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访谈
文炳雕龙 玉润珠圆(杜文玉 张卫东)……………1.5
经济学领域:既开疆拓土又深耕细作(苏 劍)……3.5
经世济民 别立新宗 求索中国现代化之路(谢 琼邹进泰)…………………………………………………10.5
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
我国网络公共领域三大话语权及其价值整合(王志红 黄志斌)…………………………………………………2.5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谱系、特点与趋势(李亚员)…2.11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智能社会背景(杨述明)…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丁志刚 刘舒怀)…3.24
乡村振兴社会建设应先行(吴理财 吴 侗)………4.5
乡村振兴下的人才发展战略构想(赵秀玲)…………4.10
论文化自信的构建(张忠家 杨值珍)………………5.5
党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中“伟大梦想”的思想和实践意蕴(齐卫平)……………………………………………6.5
供需视域下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基本形态论析(李传兵)…………………………………………………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储 峰 张希中)…………………………7.5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李梦云 毛奕峰)……………………………7.10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纲”、“极”(王南湜)………………………………………………………8.5
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探析(郝丹梅 杨文选)……………………………………………………8.1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荣开明)……9.5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谢守成 张崔英)……………10.11
习近平社会革命论的历史意蕴和现实意义(陈冬仿 徐奉臻)…………………………………………………10.18
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及其重要意义探析(汪信砚 周 可)…………………………1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探析(欧阳康 李春燕)……………………………………12.11
政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研究(吕忠梅)………………………………………………1.18
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虞崇胜)…1.24
公共理性与执政党理性的应然建构(王彩云)………1.29
从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权力监督的思维转向(吴永生)………………………………………………………2.62
问题政策引发政策问题:含义、机理及防治(蒋硕亮 潘玉志)…………………………………………………2.68
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罗志刚)………2.74
何为现代国家(王匡夫 殷冬水)……………………5.39
论中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国际话语权构建(褚章正)……………………………………………………………5.45
权力结构新解: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考量(鹿 斌 金太军)…………………………………………………6.18
互联网+党务服务的中国实践(陈家喜 李宇辉)…6.24
从政府—主权者关系看代议民主制的正当性危机(刘晓洲)…………………………………………………6.30
塑造国民整体性:中华民族构建的内在逻辑(周 平)…………………………………………………………8.16
乡村治理水平与国家政策执行(糜 皛)……………8.25
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梅德平 洪 霞)…………………………………………………………8.31
论马克思的实质性正义观及其对新时代的启示(符海平)……………………………………………………9.13
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三维批判性审视(路 媛 王永贵)…………………………………………………9.19
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地位与功能(包心鉴)…11.30
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陈家刚)……………………11.35
赋权的协商民主:绩效及其差异性(袁方成 侯亚丽)…………………………………………………………11.41
论政府治理技术(黄其松 许 强)………………12.53
诺思的国家理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高秉雄 林大祥)…………………………………………………12.60
经济
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陈继勇 蒋艳萍 陈大波)…1.34
地方政府破产与财政重建(李 琦 朱春奎)………1.40
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指向(刘晓梅 乌晓琳)………………………………………………………1.46
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及其进路(黄福华 龚瑞风)……………………………………………………1.51 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桑 瑜)…………2.17
SHIBOR的地位、特性与利率走廊建设(刘义圣 王春丽)……………………………………………………2.24
中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王永华 马 明)…………………………………………2.30
宅基地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唐 健 王庆宾 谭 荣)……………………………………………………………2.36
技术创新能使经济更稳定吗?(李 芳 练丹丹 卢逸扬)……………………………………………………3.29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朱玮玮)……3.38
对外开放、财政分权与中国环境污染(周 靖 胡秋红)………………………………………………………3.45
我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果测度(王 健 刘 培)……………………………………………………………4.55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刘禹君 刘雅君)……………………………………………………………4.63
