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70%的蘑菇来自中国,其中有超过10%来自福建,食用菌罐头、盐渍蘑菇和速冻蘑菇将近90%来自漳州。如今,仅漳州在工商局登记的蘑菇企业就有100 多家,还有300 多家与蘑菇生产相关的企业。支撑起这组数据的,正是漳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神话。
地处海峡西岸的漳州市有优良的农业传统,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强市。在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13项指标中,漳州有12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枇杷、华安铁观音、长泰芦柑、南靖绿麻竹、诏安青梅、天宝香蕉、九湖水仙花、浮宫杨梅、沙西榕树盆景、东山水产品等农产品品牌,漳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区域优势产业格局蔚然成型,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闻名遐迩,另外,漳州市蘑菇、芦笋的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漳州,还在不断续写新的传奇。这座朱熹、黄道周、林语堂、许地山、陈炯明等人留下足迹的城市,素有向外的视野和闽南人爱打拼做事的干劲。联合国提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菇”就是绿色食品——蘑菇。在全球刮起一股吃菌热潮之时,漳州市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蕈都”的目标,把漳州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科研、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食用菌成为漳州绿色农业的重要发展命题。
11月初的一天,在开完第二届中国蘑菇节又一次筹备会后,漳州市副市长王耀泉先生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的工作日记本上记录密密麻麻,接下来他还要打电话落实与几个有投资意向的公司的合作事宜。将所能想得到的、有助于漳州蘑菇产业做大做强的资源集聚到漳州,是漳州“蕈都”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记者:漳州为何会提出打造“中国蕈都”的口号?从您的角度看,漳州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何优势?
王:众人不知,漳州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的最大特色。
我给你一组数据:世界70%的蘑菇来自中国,其中超过10%来自福建,食用菌罐头、盐渍蘑菇和速冻蘑菇将近90%来自漳州。如今,仅漳州在工商局登记的蘑菇企业就有100家,还有300多家与蘑菇生产相关的企业。
漳州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漳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食用菌生产,坚持以绿色、生态、无公害生产为原则。
技术就是优势。漳州蘑菇种植技术力量雄厚,哪儿有蘑菇生产,哪儿就有漳州的技术员,漳州为我国“南菇北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漳州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白背木耳、草菇、袖珍菇、鲍鱼菇、杏鲍菇、金针菇、大杯蕈菇、金福菇、平菇、茶树菇、榆黄菇、大球盖菇、真姬菇、大棕菇、猴头菇、姬菇、鸡腿菇、姬送茸、白灵菇等20余种。其中,蘑菇产量全国第一,白背木耳、大杯蕈菇产量世界第一,已经形成世界性的蘑菇罐头、盐渍、烘干产品和白背木耳干品市场及物流集散地,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链群。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为此称漳州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和蘑菇罐头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记者:漳州食用菌产业有何特点?在你看来还存在什么问题?同时,又拥有哪些机会?
王:漳州食用菌生产有市场、有技术、有基础、有效益。近年来,漳州食用菌产业全面实施“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漳州的蘑菇产业从单一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为双孢蘑菇、草菇、白灵菇等多品种生产,从鲜菇种植拓展到蘑菇罐头、蘑菇酱油等深加工产品,现有嘉田、成发、天珍菇业等25家食用菌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种植面积5万平方米,日产18吨,年产6410吨,全市食用菌生产初步形成了产业化格局。2006年初,漳州市组建了“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调工作小组”和以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企业、菇农为主体的“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会”,加之骨干企业(菇农、蘑菇罐头加工企业),形成了“三驾马车”拉动漳州食用菌产业驶入发展快速道的局面。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产品价格、标准化与利益分配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技术与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标准化生产刚起步,品牌意识不强,产品质量差异大,不稳定;缺乏大型企业支撑和带动产业升级;技术骨干流出量大;原材料和工资涨价幅度大;菌政管理相对滞后;原料检测手段落后等。马儿虽然跑得欢,但还太小。
闽南人爱打拼,善打拼,总有一股干劲。这种融入在我们血液里的天性,使我们趋新。漳州食用菌产业一直有创新的内驱力。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新。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发展,促进了产业上档升级。如今“嘉田”系列等十几个品种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经过科学调研,漳州市政府定下的产业发展目标是,食用菌产业实现总产值达40亿元,食用菌鲜品及其加工品总产量占全国15%、出口量占全国35%,白背木耳、双孢蘑菇及其罐头制品出口占全国90%和80%。现实与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差距就意味着可能和潜力。
记者:“蕈都”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王:漳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蕈都”的战略,一方面要全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提升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始终保持在漳州食用菌产业国内外的绝对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以建设“中国蕈都”为契机,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食用菌经济的繁荣促进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相结合,带动漳州市第二、三产业大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增长极点,吸引国内外的人才、资金、信息涌向漳州,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积极主动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漳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中国食用菌之都”。
记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蕈都”的建设更需要这一届政府甚至几届政府持续努力。“蕈都”建设在你看来重要的是什么?
