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2-3%。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产后出血病例,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4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內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2-3%。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产后出血病例,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阴道分娩共84例产后出血病例,孕龄37+3-41+4周,产妇年龄19-40岁。其中初产妇61例(占72.6%),经产妇23例(占27.4%)。其中1例产后出血量达到4500ml,抢救无效死亡。
1.2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纱布浸透法及容积法测量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在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采用弯盘接血,用量杯测量弯盘内产妇出血量;纱布以浸透不滴血为准,根据公式计算出血量,将两种方法收集血量相加为产后24h出血量,按产后24h总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的标准。
2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71例,占84.52%;胎盘因素8例,占9.52%;软产道裂伤5例,占5.95%;无凝血功能障碍。
2.2高危因素分析。贫血33例、巨大儿20例、多产次12例、妊高症3例、双胎1例、瘢痕子宫1例。
3讨论
3.1产后出血的原因。①宫缩乏力:占84.52%。与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产次过多、产科并发症等有关。②胎盘原因:占9.52%。曾经有引产、流产史,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宫内感染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易发生胎膜粘连、胎盘滞留、胎盘位置不正、胎盘植入等,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③软产道裂伤:占5.9%,主要是宫颈和阴道裂伤。与阴道分娩时宫口未开全,产妇过早用力或宫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娩出过快,胎儿过大,分娩时保护会阴不当,阴道助产手术不当等有关。④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本组无。
3.2产后出血的治疗。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以我院死亡病例分析:该产妇36岁,以孕40+4周,孕4流2产1收入院,因巨大儿行缩宫素引产,第二产程出现胎儿窘迫行胎吸助产,新生儿重3.6Kg。产后子宫收缩差,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应用后好转,产时出血500ml。产房观察2小时回病房后再次出现宫缩乏力,大量阴道出血,虽经积极抢救(包括手术切除子宫、输血等),终因失血过多,导致DIC,抢救无效死亡。分析原因,与我院地处基层,促宫缩药物有限(仅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输血困难,在第一时间不能及时输血,为抢救失败关键。但产妇年龄偏大,产次过多,且缺乏正规孕期检查亦为高危因素。
4预防
我院为基层医院,经济条件及孕产妇保健意识较差,多数产妇近临产时才第一次来院检查,高龄、多产、合并贫血者较多,缺乏早期干预及治疗。故应: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围生期保健:对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宣传计划生育,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对有产科并发症及高危产妇,如妊高症、巨大儿、双胎等要与产前进行干预治疗,做好输血准备。
(2)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阴道分娩者应在产房严密观察2小时,注意血压、宫缩、阴道出血及外阴伤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无异常后送归病房,鼓励早排尿、新生儿早开奶,促进子宫收缩。上诉病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积极处理后好转。亦有产后2h后发生出血者,如死亡病例。故产后24h均为高危期,应加强与病房护士交班工作,严密观察。
综上所述,重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各种防范手段对控制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定期进行孕期检查与保健,产时、产后个环节及时采取药物等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4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內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2-3%。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产后出血病例,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阴道分娩共84例产后出血病例,孕龄37+3-41+4周,产妇年龄19-40岁。其中初产妇61例(占72.6%),经产妇23例(占27.4%)。其中1例产后出血量达到4500ml,抢救无效死亡。
1.2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纱布浸透法及容积法测量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在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采用弯盘接血,用量杯测量弯盘内产妇出血量;纱布以浸透不滴血为准,根据公式计算出血量,将两种方法收集血量相加为产后24h出血量,按产后24h总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的标准。
2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71例,占84.52%;胎盘因素8例,占9.52%;软产道裂伤5例,占5.95%;无凝血功能障碍。
2.2高危因素分析。贫血33例、巨大儿20例、多产次12例、妊高症3例、双胎1例、瘢痕子宫1例。
3讨论
3.1产后出血的原因。①宫缩乏力:占84.52%。与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产次过多、产科并发症等有关。②胎盘原因:占9.52%。曾经有引产、流产史,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宫内感染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易发生胎膜粘连、胎盘滞留、胎盘位置不正、胎盘植入等,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③软产道裂伤:占5.9%,主要是宫颈和阴道裂伤。与阴道分娩时宫口未开全,产妇过早用力或宫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娩出过快,胎儿过大,分娩时保护会阴不当,阴道助产手术不当等有关。④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本组无。
3.2产后出血的治疗。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以我院死亡病例分析:该产妇36岁,以孕40+4周,孕4流2产1收入院,因巨大儿行缩宫素引产,第二产程出现胎儿窘迫行胎吸助产,新生儿重3.6Kg。产后子宫收缩差,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应用后好转,产时出血500ml。产房观察2小时回病房后再次出现宫缩乏力,大量阴道出血,虽经积极抢救(包括手术切除子宫、输血等),终因失血过多,导致DIC,抢救无效死亡。分析原因,与我院地处基层,促宫缩药物有限(仅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输血困难,在第一时间不能及时输血,为抢救失败关键。但产妇年龄偏大,产次过多,且缺乏正规孕期检查亦为高危因素。
4预防
我院为基层医院,经济条件及孕产妇保健意识较差,多数产妇近临产时才第一次来院检查,高龄、多产、合并贫血者较多,缺乏早期干预及治疗。故应: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围生期保健:对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宣传计划生育,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对有产科并发症及高危产妇,如妊高症、巨大儿、双胎等要与产前进行干预治疗,做好输血准备。
(2)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阴道分娩者应在产房严密观察2小时,注意血压、宫缩、阴道出血及外阴伤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无异常后送归病房,鼓励早排尿、新生儿早开奶,促进子宫收缩。上诉病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积极处理后好转。亦有产后2h后发生出血者,如死亡病例。故产后24h均为高危期,应加强与病房护士交班工作,严密观察。
综上所述,重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各种防范手段对控制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定期进行孕期检查与保健,产时、产后个环节及时采取药物等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