股息所得税改革影响企业股利分配吗?(李正旺 王宝顺)……………………………………………………4.70
税收与经济增长存在增长丘吗?(刘 昶 覃凤琴)……………………………………………………………4.75
中国人际关系化产业补贴的有效性分析(卢现祥 尹玉婷)……………………………………………………5.16
灾难性医疗支出对中国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曾国安 杨佩鸿)………………………………………5.25
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产业路径研究(孙慧文 任太增)……………………………………………………………5.34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建构逻辑与价值(付文军 卢江)……………………………………………………6.38
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问题、深层原因与战略重点(祝国平 郭连强)………………………………………6.46
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与企业科技创新(邹甘娜 符嘉琪)…………………………………………………6.55
国有经济比重、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徐传谌 王艺璇)…………………………………………………………7.15
要素收入分配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杨兰品 姚国庆)…7.2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身份选择(张启春 冀红梅)……………………………………………………7.30
愿景驱动、演化博弈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路(王先甲 夏可)……………………………………………………7.37
国有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关系测度(李士梅 李 安)…………………………………………………………8.36
社会资本对性别隔离的影响(张 霞 茹 雪)……8.43
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张颖莉 游士兵)……………8.50
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对国企创新行为的综合影响(廖红伟 郑姣姣)………………………………………9.24
农业供给侧要素补偿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模式创新(侯旭平 蒋云贵)………………………………………9.33
纵向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刘明慧 张 山)………9.40
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率测度(肖光恩 吴炬辉 戴舜英)……………………………………………………10.24
社会责任、企业组织与可持续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王晓灵 雷 妮 李 雪)……………………………10.33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梁洪学 吴 施)…………………………………………10.39
经济学生成的文化情境及其实践指向(杨渝玲)……11.47
虚拟形态补充性货币在中国的发展(蒋海曦)……11.53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演进与变迁优化(李光德)…11.58
僵尸企业的出口规模挤出效应考量(范瀚文 张凌云曾繁华)………………………………………………11.63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陈 俭)……12.31
信息通信技术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杜兴洋 杨起城 易 敏)…………………………………………12.38
基于制度变迁的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研究(程 进周冯琦)………………………………………………12.48
哲学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李佃来)……………………………………………………………1.57
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语义、理据与本质(丁丹丹)……………………………………………………1.65
“阳明学”的重要特征:儒佛会通(陈道德 唐锦锋)…1.70
王阳明“良知即是易”之逻辑演绎(张春香)…………1.78
问题、方法与比较研究(邓曦泽)……………………2.42 论马克思的宗教观(李成龙 李晓东)………………2.50
论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贾孝敏)……………………………………………………………2.56
把世界的恐惧转变为世界的希望(金寿铁)…………3.51
先秦诸子伦理政治主张的递降(汪韶军)……………3.61
近代中国个体道德价值的完善与政治伦理的嬗变(孔祥艳)……………………………………………………3.65
毛泽东关于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思考(张莎莎)……3.71
马克思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隽鸿飞 周丽)………………………………………………………4.15
美学语境下的马克思价值思想(戴茂堂 王 涛)…4.23
现实人道主义的三重维度:《神圣家族》思想解读(蔡玲)………………………………………………………4.29
对社会主义史上一个迷案的透视(俞良早)…………4.33
美德的相容性:辩护、责难及启示(黎良华)………4.49
基于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论探析(殷 杰 樊小军)……………………………………………………………5.50
论儒道禅的思想核心(彭富春)………………………5.56
人性的生成结构与评价方法建构(王忠武)…………6.62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主体革命性”意蕴(王洪波)…………………………………………………………6.68
企业绿色革命迫在眉睫?(龙静云 吴 涛)………6.73
重温列宁开创社会主义的方法之当代价值(张卓文 张定鑫)…………………………………………………7.44
性质的实质主义及其批判(张存建)…………………7.49
资本多元决定论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李广平 郭元元)…………………8.59
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陈永盛)………………………………………8.66
再论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汪世锦)……………………8.71
海德格尔空间观念的多重意蕴(史现明)……………8.77
社会儒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张新国)…………………9.48
社会儒学的新领域——城镇社区儒学(韩 星)……9.54
社会儒学视野中的儒家民说(涂可国)………………9.59
中国的“天赋心灵”研究及其心灵—认知哲学意义(高新民 吴 燕)………………………………………10.46
