条动物科学学院“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动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57-02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技术、监管、流通等环节导致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堪忧,畜牧业因为生产性服务缺失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然而,目前我国的畜牧人才培养相对粗放,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缺乏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畜牧业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在针对动物科学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轨迹的跟踪调查,以及针对畜牧类企业做的大学生职业能力调查中发现,畜牧类企业的发展瓶颈很大原因应当归结于畜牧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培养大批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畜牧类人才,是畜牧业行业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成立于1952年,已在动物生产商品化、专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动物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该专业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的畜牧人才培养相对粗放,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缺乏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行业企业急需应用型、复合型的销售、管理和技术人才。出现了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高校毕业生,而许多动物科学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现象[1,2]。怎样才能使动物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直接胜任或短期培训后就能胜任工作?经过多年教学探索,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形成了一套“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与现代畜牧业联系紧密、需求对称的高素质人才。
一、“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积蓄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学校与企业开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动物科学学院“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利用生产实习、实践“走出去”,全方位接触生产第一线模式。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精神,结合动物科学专业的特点及历史积淀,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中心”,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确定出我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学生通过校内企业班、专业基础实验和综合拓展实验,训练了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等,再“走出去”,通过生产实习、暑期实践和毕业实习训练和提高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与素质。这种按照不同层次、校内外结合、循序渐进的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地将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一体,“走出去”让学生树立了开放式的科学与创新的思维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学生走出去模式。
2.教师利用研究方向“走出去”,服务企业合作攻关模式。教师对行业知识与信息的掌握决定了学生的接收层次。因此,教师除了掌握专业最前沿理论知识,还应该走出去,深入第一线,运用掌握的理论攻克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走出去”服务企业的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更接地气,与实际更接近,提升了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学欲,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高大尚”而不实际的问题。此外,高水平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难以公关的关键技术,为企业带去更大利润。
3.请进来知名企业高管,深入教学全过程。优秀企业家参与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完善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在高校充分重视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与之相匹配的创业实践教育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4],导致高校创业教育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5]。优秀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素材。请优秀的企业家进入高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则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家以自身的精神、感悟可以感染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另一方,实战的经验积累可以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参考和借鉴。随着我院校企合作的深入,请进来的优秀企业家越来越多,系统地、可持续地、有针对性地设置企业家的活动、讲座、论坛等企业家高校活动课程,对加强我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的措施
1.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自2014年以来,在已有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基础上,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通过三届校企高峰论坛,分别与农标普瑞纳(内蒙古地区)饲料有限公司、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优牧特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吉饲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福乐维生物有限公司、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建立了6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年能为学生提供超过200个就业和见习岗位。作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实现“走岗认识实习、贴岗专业实习、顶岗生产实习”的递进式生产实践活动,利用基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增加专业教师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达到“双赢”效果。 2.加强企业班组建。“企业班”作为一个校企合作中较为新颖的模式,对于学生、高校、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班”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校企合作方式,学院根据企业提供的培养计划,向学生发布信息,由学生自愿申请,经公司考核合格的申请者即可加入“企业班”。在“企业班”成员的培养方面,企业负责提供相应的学习实践岗位、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等,学院会安排一名老师负责企业班的日常管理,学院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学习、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养。目前,我院已分别与嘉吉饲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福乐维生物有限公司、包头市北辰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4个企业班,第一期“普瑞纳”、“福乐维”班已经结业,通过企业班的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有多名企业班学员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3.举办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为加快我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推进校企的深度合作,我院连续承办了3届内蒙古农业大学校企合作高峰论坛,签约了6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聘请了30余名企业家客座教授,为我校的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畜牧养殖行业更需要创造和创业的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创新精神,更需要具有能够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使创新体现出价值和效应。创业型人才在创新和创造的基础上具有形成新的产业的能力,可以促进畜牧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发展高效优质的现代畜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更需要创造和创业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动物科学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知名企业家、校领导分别站在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政策等多个角度交流了我校的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发展,推进了动物科学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施进程。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农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将双能型师资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锻炼的政策措施,派遣了4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到了企业的关键技术公关、项目合作等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校企合作是现代农业院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加强动物科学专业“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力度,而且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学生得到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们今后仍需大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不断优化,不断改进,努力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冯方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5):23-27.
[2]宋秋前.高校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5):74-77.
[3]张洋.企业家进高校活动课程化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5(2):57-59.
[4]俞金波,黄文光.大学生创业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38-40.
