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速公路实现标准化的养护管理有利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并降低建设成本,所以要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对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以及造价应用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造价
1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经营服务考核标准要求更加全面严格
随着公众不断提高出行条件要求,路况技术指标、安全设施标准、站区服务水平等服务考核标准会逐步提高,行业监管考核力度、考核频次加大,对养护管理成效提出更高的要求。
1.2企業经营压力对养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现今收费公路发展环境下,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同时,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和超载治理的反复,老旧桥梁、道路等维修任务越来越大,在如何科学确定养护维修方案和科学分配使用有限养护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规范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高速公路建设高潮以后,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养护业务,养护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设并完善符合集团管理实际,既规范又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1.4行业政策及收费环境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全国ETC联网和全省“一张网”的实施,增加了大量机电设施,同时对机电系统的兼容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路网的延伸、节假日免费放行及“绿色通道”等,对机电设施的功能及性能要求更高。
2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及造价应用分析
2.1机械配备标准化
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配备主要包括路面清扫、路面维修、防撞护栏修复、标线修复、绿化维护、夏季防汛、冬季路面除雪、桥涵(隧)检查等养护作业。养护设备配备以经济、适用、安全、节能、环保为原则,在经济、适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节能、环保。配备的设备要与养护管理模式和承担的养护任务相适应,充分考虑养护设备的利用效率,对于利用率较低、市场易租赁的通用设备可采用租赁方式为主;由于高速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尽量选用的设备“一机多能”,提高设备的经济性;尽量选择自行式设备,确保养护安全和快速养护;提倡充分利用旧料,实现节能和环保;优先选用国产机械设备,确保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质量。
2.2建设与养护无缝衔接
第一,明确管理主体。高速公路处于缺陷责任期,建设、养护、路政及交警部门均进行相关管理工作,出现险情需要进行抢修应清晰定责。第二,缺陷病害类型划定准确。缺陷责任期内质量缺陷要与车辆漏油造成的路面坑槽、交通事故导致的结构性损伤,以及交安设施构件丢失等缺陷病害相区分。质量缺陷由原建设单位负责处治维修,非缺陷病害纳入养护管理范畴,由运营管理单位养护管理流程进行组织处理。第三,增强管理方式方法。由于高速公路原施工单位已经撤场,质量缺陷修复由养护单位施工,成本较建设期相应单价高,导致质量缺陷修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以应加强管理手段,提高养护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速度。
2.3明确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的技术应用
在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中,也要结合其实际的技术应用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明确技术形式来提升养护质量,从而推动养护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方向转变。事实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初期的养护中,需要限制交通,沥青铺设之后,在泛油状况下进行矿料的清扫,并且在乳化沥青路面之后才能够开放交通。而日常养护过程中,则需要明确路面养护的要求及标准:路面应该保持干净与平整,线型整体上来看相对顺直,有较强的排水能力,能够及时排除路面的堆积物,没有破损不平整的现象。针对常见的路面病害,应该有针对性地应用养护技术,避免裂缝等现象扩大。以路面的裂缝治理为例,可以沿着裂缝的走向涂刷一些稠度稍微低的沥青,来弥补裂缝;或者直接在清扫路面的过程之中,喷洒沥青,然后利用石粉或者粗砂来进行灌缝,从而能够清除松动的裂缝边缘,并灌入热拌沥青的混合料。对于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而言,应该注重其路面的排水,保持路面坡度适宜、状态平整。
2.4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应遵循“全面养护、科学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畅通”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建立规范化的公路检测、数据采集制度,建立管理数据库和高速公路及设施的综合评价体系,制订可行的养护计划,实行有针对性的养护,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无病害和整洁美观,路面线形顺畅、横坡适度、排水畅通,路面粗糙度适宜、行车舒适,打造安全、舒适、快捷的运营环境。
2.5创新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模式
(1) 第一层管理。将正常的养护内容细化成了多个类别,如路面、路基、桥涵、公路绿化美化等,在此类别之下又进行项目的细化,规定作业的实际内容及质量标准,因为其内容的足够详细,对于每次的养护成本以及生产单价都有明确的定额,从而实现了对于成本的管控。
(2) 第二层管理。利用目前高速公路的养护项目结构类型来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所选取的成本计算的方式,都是依赖科学的成本指标测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而且适当添加了成本降低率,从而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第三层管理。强调对于养护成本的过程性管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性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工艺流程、合同签订等多个方面,来优化成本投入数量,实现定额、定值的管控目标,所有材料采购、投标招标环节都是透明的,不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材料既能满足高速公路的养护要求,又能降低使用成本。例如在材料管理方面,应选择具有资质的生产商,利用封闭式标准化的料仓来储存材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材料的损耗,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因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实现标准化,如路面厚度、级配、含油量、平整度都有详细的要求,所以可准确计算材料的使用数量及材料的成本,在将材料及质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时,就能实现造价的有效应用。
3结语
建立并落实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是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践行标准化管理方法,逐步取得标准化管理成果。为了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养护质量,有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晋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研究[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8.
