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鸟鸣,养生良药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成人“住”在噪音里


  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被迫与噪音共处,特别是在城市中。《2020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全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监测发现,夜间声环境达标率为60.1%。也就是说,有近40%地区的人夜间睡在噪音环境中。从居民投诉情况也能看出,城市噪声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报告》显示,全国“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53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38.1%,排各类污染要素的第二位。从噪声类型来看,建筑噪声投诉占45.4%,工业噪声占26.5%,社会生活噪声占24%,交通噪声占4.1%。
  很多城市处在大建设阶段,工地多、工期紧,工人们只能在夜晚加班加点地赶工;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城市污染问题,很多大城市白天限制大型车辆通行,一些工程用车只能晚上进城,加重了夜间噪声问题;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来自娱乐场所和公共活动,比如饱受争议的夜间广场舞等文娱活动,让生活在周边的居民不胜其烦。
  噪声对人体的伤害是方方面面的,哪怕是低分贝噪声,也会对心率造成破壞性影响,长期如此可导致心血管问题。当汽车通行鸣笛、飞机升降或同伴打鼾等噪声超过35分贝时,人的血压就会上升,且噪声越大,血压越高。现代人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会变得不安、焦虑、暴躁,甚至影响免疫和代谢系统。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生活在纷繁的噪声中越久,就会让人越发向往田园生活,自然界的声音最能让人放松。研究人员对美国68个国家公园内251个地点的声音进行了研究,比较鸟鸣声、水声和混合声3种自然声音,结果发现,与噪声有害健康相反,自然界的声音有助心理健康,其中,水声对改善情绪最有效,鸟声则与减少压力和烦恼有关。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仅出行受到了限制,人与人的交流也减少了,人们开始越发地关注窗外的景色,以及虫鸣鸟叫、风声雨声等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的声音。常听这些“好听”的声音对健康大有裨益。
  感受美好
  古人云:“以自然之声养自然之道。”淅淅沥沥的雨声,叮叮咚咚的泉水声,清脆婉转的鸟鸣声等,能给人纯净、一尘不染的感觉,闭上眼就仿佛身临其境,唤起心中美好的感觉。
  平缓心跳
  舒缓的自然之声以及音乐可以减缓脉搏和呼吸速度,降低血压,放松肌肉,进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放松大脑
  聆听流水声等自然声音,能诱发大脑产生更多的α脑电波,这种频率的脑电波是大脑处于平静放松状态下的理想波动频率。专家指出,倾听海洋、溪流、雨和瀑布的声音是达到放松状态的有效方法。
  促进睡眠
  瀑布飞驰而下的水流声、滴答的雨声,都是典型的白噪音。从声学来看,白噪音在各频段能量分布均匀,包含了人耳可听范围内的所有声音频率。这类声音能帮人们“屏蔽”掉其他噪声,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因此,睡前听一听特别有助睡眠,这也是下雨天人会特别想睡觉的原因。
  改善听力
  人们在连续的白噪音背景中听到纯净声音的能力会变得更加精确。
  提高幸福感
  人类天生容易察觉危险或安全的信号,若处于充满自然声音的环境中,会感到安全、放松警惕。因此,每周在自然环境中活动两小时的人,比较少在户外活动的人幸福感更高。
  缓解疼痛
  长期工作压力大,让不少人出现了慢性疼痛。无需远行,只要走出家门,在充满自然声音和景色的环境中短暂休息一会儿,就有助提神醒脑、改善免疫力、降低疼痛感。

