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再延续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通过大学的英语教学的一个过程“以人为本”,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人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从大学英语的本质出发,达成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文教育;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具有一定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在“课程思政”方针的指导下,把人文教育贯彻到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去。
二、“创新型外语人才”与“教书育人”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的现状,倡导大家提高认识,强化素质,积极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会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涉及到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交流。
“三全育人”的有效机制,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借鉴引进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经验,帮助和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阔学术视野,实现快速发展。
我们发现这些教育观念与今天提出的“课程思政观念”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主张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三、大学英语教育现存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来讲,学习动机具有较强功利性。
长时期以来,考虑学校方法问题时,人们认知也是局限,把它扩展到非认知,非智力因素的领域,这在学校是一项重大发展与成就。单纯语言知识的灌输并不能让学习英语更有工具性,需要融合和发展,显示结果于此并非个例,而具有长期的普遍性。
(二)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关注重点有失偏颇。
学生学习动机显现的结果是根据教的方法,重视教法还是学法,亦即重不重视学习方法,乃是区别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思想的一项标志。教学的重点是教材,考核的目标是成绩的状况。忽视了“以人为本”。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可以和某一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对英语人才需求的状况可以看出英语教育存在浮躁和功利。语言教学不仅要有工具性,还需要有人文性,只要这样做,才能真正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实现从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的转移。才能结合思政与大学英语学习融合做完美的尝试。
四、课程思政体系下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思政体系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
全体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习,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列教学研究,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课程思政教育能力。高校作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与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契合点;大学英语课程主干教程与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互补点;在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既有教学目标的同时最大化思政教育語言素材的课堂效用。大学要做好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长期准备,要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多维度厘清“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具体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
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在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既要学生专业成才,又要促其精神成人,课时量多、学分比重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不仅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优化。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英语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着力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目标,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材结构。英语教师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最根本的要靠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解读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如果因循守旧,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就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也很难取得实效。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思政”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之一。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批判地进行西方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新时代中国国情教育,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新颖别致的方式。能够将其所学应用到英语语境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西方文化精髓,而且还可以随时传达我们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
(三)对教师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介绍英语文化,必要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和讲解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口授、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英语教师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培养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将思政理论与专业学识相结合,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价值引领一定要自然合理,要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能进行生硬的甚至毫无根基的价值“植入”。在育人上跟思政协同。思政课是显性育人,而英语课是隐性育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结语
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大学英语课的中国文化课程思政实践还不够深入,有待继续精进和完善,着重阐述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突出强调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与育人元素。一直以来一直在尝试并实践去点燃一把火,再接再厉,守好大学英语这段渠、种好这份责任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顾荣.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说课活动2019(6)
[3]公共英语基础课的中国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案例[J].中国青年网,2019(11)
作者简介:赵婧,女,1979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英语教育学硕士,讲师。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文教育;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具有一定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在“课程思政”方针的指导下,把人文教育贯彻到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去。
二、“创新型外语人才”与“教书育人”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的现状,倡导大家提高认识,强化素质,积极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会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涉及到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交流。
“三全育人”的有效机制,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借鉴引进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经验,帮助和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阔学术视野,实现快速发展。
我们发现这些教育观念与今天提出的“课程思政观念”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主张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三、大学英语教育现存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来讲,学习动机具有较强功利性。
长时期以来,考虑学校方法问题时,人们认知也是局限,把它扩展到非认知,非智力因素的领域,这在学校是一项重大发展与成就。单纯语言知识的灌输并不能让学习英语更有工具性,需要融合和发展,显示结果于此并非个例,而具有长期的普遍性。
(二)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关注重点有失偏颇。
学生学习动机显现的结果是根据教的方法,重视教法还是学法,亦即重不重视学习方法,乃是区别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思想的一项标志。教学的重点是教材,考核的目标是成绩的状况。忽视了“以人为本”。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可以和某一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对英语人才需求的状况可以看出英语教育存在浮躁和功利。语言教学不仅要有工具性,还需要有人文性,只要这样做,才能真正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实现从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的转移。才能结合思政与大学英语学习融合做完美的尝试。
四、课程思政体系下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思政体系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
全体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习,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列教学研究,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课程思政教育能力。高校作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与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契合点;大学英语课程主干教程与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互补点;在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既有教学目标的同时最大化思政教育語言素材的课堂效用。大学要做好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长期准备,要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多维度厘清“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具体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
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在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既要学生专业成才,又要促其精神成人,课时量多、学分比重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不仅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优化。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英语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着力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目标,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材结构。英语教师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最根本的要靠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解读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如果因循守旧,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就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也很难取得实效。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思政”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之一。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批判地进行西方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新时代中国国情教育,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新颖别致的方式。能够将其所学应用到英语语境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西方文化精髓,而且还可以随时传达我们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
(三)对教师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介绍英语文化,必要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和讲解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口授、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英语教师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培养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将思政理论与专业学识相结合,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价值引领一定要自然合理,要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能进行生硬的甚至毫无根基的价值“植入”。在育人上跟思政协同。思政课是显性育人,而英语课是隐性育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结语
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大学英语课的中国文化课程思政实践还不够深入,有待继续精进和完善,着重阐述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突出强调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与育人元素。一直以来一直在尝试并实践去点燃一把火,再接再厉,守好大学英语这段渠、种好这份责任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顾荣.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说课活动2019(6)
[3]公共英语基础课的中国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案例[J].中国青年网,2019(11)
作者简介:赵婧,女,1979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英语教育学硕士,讲师。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