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章渡岩体的成岩时代、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5 Ma),为皖南地区燕山早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岩石的SiO2含量为65.18%~67.38%,A/CNK为0.93~0.98,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富集Th、U、La与K元素,相对亏损Ba、Nb、Sr、P与Ti元素,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稀土元素
【基金项目】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386);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0692,B2019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章渡岩体的成岩时代、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5 Ma),为皖南地区燕山早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岩石的SiO2含量为65.18%~67.38%,A/CNK为0.93~0.98,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富集Th、U、La与K元素,相对亏损Ba、Nb、Sr、P与Ti元素,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明显的右倾型,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为0.72~0.81)。其εHf(t)值为-11.1~-10,Mg#为38.86~43.58,Nb/U值为2.32~3.74,表明章渡花岗闪长岩的源岩主要以古老的下地壳壳源物质为主,并经历了幔源组分的加入和板片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岩浆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章渡岩体应形成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背景下的陆缘弧构造环境。
其他文献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如激光金属沉积技术LMD)的诞生使金属零件的设计与制造迈入了新的纪元。依托逐层添加式制造方法,激光增材制造的零件往往具有高度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及定制化的功能梯度,在航空航天、航海、核工业以及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微观组织混乱、裂纹、气孔等缺陷缺少有效的监测和调控手段,严重的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本文以LMD增材制造316不锈钢为
高碳珠光体钢丝是工业生产中强度最高的金属结构材料,因其同时具备优良的韧塑性,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缆索、汽车轮胎和高层建筑等国民经济领域。微合金化是超高强度珠光体钢丝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Mn、Si元素是最常见的添加元素。Mn、Si元素的添加,显著影响珠光体的共析转变过程及微观结构特征,对珠光体钢最终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控制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Mn、Si元素在珠光体两相间存在明显的相分配,并具有显
铸钢件因其设计合理性与实用性得到了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热轧钢构件相比,铸钢件的浇注过程容易卷入气体、杂质等,并且缺少轧机轧制过程,导致铸钢中的缺陷数量远多于热轧钢中的缺陷数量。缺陷的存在破坏了材料的连续性,减小了构件受力时的有效截面面积,造成局部构件及整体结构力学性能下降。由于铸钢件总是带缺陷工作的,该问题制约了铸钢材料、构件和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只有充分认识缺陷对铸钢件和结构系统力学性能的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材料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并发射可见光,这一独特的发光特性使其在生命科学、光伏、传感、防伪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是当前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纳米制备技术的发展,上转换纳米晶相比有机染料分子或半导体量子点,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毒性小、稳定性好、探测深度远、辐射损伤低、信噪比高、无荧光闪烁等显著优点。稀土掺杂的六方(β)相NaYF4类纳米晶被认为是目前最高效的上转换体系,针对其在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可设计性,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土木、汽车等领域,因此其力学性能表征以及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行为预测成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相比于实验方法,数值方法具有预测效率更高、更加经济、更适应于材料的设计等优点,且由于复合材料是非均质材料,因此构建复合材料多尺度分析方法并研究不同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完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从低阶尺
近年来,随着镁合金室温变形工艺技术的提高,采用累计多道次冷拉拔结合中间退火的工艺能够成功制备镁合金细丝和细管材等微型材。这些微型材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使得可降解吻合钉、缝合线、心血管支架、纤维增强骨科固定复合材料等应用成为可能。虽然镁合金作为可降解材料正是利用了镁易腐蚀的特性,但这也对镁腐蚀的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镁合金的腐蚀速率过快依旧是镁合金在医用材料领域的障碍,如何使镁合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s)是目前已知数目最多的一类膜受体,它们调控了如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信号传递以及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介导的信号传递。GPCRs与配体的结合使其构象发生改变,进而激活异源三聚体G蛋白并开启下游信号传导通路。果蝇的视觉信号传递系统是研究GPCR信号传导通路的良好模型。果蝇中Gαq基因编码G蛋白α亚基,产生七种剪接体并编码三种G
Al-Cu-Mn系列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可焊接和热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等工业领域。但是,当工作温度超过250℃时,由于主要耐热析出相Cu Al2的快速粗化,使得高温性能出现显著的下降。随着科技及经济的发展,对耐热铝合金高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耐热铝合金开发面临更大的挑战。通过合金化和微合金化结合热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在本文中,首先开展了Cu含量对Al-x Cu-1Mn
计量关系到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效益,在GNSS产品计量方面,随着各种GNSS接收机定位终端市场比重的快速增长,其规范性和合格率检测是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新兴行业(如无人车、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等)的发展,对高精度GNSS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实时性、动态性、连续性等指标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GNSS产品的检测主要采用基线场法,常规静态基线场检测方法的弊端是不能准确地评定GNSS终端各状态下的
基于纳米孔的二维膜分离技术和单分子检测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个性化医疗、新能源、遗传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的领域。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减小纳米孔的尺寸不仅可以提高纳米孔相关器件的性能,还为研究纳米尺度下离子和单分子的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从纳米孔内离子和DNA分子输运的基础理论出发,逐步建立了从连续体到亚连续体再到多体的离子输运理论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DNA分子在场力(包括电场和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