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计算包括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呢?
一、注重化学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为化学计算夯实基础
涉及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化学概念,首先在形成它们时尽可能通过实验或其它具体事物分析、概括导出,其次注重概念同化,进行新旧概念对比,弄清相近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存联系,然后加强运用概念的训练,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最后还要加强与基本概念相关的化学用语的训练,掌握化学学科独特的学习语言。
实践证明,当学生理解了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基本概念,化学式含义及化学式前系数的含义等内容后,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当学生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及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的含义等内容后,学生基本都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了;当学生理解了溶液、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也就不再难倒学生了。
二、初中化学计算是化学“量”的思想与数学计算方法的结合,化学计算的关键是化学“量”的思想
各种计算类型在教材上都出示了相应的例题,它们以清晰解题步骤阐述了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思想,以简明的解题格式规范正确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表述逻辑思维过程的方式。故而要特别注重发挥教材上例题的作用。如何发挥例题的作用呢?从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学习方法来讲形成两种策略,即传授性和探究性两种教学策略。
传授性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讲授或师生共同谈话或学生直接自学教材上例题等方式,接受性学习化学基本计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训练,并通过师生评价或学生相互评价等矫正,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这种方法多数学生能够较快接受,迅速掌握基本方法,效率较高,但少数学生容易因“不理解而掉队”,从此对计算失去信心。
探究性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创设真实情景,提出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力图运用基本化学概念完成基本化学计算问题,通过评价矫正不足。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概念或原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例题中获取方法(不仅限于模仿),把获取的方法运用于问题中并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迁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悟或体验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自然形成化学计算能力,并巩固学习兴趣。短时间来看,这种策略似乎更费时间,但学生真正运用化学思想和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时,既形成了能力,又保持了兴趣,应该是更有效率的学习。当然这种策略要求学生的化学概念必须牢固,基本学习方法必须到位,化学学习兴趣必须浓厚,否则课堂教学中容易“冷场”,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两种教学策略都要根据学生特点而确定,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化学的总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的复习阶段,当然主要是针对选拔功能来说的,我认为在复习迎考中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加以关注:
1.复习措施
1、以大部分同学现状为基础,分析教材、学生,研究对策,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认真研读中考精神和中考说明,把握走向,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分轮次复习,使用盐城中考说明、盐城零距离、中考十三地市试卷,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按单元顺序复习,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对学生“三基的考查及时查漏补缺。
4、注意对学生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确目的,增强信心,提高复习的自我意识。
5、积极搞好教研沙龙,通力合作,集大家智慧,提高复习的质量。
2.复习时间安排
1、夯实基础。4月初至5月初进行第一轮复习。以章节知识体系为脉络,系统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紧密联系中考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零距离作为课堂的例题,利用考纲题例来考查巩固本章内容。
2、培养能力。5月初至5月底进行第二轮复习。 以专题复习,系统培养学生专项解题的能力,紧密收集信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专题内容:A、从中考热点找专题;B、从教材的重难点找专题,从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专题的整理分工协作,整理时注重“知识、方法、能力、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加强巩固薄弱环节。同时以考纲专题来检查学生情况。 3、全面提高应试的水平。6月初至6月中旬进行中考模拟训练。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将灵活培养学生的中考应试能力。努力从考务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去全面提高学生。
3.化学复习计划
1、指导思想: 以教材、科学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以“三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为重点;以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方向。
2、复习目标: 扎实地掌握三基;形成熟练的科学(化学和生物)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化学和生物能力和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思路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说课——讨论——导学反馈案。
(2)、落实复习环节:读、讲、练、测、评、补(六环节复习法)
读:预习、练习,发现问题;
讲:按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提炼学科思想方法,理清基本题型,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训练应试能力;
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
4、备考策略:
⑴大力强化“三基”,重视教材、课标,说明的指导作用;
⑵强调理性思维,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提高;
⑶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并研究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特别是知识的交汇点的教学,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教学带动相关知识的全面复习。
近几年中考充分体现了重点知识、热点问题常考不变:如物质结构、酸碱盐、化学计算等。
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重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技能的描述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实验解释的思维能力。
⑸协同备考,争取整体优势;
⑹抓关键环节,步步为营,过好“三关”:落实关、动手关、难度关。
⑺广博信息,面向中考:如2009年调(四)考试题分析、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2009年考试说明等。
5、目标策略:
(1)抓中间带两头,盯目标,盯临界;
(2)教学内容上设置梯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加强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