音乐也是一剂良药


  不仅大自然的声音,悠扬悦耳的音乐也能舒缓压力、平复心情,让人身心舒畅。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许多医院和社区健康中心都提供“声音治疗”,以帮助那些身体、情绪上有障碍的人恢复健康。
  我国传统医学则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的观点,认为真正好的中医善于运用音乐来养生治病,用乐如用药。早在2 000多年前,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就发现了音乐对身心的益处,提出“五音疗疾”的理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天之五音为角、徴、宫、商、羽,分别和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相配,与人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应。如今,这一理念在中医的诊断学、治疗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专家介绍,五音疗法主要分两类:一是主动治疗,即亲身弹奏乐器和吟唱。即使不懂乐理,只要锻炼自己按照一定节奏敲打器物,同样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临床上使用这种方式治疗狂躁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另一种是被动治疗,即音乐欣赏。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音乐都能产生治疗作用,音乐整体风格应该是舒缓的,情节性不能太强,还要保证时长在20分钟左右。例如,临床上常用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来辅助降血压。
  如果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只要听一些乐曲风格相对平稳、情节性不太强、起伏不大的中国古典音乐就可以。如果用耳机听音乐,一定要注意控制音量,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睡眠较差的人,还可以在睡觉时播放虫鸣、鸟叫、雨声、流水声。专家建议,如果不得不生活在噪声中,可以使用合适的耳塞,确保睡眠期间少被噪声干扰。最好每周都能卸下内心沉重的包袱,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感受葱葱郁郁的美景和回旋在山间、溪旁、林间的自然之声。
其他文献
“二十年磨一剑”,詹雯这样形容自己来到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后开展的教育工作。“我把自己过往20多年积攒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包括广州先进的教育方法都带到这里来了。”  “因自己的存在,让他人感到幸福”,是她给学生定下的校训,这句话同样可以概括她与纳雍1 600个家庭的故事。  作为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援建项目,纳雍·天河实验学校位于纳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2019年9月开始建设,仅用时7个月,一座
在不久前热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意外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与年轻时的妈妈李焕英相遇,二人形影不离,上演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笑中带泪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贾晓玲究竟是怎么穿越回过去的?  关于时空穿越,学界与民间流传着诸多假说,全世界科学家也一直在努力探究其真实性。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大胆的假设,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时空穿越术”。假说一:黑洞穿越  在很多科幻电影中,时光
回家吃饭成为一种奢侈  退休10多年的教师王先生说:“以前要下馆子很稀罕,一般要遇到大喜事,比如儿女结婚、孩子考上大学之类,一年也就一两回,满摆一大桌的美味佳肴,感觉特别隆重,也特别好吃。现在,儿子隔三差五带着全家人下馆子,油多肉多,真是吃不动了,还不如回家喝粥。”在某公司担任高管的邢女士说:“现在各种商务宴请特别多,几乎天天下馆子,都吃腻了。去医院查出高血脂,醫生说就是吃出来的。我现在最盼望的就
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母亲退休了,父亲再有一两年也要退下来。他想着把父母接来养老,毕竟北京的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条件更好,然而父母不愿意,他们觉得在老家更自在,但各方面条件却要差上一大截。小张的烦恼不是个例。  资料显示,中国正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据人社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
本文回顾总结了 2020年地震活动,从全球到局部,呈现了全球、中国和四川的地震活动概况;分析了全球、中国和四川地震活动的特征;记叙了 2020年四川区域内发生的突出地震事件;追踪了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四川区域内发生的3次7级以上地震和2019年发生的长宁6.0级地震震群的余震活动。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M_S≥7.0地震活动特征呈现低频次、低强度,主体地区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周边未
当前的高考评价体系已经转向素养立意,但很多同学依旧只是盲目的 大量刷题,没有能够形成对试题整体把握的逻辑思维,突显出学科素养不足,备考效率低下.本文将从试题深度解析的
1  “现在的科幻小说真是越来越难写了。”许英魄嘬了一口手中的电子烟,充满薄荷味的烟雾一下弥漫开来。  漆黑一片的房间中仅有四盏灯打在四个白色皮沙发上,男人们舒适地坐在其中。  “没错,我赞同。时间、空间、物质。”贾儒士将“物”字说得特别用力,因为这个字的口型能遮挡住他将烟雾往许英魄那边吹的动作。“绝大多数的科幻小说无外乎就是对这三种类型进行想象。时间穿越、平行宇宙、光速移动、智能机器,还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