王:的确,发展食用菌产业并不是我们脑子一热的想法,而是几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了食用菌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漳州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一致,坚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产业戏,咬定食用菌产业不放松,构想我们绿色农业的蓝图。
要把漳州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品种最多、科技实力最强、营销网络最广、影响最深的“中国蕈都”,使漳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我想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把有利的资源集聚到漳州,把环境做好。
坚持政府引导,实现规模扩张。产业要发展,规模是关键。在解决扩大规模的建设资金问题上,市政府提出了“政府推动、社会办菇、业主投资、多方入股、部门支持”的发展思路,极大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坚持龙头带动,狠抓产品加工。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加快蘑菇产业化进程。先后引进了集倡、福源、申福、天绿、金兰、绿雅等台资食用菌生产企业,2006年全市食用菌鲜干品年产量29.2万吨,总产值超过12亿元,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坚持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各职能部门联合对全市食用菌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用菌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化菇农的食品安全意识。在蘑菇收购期间,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规范操作程序。
这次蘑菇节,正是对外推介漳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平台,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切实做好蘑菇节的工作,全面推介漳州市农业投资环境。
地处海峡西岸的漳州市有优良的农业传统,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强市。在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13项指标中,漳州有12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枇杷、华安铁观音、长泰芦柑、南靖绿麻竹、诏安青梅、天宝香蕉、九湖水仙花、浮宫杨梅、沙西榕树盆景、东山水产品等农产品品牌,漳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区域优势产业格局蔚然成型,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闻名遐迩,另外,漳州市蘑菇、芦笋的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漳州,还在不断续写新的传奇。这座朱熹、黄道周、林语堂、许地山、陈炯明等人留下足迹的城市,素有向外的视野和闽南人爱打拼做事的干劲。联合国提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菇”就是绿色食品——蘑菇。在全球刮起一股吃菌热潮之时,漳州市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蕈都”的目标,把漳州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科研、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食用菌成为漳州绿色农业的重要发展命题。
11月初的一天,在开完第二届中国蘑菇节又一次筹备会后,漳州市副市长王耀泉先生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的工作日记本上记录密密麻麻,接下来他还要打电话落实与几个有投资意向的公司的合作事宜。将所能想得到的、有助于漳州蘑菇产业做大做强的资源集聚到漳州,是漳州“蕈都”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记者:漳州为何会提出打造“中国蕈都”的口号?从您的角度看,漳州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何优势?
