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吸引创业的八大理由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支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家庭农场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并且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这是目前很多有志于家庭农场建设的人投身于此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家庭农场,对于乡村创业,我国各级政府一直持支持鼓励的态度,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人才培训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支持。对很多创业者来说,这是一把无形的大伞,为他们的创业道路挡风遮雨。
  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广阔前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村在转变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业中转变出来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结合当地优势,产业较大经济效益,目前来看,几乎所有乡村龙头企业的主要经营项目都跟这有关。但受到技术、劳动力、资本、资源这些要素的制约,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先进生产力,劳动力文化水平低、资金不足,以致于很难做大做强。实际上,在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劳动力低廉,且有各级政府的鼓励支持。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乡村吸引了很多集团的投资。它们将自己原有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与农村的资源优势相结合,迅速发展。
  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其中尤其是自然风光。我国70%跟自然风光有关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这些旅游资源中大部分还没有得到开发,或者开发不成体系。也因为这样,乡村旅游业中蕴含了无限商机,几乎所有对这块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创业项目。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我们能看到大的集团公司到乡村承包一个旅游项目,也能看到文艺小青年在古镇小街上开的咖啡馆。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游客,而各种创业项目则为这个地方的配套作了补充,成为人们在这个地方停下来的原因,相辅相成。
  乡村深厚的文化内涵。乡村旅游资源中,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其民俗、传统手工业等文化资源。各乡村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建民俗文化馆、进行民俗表演、重新修整名人故居,都是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而且,在中国的广大乡村藏着很多古老文化,对在城市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这些古老文化有着神秘的魅力。而乡村的文化资源开发最起码分成两个大类,旅游之外,还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发展。将当地特色手工业进行重新包装,赋予产品新的概念、设计,其产品附加值就会大大增加。这也是越来越多文化人士在农村成立工作室的原因。
  返璞归真,远离城市压力。“逃离北上广”是几年前出现的一股风潮,一对小夫妻放弃北京的高收入工作,到大理的一个小镇开了个客栈,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当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就有人逃离了。这群逃离的人中,有人选择了到二三线城市继续工作,这些地方城市配套齐全,生活与压力却不像一线大城市那么大。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回到农村生活。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工作岗位并不多,这群人往往会选择自己创业,开个小客栈,种点小田,这个时候,赚钱是次要的,他们享受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以及这种生活带来的舒缓心境。
  为了健康,到乡村去。那些没有逃离城市的人,其实也在改变。他们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快捷,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可城市空气越来越差,食物变得越来越没有滋味,交通日益拥堵,生存环境的恶劣,让城市人越来越怀念乡村。于是,城市近郊休闲游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商业嗅觉灵敏的人就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这也是吸引人们去乡村创业的一大原因。前两年很红火的周末农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很多周末农场主本身都是城市白领,他们辞掉工作,在城市近郊租一块地,然后把这些地再分租给有需求的人。分租的人可以在这块地上栽种自己喜欢的蔬果,周末过来打理一下,体验一下农村生活,而平时则雇人照顾,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便可以吃到自己耕种的水果。
  农村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进城务工就业,跨地区有序流动,对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在这一进程中,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经过一段时间外出就业,又返回家乡,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本领,获得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以及新农村的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农民工返乡创业还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农村社会问题。而这个热潮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每个人都有的家乡情结。
