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国的“地区冷战思维”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sz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原本安宁平静的中国近海突然波诡云异,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先有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将参加美韩联合军演的鼓噪,后是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在东盟外长论坛上的煽动。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区域频频对华发难,还试图拉帮结派、站队划线,令人联想起了冷战这个本该躺在故纸堆里的旧词。
  对此,一向敏感的媒体嗅出了其中的气味。对于美韩联合军演,韩国《文化日报》就曾评论说,朝鲜半岛周边局势出现了进入新冷战的征兆,美国和中国正在回归临时性的冷战关系。香港《明报》对此评论说,日本自卫队最后一刻成为这次美韩军演的“观察员”,美日韩三国联盟呼之欲出。这等于是把底牌亮了出来,这个冷战年间已经存在的“铁三角”再次集结,既对付朝鲜,更是把炮口逐渐朝向日益崛起的中国。美国在东南亚的动作让它的战略意图显得更加明晰。《韩民族新闻》的分析说,继25日在日本海和黄海开始的韩美军事演习之后,美国在中国南海也设定了“第二战线”。加拿大《环球邮报》分析称,冷眼关注中国在东亚日渐扩展的影响力多年,作为这一地区“旧势力”的美国卷土重来,重新介入东亚事务,从东北亚和东南亚两条边界“围堵中国”。
  媒体的分析和揣测纵然有夸大渲染的成分,但美国的用心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在希拉里口中体现得再清楚不过了。她在越南东盟外长论坛上声称,美国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争端表示关切,争端的解决“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支持所有提出主权要求的各国展开合作和协商,我们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在东盟这样一个亚洲区域合作组织上大谈美国国家利益,并且直白地鼓动与中国有分歧的地区国家展开“合作和协商”,很难想象美国仍然在用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来面对当今这个时代的问题。美国的做法无异于尝试在亚洲拉起一个同盟,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完全可以称之为“地区冷战思维”。
  楊洁篪外长对希拉里的言论进行了有力回击。南海的形势原本就是和平稳定的,南海问题不是一个地区性问题,更不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而是中国同相关国家的双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渠道已经存在而且是畅通的,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渲染这一问题是一种变向胁迫,同时也是对亚洲国家独立自主形象的损害,对亚洲尊严的一种践踏。杨洁篪外长也再次重申了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那就是继续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共识,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争议,以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维护睦邻友好。中方用理性严肃的态度回应了美国妄图煽动对立的观点。
  可以说,美国一方面不顾中方一直在精心维护的中美关系大局、对中国进行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对亚洲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构成了挑战。美国的做法完全不顾亚洲国家的利益,与其自身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不符。同时,从其言行中所有人都可以读出这样的逻辑,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所谓国家利益是建立在本区域的分立与对抗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本地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的敌视基础上的。相信任何一个对自身国家利益有清楚认识的亚洲国家都会意识到这一点,对美国的地区冷战思维敬而远之,警惕其危害到亚洲区域合作的未来前景和本国本地区的真正利益。
其他文献
教师的成长之路,核心力量源于一个“爱”字,即爱事业,爱学校,爱师生。爱事业,是因为教师不是一种平凡的职业,而是一种神圣的事业;爱学校,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只有将爱
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经历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海啸。一连串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接踵而至。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对这一重大事件普遍给予高度关注,盛赞新中国取得的光辉成就,热议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一、玉米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恩施地处鄂西南山区,地势高耸,耕地土壤包括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等,年平均气温15-16度,无霜期各地垂直差异显著,年降雨量1400-1800mm,春秋两季降雨量较多,总体而言大部分自然条件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在这种气候、地理条件下采用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可均衡雨水利用,保水保土,且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可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一方面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中美洲国家海地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美好家园瞬间坍塌,一时间,残垣断壁、哀鸿遍野。灾情危急!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北京迅速行动。同日晚8点。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满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中国救援队乘坐专机毅然启程,经过20个小时颠簸劳顿抵达海地,并立即展开救援工作。法国媒体惊叹道,第一批抵达海地的救援人员,居然是中国人!比“近在咫尺”的美国人整整早了两个小时!  中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