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写作如蜜蜂一样,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重视课外阅读,使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补充“营养”,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师的阅读指导,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根本保证。那么,教师应如何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1、营造自主阅读氛围。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必须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要满足学生不同的课外阅读需要,首先应为学生准备大量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建家庭小书橱,购买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在家中形成相应的阅读氛围。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共同为班级建立书橱,让学生将已看过的书拿到班级里,使班级拥有一个流动方便的小图书站。这样,学生就能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室中有兴趣地自主阅读。
2、谨慎推荐读物。儿童的辨别是非能力差,不善于选择恰当的课外读物。而如何选择读物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还直接关系到学生读书的效果。教师为学生推荐号图书,是保证阅读的第一步。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推荐的读物要有针对性和教育意义,既要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又可以增进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联系,以课外促进课内,让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一、二年级向学生推荐《唐诗故事》,三、四年级就向学生推荐少儿版的《唐诗精选三百首》,五、六年级就是《唐诗鉴赏》、《宋词鉴赏》。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年段的学生,可能因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层次差异,推荐图书时也要注意顺应他们的差异推荐相应的衔接的图书。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忽视。学生只有在正确阅读的基础上,才会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教师应避免学生因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或只关注内容而惰于思考的阅读习惯。教师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读书材料,选择恰当的读书方式。一是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更全面深刻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二是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便批注。感受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用意,受到情感熏陶,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三是略读法。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使用这种方法。这种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小学生拓宽阅读面,开阔视野。也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驰骋。五是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六是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或做卡片,写读书笔记。
三、以点带面,促进提高
1、读与听说相结合。这里的“听说“是指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如每节语文课开始前可抽5分钟,由学生介绍、评点图书,或是内容简介,或是阅读的感受,既精彩生动,又要点到即止,使听的同学欲罢不能,这样大大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读与议相结合。“议”指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讨论,有时专题评论,有时是自由议论。如在学了《三顾茅庐》一课后,又阅读了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开设一个“三国人物专论”的专题讨论,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既交流了阅读的感受,又交流了各自阅读的方法。还使学生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了解。
3、读与诵相结合。“诵”可以诗朗诵,也可以是背诵。这种形式低中高年级都适宜进行学生选择合适的诗歌、寓言、经典的美文或听读书中的一些佳句、段落,每天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或者背诵,来体验规范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良好语言积累。
4、读与写相结合。我们可设立一块读书园地的墙报,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来表现自己的读书情况。分这样几个栏目:①荐书评书: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报(文章),评点书籍;②读书快讯:读书信息,读书方法交流;③读书心得:刊出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④作家(作品)简介,介绍语文书中相关作家(作品)。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
5、读与演相结合。在阅读后,用编排小品、课本剧的方法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介绍给大家,这种阅读实践既形象,又使读书的氛围轰轰烈烈。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的阅读,用这种形式,能浓厚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6、读与想象相结合。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或学生将书中某部分的内容讲出来,引导大家想象下面会怎样,现设想几个结果,再阅读看看书中的结果,它能及大地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作者单位:泰州市海陵学校 江苏】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1、营造自主阅读氛围。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必须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要满足学生不同的课外阅读需要,首先应为学生准备大量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建家庭小书橱,购买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在家中形成相应的阅读氛围。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共同为班级建立书橱,让学生将已看过的书拿到班级里,使班级拥有一个流动方便的小图书站。这样,学生就能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室中有兴趣地自主阅读。
2、谨慎推荐读物。儿童的辨别是非能力差,不善于选择恰当的课外读物。而如何选择读物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还直接关系到学生读书的效果。教师为学生推荐号图书,是保证阅读的第一步。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推荐的读物要有针对性和教育意义,既要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又可以增进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联系,以课外促进课内,让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一、二年级向学生推荐《唐诗故事》,三、四年级就向学生推荐少儿版的《唐诗精选三百首》,五、六年级就是《唐诗鉴赏》、《宋词鉴赏》。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年段的学生,可能因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层次差异,推荐图书时也要注意顺应他们的差异推荐相应的衔接的图书。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忽视。学生只有在正确阅读的基础上,才会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教师应避免学生因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或只关注内容而惰于思考的阅读习惯。教师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读书材料,选择恰当的读书方式。一是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更全面深刻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二是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便批注。感受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用意,受到情感熏陶,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三是略读法。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使用这种方法。这种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小学生拓宽阅读面,开阔视野。也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驰骋。五是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六是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或做卡片,写读书笔记。
三、以点带面,促进提高
1、读与听说相结合。这里的“听说“是指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如每节语文课开始前可抽5分钟,由学生介绍、评点图书,或是内容简介,或是阅读的感受,既精彩生动,又要点到即止,使听的同学欲罢不能,这样大大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读与议相结合。“议”指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讨论,有时专题评论,有时是自由议论。如在学了《三顾茅庐》一课后,又阅读了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开设一个“三国人物专论”的专题讨论,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既交流了阅读的感受,又交流了各自阅读的方法。还使学生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了解。
3、读与诵相结合。“诵”可以诗朗诵,也可以是背诵。这种形式低中高年级都适宜进行学生选择合适的诗歌、寓言、经典的美文或听读书中的一些佳句、段落,每天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或者背诵,来体验规范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良好语言积累。
4、读与写相结合。我们可设立一块读书园地的墙报,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来表现自己的读书情况。分这样几个栏目:①荐书评书: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报(文章),评点书籍;②读书快讯:读书信息,读书方法交流;③读书心得:刊出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④作家(作品)简介,介绍语文书中相关作家(作品)。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
5、读与演相结合。在阅读后,用编排小品、课本剧的方法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介绍给大家,这种阅读实践既形象,又使读书的氛围轰轰烈烈。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的阅读,用这种形式,能浓厚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6、读与想象相结合。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或学生将书中某部分的内容讲出来,引导大家想象下面会怎样,现设想几个结果,再阅读看看书中的结果,它能及大地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作者单位:泰州市海陵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