关键词:动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57-02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技术、监管、流通等环节导致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堪忧,畜牧业因为生产性服务缺失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然而,目前我国的畜牧人才培养相对粗放,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缺乏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畜牧业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在针对动物科学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轨迹的跟踪调查,以及针对畜牧类企业做的大学生职业能力调查中发现,畜牧类企业的发展瓶颈很大原因应当归结于畜牧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培养大批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畜牧类人才,是畜牧业行业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成立于1952年,已在动物生产商品化、专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动物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该专业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的畜牧人才培养相对粗放,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缺乏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行业企业急需应用型、复合型的销售、管理和技术人才。出现了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高校毕业生,而许多动物科学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现象[1,2]。怎样才能使动物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直接胜任或短期培训后就能胜任工作?经过多年教学探索,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形成了一套“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与现代畜牧业联系紧密、需求对称的高素质人才。
一、“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积蓄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学校与企业开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动物科学学院“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利用生产实习、实践“走出去”,全方位接触生产第一线模式。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精神,结合动物科学专业的特点及历史积淀,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中心”,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确定出我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学生通过校内企业班、专业基础实验和综合拓展实验,训练了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等,再“走出去”,通过生产实习、暑期实践和毕业实习训练和提高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与素质。这种按照不同层次、校内外结合、循序渐进的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地将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一体,“走出去”让学生树立了开放式的科学与创新的思维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学生走出去模式。
2.教师利用研究方向“走出去”,服务企业合作攻关模式。教师对行业知识与信息的掌握决定了学生的接收层次。因此,教师除了掌握专业最前沿理论知识,还应该走出去,深入第一线,运用掌握的理论攻克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走出去”服务企业的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更接地气,与实际更接近,提升了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学欲,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高大尚”而不实际的问题。此外,高水平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难以公关的关键技术,为企业带去更大利润。
3.请进来知名企业高管,深入教学全过程。优秀企业家参与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完善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在高校充分重视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与之相匹配的创业实践教育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4],导致高校创业教育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5]。优秀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素材。请优秀的企业家进入高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则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家以自身的精神、感悟可以感染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另一方,实战的经验积累可以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参考和借鉴。随着我院校企合作的深入,请进来的优秀企业家越来越多,系统地、可持续地、有针对性地设置企业家的活动、讲座、论坛等企业家高校活动课程,对加强我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的措施
1.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自2014年以来,在已有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基础上,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通过三届校企高峰论坛,分别与农标普瑞纳(内蒙古地区)饲料有限公司、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优牧特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吉饲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福乐维生物有限公司、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建立了6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年能为学生提供超过200个就业和见习岗位。作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实现“走岗认识实习、贴岗专业实习、顶岗生产实习”的递进式生产实践活动,利用基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增加专业教师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企业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达到“双赢”效果。 2.加强企业班组建。“企业班”作为一个校企合作中较为新颖的模式,对于学生、高校、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班”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校企合作方式,学院根据企业提供的培养计划,向学生发布信息,由学生自愿申请,经公司考核合格的申请者即可加入“企业班”。在“企业班”成员的培养方面,企业负责提供相应的学习实践岗位、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等,学院会安排一名老师负责企业班的日常管理,学院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学习、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养。目前,我院已分别与嘉吉饲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福乐维生物有限公司、包头市北辰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4个企业班,第一期“普瑞纳”、“福乐维”班已经结业,通过企业班的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有多名企业班学员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3.举办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为加快我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推进校企的深度合作,我院连续承办了3届内蒙古农业大学校企合作高峰论坛,签约了6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聘请了30余名企业家客座教授,为我校的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畜牧养殖行业更需要创造和创业的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创新精神,更需要具有能够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使创新体现出价值和效应。创业型人才在创新和创造的基础上具有形成新的产业的能力,可以促进畜牧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发展高效优质的现代畜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更需要创造和创业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动物科学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知名企业家、校领导分别站在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政策等多个角度交流了我校的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发展,推进了动物科学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施进程。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农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将双能型师资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锻炼的政策措施,派遣了4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到了企业的关键技术公关、项目合作等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校企合作是现代农业院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加强动物科学专业“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力度,而且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学生得到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们今后仍需大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不断优化,不断改进,努力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冯方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5):23-27.
[2]宋秋前.高校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5):74-77.
[3]张洋.企业家进高校活动课程化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5(2):57-59.
[4]俞金波,黄文光.大学生创业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