[2]程飞.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简介:杨光照(1992.2—),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研究方向:公路工程造价。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造价
1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经营服务考核标准要求更加全面严格
随着公众不断提高出行条件要求,路况技术指标、安全设施标准、站区服务水平等服务考核标准会逐步提高,行业监管考核力度、考核频次加大,对养护管理成效提出更高的要求。
1.2企業经营压力对养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现今收费公路发展环境下,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同时,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和超载治理的反复,老旧桥梁、道路等维修任务越来越大,在如何科学确定养护维修方案和科学分配使用有限养护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规范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高速公路建设高潮以后,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养护业务,养护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设并完善符合集团管理实际,既规范又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1.4行业政策及收费环境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全国ETC联网和全省“一张网”的实施,增加了大量机电设施,同时对机电系统的兼容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路网的延伸、节假日免费放行及“绿色通道”等,对机电设施的功能及性能要求更高。
2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及造价应用分析
2.1机械配备标准化
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配备主要包括路面清扫、路面维修、防撞护栏修复、标线修复、绿化维护、夏季防汛、冬季路面除雪、桥涵(隧)检查等养护作业。养护设备配备以经济、适用、安全、节能、环保为原则,在经济、适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节能、环保。配备的设备要与养护管理模式和承担的养护任务相适应,充分考虑养护设备的利用效率,对于利用率较低、市场易租赁的通用设备可采用租赁方式为主;由于高速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尽量选用的设备“一机多能”,提高设备的经济性;尽量选择自行式设备,确保养护安全和快速养护;提倡充分利用旧料,实现节能和环保;优先选用国产机械设备,确保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质量。
2.2建设与养护无缝衔接
第一,明确管理主体。高速公路处于缺陷责任期,建设、养护、路政及交警部门均进行相关管理工作,出现险情需要进行抢修应清晰定责。第二,缺陷病害类型划定准确。缺陷责任期内质量缺陷要与车辆漏油造成的路面坑槽、交通事故导致的结构性损伤,以及交安设施构件丢失等缺陷病害相区分。质量缺陷由原建设单位负责处治维修,非缺陷病害纳入养护管理范畴,由运营管理单位养护管理流程进行组织处理。第三,增强管理方式方法。由于高速公路原施工单位已经撤场,质量缺陷修复由养护单位施工,成本较建设期相应单价高,导致质量缺陷修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以应加强管理手段,提高养护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速度。
2.3明确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的技术应用
在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中,也要结合其实际的技术应用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明确技术形式来提升养护质量,从而推动养护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方向转变。事实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初期的养护中,需要限制交通,沥青铺设之后,在泛油状况下进行矿料的清扫,并且在乳化沥青路面之后才能够开放交通。而日常养护过程中,则需要明确路面养护的要求及标准:路面应该保持干净与平整,线型整体上来看相对顺直,有较强的排水能力,能够及时排除路面的堆积物,没有破损不平整的现象。针对常见的路面病害,应该有针对性地应用养护技术,避免裂缝等现象扩大。以路面的裂缝治理为例,可以沿着裂缝的走向涂刷一些稠度稍微低的沥青,来弥补裂缝;或者直接在清扫路面的过程之中,喷洒沥青,然后利用石粉或者粗砂来进行灌缝,从而能够清除松动的裂缝边缘,并灌入热拌沥青的混合料。对于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而言,应该注重其路面的排水,保持路面坡度适宜、状态平整。
2.4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应遵循“全面养护、科学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畅通”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建立规范化的公路检测、数据采集制度,建立管理数据库和高速公路及设施的综合评价体系,制订可行的养护计划,实行有针对性的养护,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无病害和整洁美观,路面线形顺畅、横坡适度、排水畅通,路面粗糙度适宜、行车舒适,打造安全、舒适、快捷的运营环境。
2.5创新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化管理模式
(1) 第一层管理。将正常的养护内容细化成了多个类别,如路面、路基、桥涵、公路绿化美化等,在此类别之下又进行项目的细化,规定作业的实际内容及质量标准,因为其内容的足够详细,对于每次的养护成本以及生产单价都有明确的定额,从而实现了对于成本的管控。
(2) 第二层管理。利用目前高速公路的养护项目结构类型来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所选取的成本计算的方式,都是依赖科学的成本指标测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而且适当添加了成本降低率,从而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第三层管理。强调对于养护成本的过程性管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性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工艺流程、合同签订等多个方面,来优化成本投入数量,实现定额、定值的管控目标,所有材料采购、投标招标环节都是透明的,不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材料既能满足高速公路的养护要求,又能降低使用成本。例如在材料管理方面,应选择具有资质的生产商,利用封闭式标准化的料仓来储存材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材料的损耗,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因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实现标准化,如路面厚度、级配、含油量、平整度都有详细的要求,所以可准确计算材料的使用数量及材料的成本,在将材料及质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时,就能实现造价的有效应用。
3结语
建立并落实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是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践行标准化管理方法,逐步取得标准化管理成果。为了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养护质量,有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晋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研究[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8.
[2]程飞.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简介:杨光照(1992.2—),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研究方向:公路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