必死者的养生抉择(匡 钊)………………………10.53
资本逻辑、符号式消费与生态文明(李 燕)……10.6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决定论的生态批判及其启示(蒋谨慎)………………………………………………10.70
关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再思考(杨 耕)…………11.12
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伦理困境与可能的出路(王雨辰 张星萍)……………………………………11.22
从革命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江 畅 蔡梦雪)……12.15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毛勒堂)……12.24
文学
论《日出》的结构(胡德才)…………………………1.84
反封建话语与土改小说的翻身叙事(戚学英)………1.90
论《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文化构成(黄晓娟 武建树)……………………………………………1.97
少数民族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反思与现代性追问(吴道毅)……………………………………………………1.102
巴金小说的抗战书写(张中良)……………………2.80
十七年文学的特殊雅俗形态与“革命通俗文艺”论的观念局限(刘起林)……………………………………2.88
理论建构的边界与问题(左 鹏)…………………2.96
形象思维第一次全国讨论兴起原因再探(安 静)…3.76
文化视阈中孙悟空的反叛与归化再阐释(李家宝 王利军)……………………………………………………3.82
社会变革、科学精神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韩 晗)……………………………………………………………3.86
战后詩评范式重建的努力(晏 亮 陈 炽)……3.92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人文主义因子(杨 燕)……4.82
间性与中国古代艺术结构创造(黄念然 杨瑞峰)…4.88
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变(李晓梅)…4.94
“宗教感”与夏氏兄弟的鲁迅研究(夏晓惠 蒋登科)……………………………………………………………5.62
“东方主义”批评话语视阈中的鲁迅国民性批判研究(周水涛)………………………………………………5.67
五四前后《东方杂志》对“文化罗素”的译介(赵黎明)………………………………………………………5.73
韩国作家李孝石小说的“俄罗斯”形象塑造(曾思齐)……………………………………………………………5.80 讲故事的伦理:从史诗到小说(周莉莉 赖大仁)…6.79
从近现代文学革新看传统的转化和发展(於可训)…6.85
巫楚文化与陈应松的乡村小说(陈国和)…………6.92
《论文学区》的理论创新与超越(李仲凡)………7.54
在迈向“人民文艺”的途中(章 涛 陈国恩)…7.58
论现代湘籍作家与湖湘文化精神的关系(吴正锋)…………………………………………………………7.65
当代小说与口头语言(晓 苏)……………………7.70
当代儿童小说家庭生活叙事的变迁(王艳文)……7.76
诗人希罗多德的做戏式“欺骗”(刘小枫)………8.82
谐剧诗人笔下的启蒙(黄薇薇)……………………8.95
莎士比亚的“战争论”(娄 林)…………………9.68
苏格拉底如何讲述雅典战争史(李向利)…………9.73
世界文学的区域形态及其基本方式(王金黄 邹建军)…………………………………………………………9.80
文体变革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舒玲娥 庄桂成)……………………………………………………9.87
对几封姚雪垠与田敬宝未刊信札的整理与思考(焦 宝)……………………………………………………9.92
新诗接受史研究的力作(洪子诚)…………………10.75
关于新诗传播和接受的几点思考(高旭东 禹权恒)…………………………………………………………10.77
接受史作为文学经典的形成史(谭桂林)…………10.79
还原与敞开(罗振亚)………………………………10.81
为接受者滋养和扶持的中国新诗(李 怡)………10.83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的困境及可能性(高 玉)…10.85
谢灵运对《维摩诘经》的接受研究(杨瑰瑰)………11.70
论元代玄教道士朱思本诗文创作中的儒士情怀(吴光正 陈 厚)…………………………………………11.74
改良小说社及其作品与晚清社会改良(付建舟)…11.80
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徐 萍)…11.85
天涯·明月·刀(叶立文 王胜兰)…………………12.65
回归传统造就大师的批评(彭 宏 樊 星)……12.73
論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继承与改造(喻晓薇)…………………………………………………12.80
历史
空间视角下楚汉葬俗中的凤凰演变(吴艳荣 王 准)…………………………………………………………1.107
革命檄文还是劝善书:论洪秀全早期著述的性质(王卫平)………………………………………………………1.113
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陈 锋)………2.103
晚清财政变革与国计民生(王 燕)………………2.108
试论清朝嘉道时期的财政收支(倪玉平)…………2.114
试论唐代南方少数民族对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刘礼堂 陆晗昱)…………………………………………2.119
海关医官与西医东渐:以宜昌《海关医报》(1880—1928)为中心(王 鹏 杨祥银)…………………2.123
清代驻防旗人的民间借贷问题(潘洪钢)……………3.98
从行业利益维护者到专业统战团体(彭南生 郑思亮)…………………………………………………………3.104
全面抗战爆发后知识精英对西南边疆“改土归流”的新审视(肖高华)……………………………………3.111
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国家干预与重工业发展(梁红刚)………………………………………………………4.98
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时期的保守派贵族与土地问题(张广翔 李振文)……………………………………4.106
俄罗斯帝国保守主义政治现代化理论(许金秋)…4.117
律典之失与律学吸纳:明清私家律学与清代的法典编纂(李守良)……………………………………………5.85
清代黄河水系城市空间分布和数量规模变化研究(何一民 赵 斐)…………………………………………5.91
近代川江木船情结与轮船制造力、航行权、利益权之考量(蓝 勇)………………………………………5.103
元代以前皖江流域佛教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初探(罗 冰 周晓光)……………………………………6.99
汉口商业史视阈下的《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阎 志 冯天瑜)……………………………6.109
日本奈良时代对唐代长安佛教建筑文化的吸收(刘礼堂 田荣昌)…………………………………………6.119
鸿都门待诏述论(杨继刚)……………………………7.80
论王锺翰的史学思想(李春保 王嘉川)……………7.89
巫咸源流新证(刘玉堂 曾 浪)…………………8.100 建国初期省级领导人的特点和类型(冯军旗)……8.108
