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要求,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渗透和潜移默化。化学史的教育、哲学思想的渗透、探究性学习都不失为好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探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这是多数人都认可和接受的,而高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就是说化学也是一种文化,化学的文化特征应该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也应该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是一种全面的化学教育。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去贯彻这一理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让化学史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求真、崇善、创美的科学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美国科学史家G·萨顿就认为:“使科学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对科学进行历史考察。”因为“无论科学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用化学家的化学发现和发明过程中体现的真、善、美进行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化学内容人性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科学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硝酸的性质一节中,可以介绍波尔和他的诺贝尔金质奖牌的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性质的兴趣,同时,又可以适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多得。波义耳曾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指出:“化学,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认为在制造医药和工业品方面具有价值。但是我们所说的化学,绝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化学。”在介绍卤素性质时,对于氟元素的发现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化学史的同时,体会到科学家们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优秀品质,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在学习重要的有机物——苯的结构和性质时,介绍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史小故事使化学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的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采用多种形式,适时地穿插一些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典故的教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二、化学课堂中哲学思想的渗透
哲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而化学知识体系中无处不渗透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质量守恒定律”很好地说明了物质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同时,物质又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化学概念中,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元素与化合物正在不断地被合成或认识,已知的化合物数量每年以成千上万的速度在增长。正是物质的存在与变化,以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构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物质又是无限可分、永无穷尽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电离成离子。在原子的内部,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中子和质子组成的。而这还不是物质的极限,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中子和质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阐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关系。当今,人们已经能够借助先进的仪器在晶体表面操纵原子,“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只是相对的。这一点“化学平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宏观来看,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似乎停止了,但从微观来看,可逆反应却始终在不断地进行。因此,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有条件的平衡。一旦维持平衡的条件被改变,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平衡发生移动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化学平衡是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平衡相对性的统一。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金属与非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依赖不可分割。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溶解与结晶、氧化与还原等一切化学过程,都可归结为哲学上的对立与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得电子必有失电子,有化合价的升高必有化合价的降低,有氧化必有还原。氧化还原的这种对立统一,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基础。在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向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如工业上合成氨,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观点在元素周期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元素从金属向非金属的过渡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变化,原子序数的变化,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而铝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正是这一过渡过程的产物。
可以说在化学知识和实践中哲学思想无处不在,在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哲学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会使原有的知识更加深化,对新知识的领悟更加透彻,而且会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可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意志品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原理、性质都来源于科学实验。杜威认为:“既然要求的是改造经验的素质使它具有社会群体流行的各种兴趣、目的和观念,问题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物质方面的形成问题。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搬运,可以转运。信仰和抱负却不能在物质上取出或插入”。让学生体会到原理的形成过程,学会研究物质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变得更聪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更强。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经历失败。能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新的假设,或对原有的假设进行修改,这不仅仅会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牢固,对学生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和信心更是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对科学家发现规律的过程的重现过程对其学科素养的提高也是很有好处的。例如:乙醇一节,学生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乙醇的分子式,再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在对其结构进一步分析时,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等……这一过程正是科学家在研究新物质时通常采用的研究过程,虽然与真正的科学研究还有不小的差别,但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研究物质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可谓是学到了“渔”的方法,这远比记住几个方程式、几点物理性质重要得多。
鉴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在化学课堂上的渗透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曾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调查:“你的老师经常结合化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吗?回答经常的仅有16.2%;教师比较注重化学史中科学精神教育的仅占21.1%;而在化学学习中能感受到化学美的学生只有17.1%,还有19.8%的同学从来没有感受过。而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同学对在化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认可度较高。”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或没有重视化学课上渗透人文精神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我们的学生对此却充满了渴望和期待。让人文精神在化学课堂闪光不仅是新课程标准下时代的要求,而且是我们的学生期待和应该感受到的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姚斌.化学教育,2003,24(1):35-38.
[2]林崇德,等.认知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312-340.