(4)多点耐心、爱心、决心加大情感投入。
一、注重化学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为化学计算夯实基础
涉及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化学概念,首先在形成它们时尽可能通过实验或其它具体事物分析、概括导出,其次注重概念同化,进行新旧概念对比,弄清相近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存联系,然后加强运用概念的训练,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最后还要加强与基本概念相关的化学用语的训练,掌握化学学科独特的学习语言。
实践证明,当学生理解了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基本概念,化学式含义及化学式前系数的含义等内容后,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当学生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及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的含义等内容后,学生基本都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了;当学生理解了溶液、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也就不再难倒学生了。
二、初中化学计算是化学“量”的思想与数学计算方法的结合,化学计算的关键是化学“量”的思想
各种计算类型在教材上都出示了相应的例题,它们以清晰解题步骤阐述了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思想,以简明的解题格式规范正确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表述逻辑思维过程的方式。故而要特别注重发挥教材上例题的作用。如何发挥例题的作用呢?从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学习方法来讲形成两种策略,即传授性和探究性两种教学策略。
传授性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讲授或师生共同谈话或学生直接自学教材上例题等方式,接受性学习化学基本计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训练,并通过师生评价或学生相互评价等矫正,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这种方法多数学生能够较快接受,迅速掌握基本方法,效率较高,但少数学生容易因“不理解而掉队”,从此对计算失去信心。
探究性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创设真实情景,提出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力图运用基本化学概念完成基本化学计算问题,通过评价矫正不足。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概念或原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例题中获取方法(不仅限于模仿),把获取的方法运用于问题中并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迁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悟或体验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自然形成化学计算能力,并巩固学习兴趣。短时间来看,这种策略似乎更费时间,但学生真正运用化学思想和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时,既形成了能力,又保持了兴趣,应该是更有效率的学习。当然这种策略要求学生的化学概念必须牢固,基本学习方法必须到位,化学学习兴趣必须浓厚,否则课堂教学中容易“冷场”,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两种教学策略都要根据学生特点而确定,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化学的总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的复习阶段,当然主要是针对选拔功能来说的,我认为在复习迎考中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加以关注:
1.复习措施
1、以大部分同学现状为基础,分析教材、学生,研究对策,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认真研读中考精神和中考说明,把握走向,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分轮次复习,使用盐城中考说明、盐城零距离、中考十三地市试卷,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按单元顺序复习,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对学生“三基的考查及时查漏补缺。
4、注意对学生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确目的,增强信心,提高复习的自我意识。
5、积极搞好教研沙龙,通力合作,集大家智慧,提高复习的质量。
2.复习时间安排
1、夯实基础。4月初至5月初进行第一轮复习。以章节知识体系为脉络,系统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紧密联系中考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零距离作为课堂的例题,利用考纲题例来考查巩固本章内容。
2、培养能力。5月初至5月底进行第二轮复习。 以专题复习,系统培养学生专项解题的能力,紧密收集信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专题内容:A、从中考热点找专题;B、从教材的重难点找专题,从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专题的整理分工协作,整理时注重“知识、方法、能力、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加强巩固薄弱环节。同时以考纲专题来检查学生情况。 3、全面提高应试的水平。6月初至6月中旬进行中考模拟训练。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将灵活培养学生的中考应试能力。努力从考务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去全面提高学生。
3.化学复习计划
1、指导思想: 以教材、科学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以“三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为重点;以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方向。
2、复习目标: 扎实地掌握三基;形成熟练的科学(化学和生物)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化学和生物能力和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思路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说课——讨论——导学反馈案。
(2)、落实复习环节:读、讲、练、测、评、补(六环节复习法)
读:预习、练习,发现问题;
讲:按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提炼学科思想方法,理清基本题型,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训练应试能力;
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
4、备考策略:
⑴大力强化“三基”,重视教材、课标,说明的指导作用;
⑵强调理性思维,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提高;
⑶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并研究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特别是知识的交汇点的教学,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教学带动相关知识的全面复习。
近几年中考充分体现了重点知识、热点问题常考不变:如物质结构、酸碱盐、化学计算等。
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重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技能的描述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实验解释的思维能力。
⑸协同备考,争取整体优势;
⑹抓关键环节,步步为营,过好“三关”:落实关、动手关、难度关。
⑺广博信息,面向中考:如2009年调(四)考试题分析、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2009年考试说明等。
5、目标策略:
(1)抓中间带两头,盯目标,盯临界;
(2)教学内容上设置梯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加强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
(4)多点耐心、爱心、决心加大情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