传统与现代之间:试论五四反传统的歧义性(张晓东)…………………………………………………………9.96
民国时期河南的土地收益与地价(1912—1937)(岁有生)…………………………………………………9.102
抗争与妥协:1931年营业税开征中的杭州政商关系(潘标)……………………………………………………9.107
《阅世编》所见清初地方官学制度(陆 路)………10.88
外力推引与近代中国“被城市化”(涂文学)……10.94
论胡林翼重铸湘军(洪 均)………………………10.107
李自成死地之争对史学研究的启示(冯天瑜)………11.92
论炎黄学的学术定位、研究对象与构建原则(周洪宇)…………………………………………………………11.99
论战时国民党社会动员中的国难思想(陈任远 张维康)………………………………………………………11.106
当代民间史料的基本样态及其史料价值(张学见)…12.87
湖北纺织四局的创设及其影响(王 谷 李 任)…12.95
萧耀南督鄂述论(石方杰)………………………12.100
社会学
房权意识何以外溢到城市治理?(吴晓林 谢伊云)……………………………………………………………1.132
社会网络中的“强连接”对留学生活的影响(张思齐)…………………………………………………………1.138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陈荣卓李梦兰)…………………………………………………3.133
梁山聚义缘由与行动逻辑的社会学解读(桂 胜 赵淑红)…………………………………………………3.140
城市养老服务中医养融合模式演变的多重逻辑(谢 舜陈 宇)………………………………………………5.126
乡村振兴:日本田园综合体建设理路考察(王敬尧 段雪珊)…………………………………………………5.133
家屋社会的语境、限度及其演变(胡艳华)………5.141
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认知与功能再造(吴成峡 张彩云)……………………………………………………7.118
社区嵌入视角下中国社区基金会典型模式比较分析(何立军 杨永娇)…………………………………7.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政策演化与内在逻辑(向德平 华汛子)………………………………9.131
转型期藏族农牧民生计适应的复杂样态与内在逻辑(李雪萍)…………………………………………………9.137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农村社区治理伦理重构(费雪莱)………………………………………………………11.132
多边联结带:甘孜藏区治理地位反思(陈 艾)…11.138
“党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和实现形式(张艳国 李 非)………………………………12.125
老子思想与青年心理压力释放研究(林艳萍 张剑伟)………………………………………………………12.131
法律
论人格权一般条款的立法表达(房绍坤 曹相见)…1.117
金融私法构造的“双峰架构”与立法表达(宣 由页)…1.125
关于婚姻法修订的若干问题(郭明瑞)………………2.127
“法外分配”的税法规制:思路与局限(侯 卓)……2.136
刑罚正当性根据的新思考:报应为主的综合论之提倡(赵星 秦瑞瑞)……………………………………………3.120
论法律行为视角下的公司股权转让(李 辉)………3.127
论国有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公众参与(欧阳君君)……4.124
民法典视角下劳动者留置权制度的司法困境与重构(沃 耘)……………………………………………………4.132
论财政嵌入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和分权路径(黎江虹 黄家强)………………………………………………4.138
论劳动合同的条款类型与解释方法(饶志静)………5.108
技术风险与P2P服务刑法归责之限制(李 婕)……5.114
网络运营者参与互联网治理的角色定位(王 勤 刘晓庆 唐亦非)…………………………………………5.121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正当性证成(陈 琦)…………6.128
论小额诉讼制度适用的优化(李晓倩)………………6.134
论法治中国建设与刑法的价值目标(程 骋)………6.141
我国夫妻共同债務构成依据的反思(李洪祥)…………7.97
论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引起的夫妻共同债务(冉克平)……………………………………………………7.104
配偶离婚时联合购买住房估价方法的“公平”评价(张学军)…………………………………………………7.111
行政行为成立主体要件否定论(周 伟)……………8.114 论未决羁押表现的量刑化(孙亚赛)…………………8.122
藐视法庭行为的刑法规制(叶亚杰)…………………8.128
土著民族环境权问题中的殖民主义(陈志英)………8.139
论刑事被遗忘权的边界(郑 曦)……………………9.115
探望权的理论反思与规则重构(瞿灵敏)……………9.122
内部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王春业)…………………10.116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实践反思与制度优化(曹奕阳)………………………………………………10.123
民商事在线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刘青杨 金 鹏)…………………………………………………………10.128
违法抑或过错:行政不作为赔偿归责原则的重构(魏建新)……………………………………………………11.113
契约群: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动因及其法律规制(徐英军)…………………………………………………11.121
论见危不救是否应当入刑(于 浩)………………11.129
新时代中国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关系论(李 涛)…12.105
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设定权(张春莉)…………………………………………………………12.109
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影响标的物相符性的货物非物理属性研究(喇浩钊 吴 俊)……………………………12.115
网络刷单犯罪的演变形态与刑法规制(王燕玲)……12.119
纪念《江汉论坛》创刊60周年读1961—1963年的《江汉学报》有感(许苏民)……11.5
“春看花开满树红,秋闻果熟透园香” (张艳国)……11.8
文化
“国际文化论”视野下日本的东亚区域秩序影响(杨 达 林 子)…………………………………………7.130
中国农村居民文化参与分析与评价:基于场景理论的方法(陈 波 丁 程)………………………7.139
論马克思书信中的红色基因及其中国化演进(江 峰)…………………………………………………………10.132
儒家廉政文化:地位、结构与限度(杨建党)……10.137
准公共文化领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潘 炜 傅才武)………………………………………………11.146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居民公共文化参与:特征、影响及其优化(陈 庚 崔 宛)…………………………11.153
综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 莉)……………………10.143