[3]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4]王建芬.化学教育,2008(9):52-53.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二中)
关键词: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探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这是多数人都认可和接受的,而高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就是说化学也是一种文化,化学的文化特征应该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也应该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是一种全面的化学教育。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去贯彻这一理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让化学史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求真、崇善、创美的科学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美国科学史家G·萨顿就认为:“使科学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对科学进行历史考察。”因为“无论科学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用化学家的化学发现和发明过程中体现的真、善、美进行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化学内容人性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科学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硝酸的性质一节中,可以介绍波尔和他的诺贝尔金质奖牌的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性质的兴趣,同时,又可以适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多得。波义耳曾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指出:“化学,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认为在制造医药和工业品方面具有价值。但是我们所说的化学,绝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化学。”在介绍卤素性质时,对于氟元素的发现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化学史的同时,体会到科学家们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优秀品质,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在学习重要的有机物——苯的结构和性质时,介绍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史小故事使化学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的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采用多种形式,适时地穿插一些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典故的教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二、化学课堂中哲学思想的渗透
哲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而化学知识体系中无处不渗透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质量守恒定律”很好地说明了物质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同时,物质又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化学概念中,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元素与化合物正在不断地被合成或认识,已知的化合物数量每年以成千上万的速度在增长。正是物质的存在与变化,以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构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物质又是无限可分、永无穷尽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电离成离子。在原子的内部,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中子和质子组成的。而这还不是物质的极限,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中子和质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阐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关系。当今,人们已经能够借助先进的仪器在晶体表面操纵原子,“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只是相对的。这一点“化学平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宏观来看,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似乎停止了,但从微观来看,可逆反应却始终在不断地进行。因此,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有条件的平衡。一旦维持平衡的条件被改变,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平衡发生移动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化学平衡是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平衡相对性的统一。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金属与非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依赖不可分割。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溶解与结晶、氧化与还原等一切化学过程,都可归结为哲学上的对立与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得电子必有失电子,有化合价的升高必有化合价的降低,有氧化必有还原。氧化还原的这种对立统一,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基础。在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向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如工业上合成氨,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观点在元素周期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元素从金属向非金属的过渡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变化,原子序数的变化,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而铝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正是这一过渡过程的产物。
可以说在化学知识和实践中哲学思想无处不在,在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哲学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会使原有的知识更加深化,对新知识的领悟更加透彻,而且会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可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意志品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原理、性质都来源于科学实验。杜威认为:“既然要求的是改造经验的素质使它具有社会群体流行的各种兴趣、目的和观念,问题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物质方面的形成问题。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搬运,可以转运。信仰和抱负却不能在物质上取出或插入”。让学生体会到原理的形成过程,学会研究物质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变得更聪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更强。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经历失败。能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新的假设,或对原有的假设进行修改,这不仅仅会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牢固,对学生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和信心更是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对科学家发现规律的过程的重现过程对其学科素养的提高也是很有好处的。例如:乙醇一节,学生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乙醇的分子式,再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在对其结构进一步分析时,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等……这一过程正是科学家在研究新物质时通常采用的研究过程,虽然与真正的科学研究还有不小的差别,但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研究物质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可谓是学到了“渔”的方法,这远比记住几个方程式、几点物理性质重要得多。
鉴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在化学课堂上的渗透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曾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调查:“你的老师经常结合化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吗?回答经常的仅有16.2%;教师比较注重化学史中科学精神教育的仅占21.1%;而在化学学习中能感受到化学美的学生只有17.1%,还有19.8%的同学从来没有感受过。而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同学对在化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认可度较高。”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或没有重视化学课上渗透人文精神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我们的学生对此却充满了渴望和期待。让人文精神在化学课堂闪光不仅是新课程标准下时代的要求,而且是我们的学生期待和应该感受到的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姚斌.化学教育,2003,24(1):35-38.
[2]林崇德,等.认知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312-340.
[3]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4]王建芬.化学教育,2008(9):52-53.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