  反哺家乡带来成就感。大学生毕业回乡种粮养鹅,不当白领要做新型农民,如今这样的事迹早已算不得什么新闻。显然,无论大学生还是成功人士,相比冷冰冰的大都市,熟悉的家乡更能唤起他们心底的情感回归,而他们手中所拥有的技术知识和资金支持也无疑是推进家乡建设的最有利武器。当代大学生村官便是其中的典型,对他们来说,这创业项目虽与赚钱无关,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支援家乡建设的事情。除了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之外,成功人士反哺家乡建设也有很多经典案例。除了深厚的家乡情结无形中在推动他们做这样的事情之外,它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关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长大成人,成为新一代农民工。面对父辈候鸟一样家在农村、人在城市的生活,新一代农民工渴望成为市民,把家搬到城市里,子女在城市的学校接受教育。然而,他们举家进城的门槛是那样的高,住房、教育、医疗是一个个拦路虎,一般的农民工家庭难以跨越。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在哪里?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讲师张国胜博士在其《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农民工市民
期刊
1.我坐在船头,感受到风的清凉,两岸随风摇晃的水草深处就是我的家。  2.村里的姑娘们,在采摘着花和茶,她们甜美的歌声,顺着河水,流过那座小桥那个美丽的家。  3.在歌声和花香中,我慢慢地睡着了,只有河水在我的脚下流淌,伴我做着一个甜美的梦。  4.我的船靠上了岸,我也回到真正的家,我叩开家门,迎接我的都是我最爱的亲人。  5 住在沿河的人家,一家人品尝着芳香的茶,那幸福生活的滋味,多么悠长。  
期刊
在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莫言讲了自己的故事:“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着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莫言的痛苦经历,令人想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话,大意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农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投资成了新热点,嗅觉灵敏的商业精英争先恐后进军农业,“抢制”诱人的绿色“蛋糕”,可谓“养猪种菜各有所爱”。  刘强东:“不务正业”种大米  2011年5月,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称:“我自种的大米终于上柜了。它的品质和安全性无可置疑,惟一遗憾的是有点儿贵!去年只种了几百亩,今年有数千亩,希望可以降低一些成本!”早在刘强东之前丁磊就开始了养猪,丁磊想
期刊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世界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效率和速度裹挟着我们不断奔波,过劳死、职业病的阴影如瘟疫降临,我们的灵魂已跟不上身体的步伐……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已经让许多人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于是,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模式——“慢城”应运而生。  “慢餐”酝酿出“慢城”  从某种程度上说,“慢城运动”是著名的“慢餐运动”概念的外延。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美食评论家佩特里尼创立“国际慢
期刊
请细阅以下五段话,看看你会否认同:  黄生今天问我借100元,我决定不借给他。因为假如我借给他,他明天又会问我借100元,十天后便借了1000元。  假如我的儿子考不到比较好的幼儿园,便上不到好的小学,之后又升不上好的中学,更不能考入大学。找不到一份好工,一生便完蛋了!  虽然电车已多年没加价,但不能让电车公司打开先例,否则便会不停地加价。  不能让政府就“性倾向歧视立法”进行咨询,因咨询后便会立
期刊
人为什么要到大城市来?究竟是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目前的舆论是,对大城市诟病多,褒奖少。而《城市的胜利》旗帜鲜明地对大城市进行褒奖和推崇,书中引用了大量美国和西方的数据和案例,以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思考,阐明大城市的优越性。  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了50%,正式告别了乡土中国,进入城市中国时代,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深受未富先老、大城市病、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的困扰。有一段时间,一些人认为大
期刊
“现在工作太难找了,就一个普通的村官岗位,都有很多研究生去争,甚至还有很多‘海龟’来抢,你说,这么高的学历,去当村官不是白费了吗?”  “我可不去考村官,我觉得农村人那一套思维方式,我适应不了,况且天天沉浸在各种琐事中,有种虚度光阴的感觉。”  “如果实在没办法,为了户口或者什么,我可能会去报考村官,但是现在还没到那一步,我还在城市中奋力挣扎。”  近日,在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校园内,就毕业生是否及为
期刊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农民财产权利问题。  农民财产权利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若干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作为最基层元素的农村和作为奉献最多索取最少的农民一直处于最受关注却最少从现代化中获利的群体。  现在,不但问题提出来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
期刊
从云南老家走到大城市已有十余年时间,每遇餐桌上的天价美酒,总会情不自禁怀念起家乡的米酒。米酒不同其他烈酒,那是一种清清淡淡的味道,没有白酒的火辣,也没有干红的涩味,直至下肚,嘴里才回味出一丝酒香,轻轻地划过舌尖,甜丝丝的。  米酒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我们祖先最早酿制的酒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选用云南优质粳米、糯米,配以一定比例,经发酵酿造,压榨过滤,澄清盛装于鲜竹筒中。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