(本目录由喻琼整理、编辑、校对)
文炳雕龙 玉润珠圆(杜文玉 张卫东)……………1.5
经济学领域:既开疆拓土又深耕细作(苏 劍)……3.5
经世济民 别立新宗 求索中国现代化之路(谢 琼邹进泰)…………………………………………………10.5
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
我国网络公共领域三大话语权及其价值整合(王志红 黄志斌)…………………………………………………2.5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谱系、特点与趋势(李亚员)…2.11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智能社会背景(杨述明)…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丁志刚 刘舒怀)…3.24
乡村振兴社会建设应先行(吴理财 吴 侗)………4.5
乡村振兴下的人才发展战略构想(赵秀玲)…………4.10
论文化自信的构建(张忠家 杨值珍)………………5.5
党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中“伟大梦想”的思想和实践意蕴(齐卫平)……………………………………………6.5
供需视域下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基本形态论析(李传兵)…………………………………………………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储 峰 张希中)…………………………7.5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李梦云 毛奕峰)……………………………7.10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纲”、“极”(王南湜)………………………………………………………8.5
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探析(郝丹梅 杨文选)……………………………………………………8.1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荣开明)……9.5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谢守成 张崔英)……………10.11
习近平社会革命论的历史意蕴和现实意义(陈冬仿 徐奉臻)…………………………………………………10.18
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及其重要意义探析(汪信砚 周 可)…………………………1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探析(欧阳康 李春燕)……………………………………12.11
政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研究(吕忠梅)………………………………………………1.18
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虞崇胜)…1.24
公共理性与执政党理性的应然建构(王彩云)………1.29
从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权力监督的思维转向(吴永生)………………………………………………………2.62
问题政策引发政策问题:含义、机理及防治(蒋硕亮 潘玉志)…………………………………………………2.68
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罗志刚)………2.74
何为现代国家(王匡夫 殷冬水)……………………5.39
论中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国际话语权构建(褚章正)……………………………………………………………5.45
权力结构新解: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考量(鹿 斌 金太军)…………………………………………………6.18
互联网+党务服务的中国实践(陈家喜 李宇辉)…6.24
从政府—主权者关系看代议民主制的正当性危机(刘晓洲)…………………………………………………6.30
塑造国民整体性:中华民族构建的内在逻辑(周 平)…………………………………………………………8.16
乡村治理水平与国家政策执行(糜 皛)……………8.25
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梅德平 洪 霞)…………………………………………………………8.31
论马克思的实质性正义观及其对新时代的启示(符海平)……………………………………………………9.13
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三维批判性审视(路 媛 王永贵)…………………………………………………9.19
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地位与功能(包心鉴)…11.30
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陈家刚)……………………11.35
赋权的协商民主:绩效及其差异性(袁方成 侯亚丽)…………………………………………………………11.41
论政府治理技术(黄其松 许 强)………………12.53
诺思的国家理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高秉雄 林大祥)…………………………………………………12.60
经济
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陈继勇 蒋艳萍 陈大波)…1.34
地方政府破产与财政重建(李 琦 朱春奎)………1.40
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指向(刘晓梅 乌晓琳)………………………………………………………1.46
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及其进路(黄福华 龚瑞风)……………………………………………………1.51 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桑 瑜)…………2.17
SHIBOR的地位、特性与利率走廊建设(刘义圣 王春丽)……………………………………………………2.24
中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王永华 马 明)…………………………………………2.30
宅基地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唐 健 王庆宾 谭 荣)……………………………………………………………2.36
技术创新能使经济更稳定吗?(李 芳 练丹丹 卢逸扬)……………………………………………………3.29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朱玮玮)……3.38
对外开放、财政分权与中国环境污染(周 靖 胡秋红)………………………………………………………3.45
我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果测度(王 健 刘 培)……………………………………………………………4.55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刘禹君 刘雅君)……………………………………………………………4.63
股息所得税改革影响企业股利分配吗?(李正旺 王宝顺)……………………………………………………4.70