王:众人不知,漳州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的最大特色。
我给你一组数据:世界70%的蘑菇来自中国,其中超过10%来自福建,食用菌罐头、盐渍蘑菇和速冻蘑菇将近90%来自漳州。如今,仅漳州在工商局登记的蘑菇企业就有100家,还有300多家与蘑菇生产相关的企业。
漳州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漳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食用菌生产,坚持以绿色、生态、无公害生产为原则。
技术就是优势。漳州蘑菇种植技术力量雄厚,哪儿有蘑菇生产,哪儿就有漳州的技术员,漳州为我国“南菇北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漳州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白背木耳、草菇、袖珍菇、鲍鱼菇、杏鲍菇、金针菇、大杯蕈菇、金福菇、平菇、茶树菇、榆黄菇、大球盖菇、真姬菇、大棕菇、猴头菇、姬菇、鸡腿菇、姬送茸、白灵菇等20余种。其中,蘑菇产量全国第一,白背木耳、大杯蕈菇产量世界第一,已经形成世界性的蘑菇罐头、盐渍、烘干产品和白背木耳干品市场及物流集散地,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链群。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为此称漳州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和蘑菇罐头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记者:漳州食用菌产业有何特点?在你看来还存在什么问题?同时,又拥有哪些机会?
王:漳州食用菌生产有市场、有技术、有基础、有效益。近年来,漳州食用菌产业全面实施“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漳州的蘑菇产业从单一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为双孢蘑菇、草菇、白灵菇等多品种生产,从鲜菇种植拓展到蘑菇罐头、蘑菇酱油等深加工产品,现有嘉田、成发、天珍菇业等25家食用菌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种植面积5万平方米,日产18吨,年产6410吨,全市食用菌生产初步形成了产业化格局。2006年初,漳州市组建了“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调工作小组”和以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企业、菇农为主体的“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会”,加之骨干企业(菇农、蘑菇罐头加工企业),形成了“三驾马车”拉动漳州食用菌产业驶入发展快速道的局面。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产品价格、标准化与利益分配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技术与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标准化生产刚起步,品牌意识不强,产品质量差异大,不稳定;缺乏大型企业支撑和带动产业升级;技术骨干流出量大;原材料和工资涨价幅度大;菌政管理相对滞后;原料检测手段落后等。马儿虽然跑得欢,但还太小。
闽南人爱打拼,善打拼,总有一股干劲。这种融入在我们血液里的天性,使我们趋新。漳州食用菌产业一直有创新的内驱力。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新。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发展,促进了产业上档升级。如今“嘉田”系列等十几个品种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经过科学调研,漳州市政府定下的产业发展目标是,食用菌产业实现总产值达40亿元,食用菌鲜品及其加工品总产量占全国15%、出口量占全国35%,白背木耳、双孢蘑菇及其罐头制品出口占全国90%和80%。现实与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差距就意味着可能和潜力。
记者:“蕈都”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王:漳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蕈都”的战略,一方面要全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提升漳州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始终保持在漳州食用菌产业国内外的绝对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以建设“中国蕈都”为契机,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食用菌经济的繁荣促进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相结合,带动漳州市第二、三产业大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增长极点,吸引国内外的人才、资金、信息涌向漳州,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积极主动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漳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中国食用菌之都”。
记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蕈都”的建设更需要这一届政府甚至几届政府持续努力。“蕈都”建设在你看来重要的是什么?
王:的确,发展食用菌产业并不是我们脑子一热的想法,而是几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了食用菌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漳州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一致,坚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产业戏,咬定食用菌产业不放松,构想我们绿色农业的蓝图。
要把漳州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品种最多、科技实力最强、营销网络最广、影响最深的“中国蕈都”,使漳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我想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把有利的资源集聚到漳州,把环境做好。
坚持政府引导,实现规模扩张。产业要发展,规模是关键。在解决扩大规模的建设资金问题上,市政府提出了“政府推动、社会办菇、业主投资、多方入股、部门支持”的发展思路,极大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坚持龙头带动,狠抓产品加工。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加快蘑菇产业化进程。先后引进了集倡、福源、申福、天绿、金兰、绿雅等台资食用菌生产企业,2006年全市食用菌鲜干品年产量29.2万吨,总产值超过12亿元,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坚持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各职能部门联合对全市食用菌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用菌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化菇农的食品安全意识。在蘑菇收购期间,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规范操作程序。
这次蘑菇节,正是对外推介漳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平台,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切实做好蘑菇节的工作,全面推介漳州市农业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