税收与经济增长存在增长丘吗?(刘 昶 覃凤琴)……………………………………………………………4.75
中国人际关系化产业补贴的有效性分析(卢现祥 尹玉婷)……………………………………………………5.16
灾难性医疗支出对中国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曾国安 杨佩鸿)………………………………………5.25
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产业路径研究(孙慧文 任太增)……………………………………………………………5.34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建构逻辑与价值(付文军 卢江)……………………………………………………6.38
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问题、深层原因与战略重点(祝国平 郭连强)………………………………………6.46
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与企业科技创新(邹甘娜 符嘉琪)…………………………………………………6.55
国有经济比重、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徐传谌 王艺璇)…………………………………………………………7.15
要素收入分配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杨兰品 姚国庆)…7.2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身份选择(张启春 冀红梅)……………………………………………………7.30
愿景驱动、演化博弈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路(王先甲 夏可)……………………………………………………7.37
国有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关系测度(李士梅 李 安)…………………………………………………………8.36
社会资本对性别隔离的影响(张 霞 茹 雪)……8.43
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张颖莉 游士兵)……………8.50
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对国企创新行为的综合影响(廖红伟 郑姣姣)………………………………………9.24
农业供给侧要素补偿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模式创新(侯旭平 蒋云贵)………………………………………9.33
纵向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刘明慧 张 山)………9.40
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率测度(肖光恩 吴炬辉 戴舜英)……………………………………………………10.24
社会责任、企业组织与可持续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王晓灵 雷 妮 李 雪)……………………………10.33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梁洪学 吴 施)…………………………………………10.39
经济学生成的文化情境及其实践指向(杨渝玲)……11.47
虚拟形态补充性货币在中国的发展(蒋海曦)……11.53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演进与变迁优化(李光德)…11.58
僵尸企业的出口规模挤出效应考量(范瀚文 张凌云曾繁华)………………………………………………11.63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陈 俭)……12.31
信息通信技术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杜兴洋 杨起城 易 敏)…………………………………………12.38
基于制度变迁的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研究(程 进周冯琦)………………………………………………12.48
哲学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李佃来)……………………………………………………………1.57
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语义、理据与本质(丁丹丹)……………………………………………………1.65
“阳明学”的重要特征:儒佛会通(陈道德 唐锦锋)…1.70
王阳明“良知即是易”之逻辑演绎(张春香)…………1.78
问题、方法与比较研究(邓曦泽)……………………2.42 论马克思的宗教观(李成龙 李晓东)………………2.50
论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贾孝敏)……………………………………………………………2.56
把世界的恐惧转变为世界的希望(金寿铁)…………3.51
先秦诸子伦理政治主张的递降(汪韶军)……………3.61
近代中国个体道德价值的完善与政治伦理的嬗变(孔祥艳)……………………………………………………3.65
毛泽东关于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思考(张莎莎)……3.71
马克思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隽鸿飞 周丽)………………………………………………………4.15
美学语境下的马克思价值思想(戴茂堂 王 涛)…4.23
现实人道主义的三重维度:《神圣家族》思想解读(蔡玲)………………………………………………………4.29
对社会主义史上一个迷案的透视(俞良早)…………4.33
美德的相容性:辩护、责难及启示(黎良华)………4.49
基于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论探析(殷 杰 樊小军)……………………………………………………………5.50
论儒道禅的思想核心(彭富春)………………………5.56
人性的生成结构与评价方法建构(王忠武)…………6.62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主体革命性”意蕴(王洪波)…………………………………………………………6.68
企业绿色革命迫在眉睫?(龙静云 吴 涛)………6.73
重温列宁开创社会主义的方法之当代价值(张卓文 张定鑫)…………………………………………………7.44
性质的实质主义及其批判(张存建)…………………7.49
资本多元决定论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李广平 郭元元)…………………8.59
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陈永盛)………………………………………8.66
再论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汪世锦)……………………8.71
海德格尔空间观念的多重意蕴(史现明)……………8.77
社会儒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张新国)…………………9.48
社会儒学的新领域——城镇社区儒学(韩 星)……9.54
社会儒学视野中的儒家民说(涂可国)………………9.59
中国的“天赋心灵”研究及其心灵—认知哲学意义(高新民 吴 燕)………………………………………10.46
必死者的养生抉择(匡 钊)………………………10.53
资本逻辑、符号式消费与生态文明(李 燕)……10.6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决定论的生态批判及其启示(蒋谨慎)………………………………………………10.70
关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再思考(杨 耕)…………11.12
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伦理困境与可能的出路(王雨辰 张星萍)……………………………………11.22
从革命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江 畅 蔡梦雪)……12.15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毛勒堂)……12.24
文学
论《日出》的结构(胡德才)…………………………1.84
反封建话语与土改小说的翻身叙事(戚学英)………1.90
论《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文化构成(黄晓娟 武建树)……………………………………………1.97
少数民族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反思与现代性追问(吴道毅)……………………………………………………1.102
巴金小说的抗战书写(张中良)……………………2.80
十七年文学的特殊雅俗形态与“革命通俗文艺”论的观念局限(刘起林)……………………………………2.88
理论建构的边界与问题(左 鹏)…………………2.96
形象思维第一次全国讨论兴起原因再探(安 静)…3.76
文化视阈中孙悟空的反叛与归化再阐释(李家宝 王利军)……………………………………………………3.82
社会变革、科学精神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韩 晗)……………………………………………………………3.86
战后詩评范式重建的努力(晏 亮 陈 炽)……3.92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人文主义因子(杨 燕)……4.82
间性与中国古代艺术结构创造(黄念然 杨瑞峰)…4.88
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变(李晓梅)…4.94
“宗教感”与夏氏兄弟的鲁迅研究(夏晓惠 蒋登科)……………………………………………………………5.62
“东方主义”批评话语视阈中的鲁迅国民性批判研究(周水涛)………………………………………………5.67
五四前后《东方杂志》对“文化罗素”的译介(赵黎明)………………………………………………………5.73
韩国作家李孝石小说的“俄罗斯”形象塑造(曾思齐)……………………………………………………………5.80 讲故事的伦理:从史诗到小说(周莉莉 赖大仁)…6.79
从近现代文学革新看传统的转化和发展(於可训)…6.85
巫楚文化与陈应松的乡村小说(陈国和)…………6.92
《论文学区》的理论创新与超越(李仲凡)………7.54
在迈向“人民文艺”的途中(章 涛 陈国恩)…7.58
论现代湘籍作家与湖湘文化精神的关系(吴正锋)…………………………………………………………7.65
当代小说与口头语言(晓 苏)……………………7.70
当代儿童小说家庭生活叙事的变迁(王艳文)……7.76
诗人希罗多德的做戏式“欺骗”(刘小枫)………8.82
谐剧诗人笔下的启蒙(黄薇薇)……………………8.95
莎士比亚的“战争论”(娄 林)…………………9.68
苏格拉底如何讲述雅典战争史(李向利)…………9.73
世界文学的区域形态及其基本方式(王金黄 邹建军)…………………………………………………………9.80
文体变革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舒玲娥 庄桂成)……………………………………………………9.87
对几封姚雪垠与田敬宝未刊信札的整理与思考(焦 宝)……………………………………………………9.92
新诗接受史研究的力作(洪子诚)…………………10.75
关于新诗传播和接受的几点思考(高旭东 禹权恒)…………………………………………………………10.77
接受史作为文学经典的形成史(谭桂林)…………10.79
还原与敞开(罗振亚)………………………………10.81
为接受者滋养和扶持的中国新诗(李 怡)………10.83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的困境及可能性(高 玉)…10.85
谢灵运对《维摩诘经》的接受研究(杨瑰瑰)………11.70
论元代玄教道士朱思本诗文创作中的儒士情怀(吴光正 陈 厚)…………………………………………11.74
改良小说社及其作品与晚清社会改良(付建舟)…11.80
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徐 萍)…11.85
天涯·明月·刀(叶立文 王胜兰)…………………12.65
回归传统造就大师的批评(彭 宏 樊 星)……12.73
論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继承与改造(喻晓薇)…………………………………………………12.80
历史
空间视角下楚汉葬俗中的凤凰演变(吴艳荣 王 准)…………………………………………………………1.107
革命檄文还是劝善书:论洪秀全早期著述的性质(王卫平)………………………………………………………1.113
明清变革:国家财政的三大转型(陈 锋)………2.103
晚清财政变革与国计民生(王 燕)………………2.108
试论清朝嘉道时期的财政收支(倪玉平)…………2.114
试论唐代南方少数民族对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刘礼堂 陆晗昱)…………………………………………2.119
海关医官与西医东渐:以宜昌《海关医报》(1880—1928)为中心(王 鹏 杨祥银)…………………2.123
清代驻防旗人的民间借贷问题(潘洪钢)……………3.98
从行业利益维护者到专业统战团体(彭南生 郑思亮)…………………………………………………………3.104
全面抗战爆发后知识精英对西南边疆“改土归流”的新审视(肖高华)……………………………………3.111
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国家干预与重工业发展(梁红刚)………………………………………………………4.98
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时期的保守派贵族与土地问题(张广翔 李振文)……………………………………4.106
俄罗斯帝国保守主义政治现代化理论(许金秋)…4.117
律典之失与律学吸纳:明清私家律学与清代的法典编纂(李守良)……………………………………………5.85
清代黄河水系城市空间分布和数量规模变化研究(何一民 赵 斐)…………………………………………5.91
近代川江木船情结与轮船制造力、航行权、利益权之考量(蓝 勇)………………………………………5.103
元代以前皖江流域佛教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初探(罗 冰 周晓光)……………………………………6.99
汉口商业史视阈下的《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阎 志 冯天瑜)……………………………6.109
日本奈良时代对唐代长安佛教建筑文化的吸收(刘礼堂 田荣昌)…………………………………………6.119
鸿都门待诏述论(杨继刚)……………………………7.80
论王锺翰的史学思想(李春保 王嘉川)……………7.89
巫咸源流新证(刘玉堂 曾 浪)…………………8.100 建国初期省级领导人的特点和类型(冯军旗)……8.108
传统与现代之间:试论五四反传统的歧义性(张晓东)…………………………………………………………9.96
民国时期河南的土地收益与地价(1912—1937)(岁有生)…………………………………………………9.102
抗争与妥协:1931年营业税开征中的杭州政商关系(潘标)……………………………………………………9.107
《阅世编》所见清初地方官学制度(陆 路)………10.88
外力推引与近代中国“被城市化”(涂文学)……10.94
论胡林翼重铸湘军(洪 均)………………………10.107
李自成死地之争对史学研究的启示(冯天瑜)………11.92
论炎黄学的学术定位、研究对象与构建原则(周洪宇)…………………………………………………………11.99
论战时国民党社会动员中的国难思想(陈任远 张维康)………………………………………………………11.106
当代民间史料的基本样态及其史料价值(张学见)…12.87
湖北纺织四局的创设及其影响(王 谷 李 任)…12.95
萧耀南督鄂述论(石方杰)………………………12.100
社会学
房权意识何以外溢到城市治理?(吴晓林 谢伊云)……………………………………………………………1.132
社会网络中的“强连接”对留学生活的影响(张思齐)…………………………………………………………1.138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陈荣卓李梦兰)…………………………………………………3.133
梁山聚义缘由与行动逻辑的社会学解读(桂 胜 赵淑红)…………………………………………………3.140
城市养老服务中医养融合模式演变的多重逻辑(谢 舜陈 宇)………………………………………………5.126
乡村振兴:日本田园综合体建设理路考察(王敬尧 段雪珊)…………………………………………………5.133
家屋社会的语境、限度及其演变(胡艳华)………5.141
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认知与功能再造(吴成峡 张彩云)……………………………………………………7.118
社区嵌入视角下中国社区基金会典型模式比较分析(何立军 杨永娇)…………………………………7.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政策演化与内在逻辑(向德平 华汛子)………………………………9.131
转型期藏族农牧民生计适应的复杂样态与内在逻辑(李雪萍)…………………………………………………9.137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农村社区治理伦理重构(费雪莱)………………………………………………………11.132
多边联结带:甘孜藏区治理地位反思(陈 艾)…11.138
“党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和实现形式(张艳国 李 非)………………………………12.125
老子思想与青年心理压力释放研究(林艳萍 张剑伟)………………………………………………………12.131
法律
论人格权一般条款的立法表达(房绍坤 曹相见)…1.117
金融私法构造的“双峰架构”与立法表达(宣 由页)…1.125
关于婚姻法修订的若干问题(郭明瑞)………………2.127
“法外分配”的税法规制:思路与局限(侯 卓)……2.136
刑罚正当性根据的新思考:报应为主的综合论之提倡(赵星 秦瑞瑞)……………………………………………3.120
论法律行为视角下的公司股权转让(李 辉)………3.127
论国有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公众参与(欧阳君君)……4.124
民法典视角下劳动者留置权制度的司法困境与重构(沃 耘)……………………………………………………4.132
论财政嵌入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和分权路径(黎江虹 黄家强)………………………………………………4.138
论劳动合同的条款类型与解释方法(饶志静)………5.108
技术风险与P2P服务刑法归责之限制(李 婕)……5.114
网络运营者参与互联网治理的角色定位(王 勤 刘晓庆 唐亦非)…………………………………………5.121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正当性证成(陈 琦)…………6.128
论小额诉讼制度适用的优化(李晓倩)………………6.134
论法治中国建设与刑法的价值目标(程 骋)………6.141
我国夫妻共同债務构成依据的反思(李洪祥)…………7.97
论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引起的夫妻共同债务(冉克平)……………………………………………………7.104
配偶离婚时联合购买住房估价方法的“公平”评价(张学军)…………………………………………………7.111
行政行为成立主体要件否定论(周 伟)……………8.114 论未决羁押表现的量刑化(孙亚赛)…………………8.122
藐视法庭行为的刑法规制(叶亚杰)…………………8.128
土著民族环境权问题中的殖民主义(陈志英)………8.139
论刑事被遗忘权的边界(郑 曦)……………………9.115
探望权的理论反思与规则重构(瞿灵敏)……………9.122
内部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王春业)…………………10.116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实践反思与制度优化(曹奕阳)………………………………………………10.123
民商事在线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刘青杨 金 鹏)…………………………………………………………10.128
违法抑或过错:行政不作为赔偿归责原则的重构(魏建新)……………………………………………………11.113
契约群: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动因及其法律规制(徐英军)…………………………………………………11.121
论见危不救是否应当入刑(于 浩)………………11.129
新时代中国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关系论(李 涛)…12.105
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设定权(张春莉)…………………………………………………………12.109
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影响标的物相符性的货物非物理属性研究(喇浩钊 吴 俊)……………………………12.115
网络刷单犯罪的演变形态与刑法规制(王燕玲)……12.119
纪念《江汉论坛》创刊60周年读1961—1963年的《江汉学报》有感(许苏民)……11.5
“春看花开满树红,秋闻果熟透园香” (张艳国)……11.8
文化
“国际文化论”视野下日本的东亚区域秩序影响(杨 达 林 子)…………………………………………7.130
中国农村居民文化参与分析与评价:基于场景理论的方法(陈 波 丁 程)………………………7.139
論马克思书信中的红色基因及其中国化演进(江 峰)…………………………………………………………10.132
儒家廉政文化:地位、结构与限度(杨建党)……10.137
准公共文化领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潘 炜 傅才武)………………………………………………11.146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居民公共文化参与:特征、影响及其优化(陈 庚 崔 宛)…………………………11.153
综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 莉)……………………10.143
(本目录由喻琼整理、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