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高速提升,农业已经我国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而玉米作为我国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在很大程度增大玉米栽培的效率与产量。目前,玉米病虫害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量的技术人员开始投入到相关的课题项目中,因此,本文也主要针对当下玉米病虫害的主要类型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玉米产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伴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不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有效提升其技术水平,为玉米的高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玉米常见病害
1.1.大斑病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产物,其在许多地方都有种植,但是玉米的病虫害问题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威胁。所谓玉米的大斑病主要是在由于玉米的根部受到影响,起初,玉米的根部会出现一种澄清色的小点,逐步向周边开始扩散,直到影响到整个根部的生长。严重的大斑病会导致玉米的根部出现腐烂的现象,整个根部出现高达几厘米长的腐烂现象,并且不断扩散,最终导致玉米的死亡。
1.2.丝黑穗病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因为芽鞘的影响,会导致玉米患上丝黑穗病。该病症的为系统性的病症,发病的玉米的果穗相对于正常的玉米果穗而言要短。或者是在玉米开花期的时候就没有花穗,玉米较为容易枯萎,幼芽不易萌发成长。因此,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最有用、最有效、最实际、最划算的方式和手段来治理,实现玉米的增产,保证下一代玉米的质量和数量。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玉米防治工作将一直进行下去,我们也最终会找到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理玉米病虫害。
1.3.病毒病
在玉米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因为气候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极为容易感染病毒。例如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根部褪色、整体玉米的生长颜色不均匀,生长矮小且易于彎曲等,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确认该症状是否为病毒病以及是何种病毒病等,为后期的防治提供相应的基础。
二、玉米常见虫害
2.1.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主要依靠在玉米葉背上或者是嫩芽上,从而实现幼蚜虫的大规模繁殖。如果蚜虫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导致玉米叶卷起以及叶背枯黄等问题,极为严重的蚜虫病害会导致整个玉米叶株的死亡。如果不在短期内迅速处理蚜虫,则会对玉米的叶片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即便玉米株不会死亡,但是也会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蚜虫持续的周期相对较长,例如蚜虫在某些地区会严重影响到玉米雄穗,这就导致玉米的受粉情况不良,进而导致玉米的生长相对较为缓慢。
2.2.红蜘蛛
红蜘蛛属于一种喜好晴朗炎热的天气的食草动物,他们通常是分散在玉米田里进行玉米叶或者玉米雄穗的啃食。啃食玉米叶会导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及时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进而导致玉米生长缓慢或者是停止生长。啃食雄穗会影响玉米的授粉工作,进而导致玉米无玉米粒或者是玉米粒稀少等问题。
2.3.玉米螟
玉米螟也可以称之为空心虫。玉米螟的主要咬食玉米幼嫩的茎,从而导致玉米养分或者水分不足而停止生长或者是生长缓慢。玉米螟还会咬食玉米的雄穗,一旦雄穗被咬断,则无法进行玉米的授粉工作,导致长出来的玉米无玉米粒或者是玉米粒稀少,这些自然会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
三、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物理防治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及重要的饲料来源,其在我国的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害和虫害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应根据玉米生长的具体区域,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的种类,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尽量在不污染环境,并且花费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玉米田的周边设置一定的“陷阱”,从而有效杀死害虫。例如害虫喜欢有光的地方,就可以利用紫外线灯来杀死靠近的害虫。但是物理防治手段成本较高,不适合个体农户操作。但是对于大规模种植玉米的区域则可以采取该方法,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是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就是优胜劣汰,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来实现消灭害虫的目的。例如赤眼峰就比较喜欢在害虫的卵里生产自己的幼卵,而幼卵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吸食害虫的虫卵,进而有效遏制害虫的进一步繁殖。因此在多数玉米种植区域,都会采取在玉米田里放养适当的赤眼蜂来防治害虫的增长,从根本上遏制了害虫的繁殖。
3.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给玉米喷洒的农药中添加针对害虫的有效化学药剂。但是该方法极为容易导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当前对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步研发出了一些只针对害虫但是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化学物品,这样一来就能即实现了害虫的治理,还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的主要理念就是,利用药剂来杀除各类害虫,其尽量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确保玉米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
3.4.农业防治
当前较为常见也比较传统的防治害虫方法就是农业防治,且相对来说效果比较明显。在种植玉米之前,优先玉米种子,可选用抗病性能较强的玉米种植,确保玉 米种子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不宜被害虫侵蚀。在玉米种植之后,针对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的病害或者是虫害,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毒以及害虫类型,选择喷洒合适的农药,将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玉米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玉米产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该项技术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改进,并在不破坏环境与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病虫害的及时防治,从而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胡金宏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6(06)
[2]张鸿雁 浅析辽宁抚顺地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7(01)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伴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不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有效提升其技术水平,为玉米的高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玉米常见病害
1.1.大斑病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产物,其在许多地方都有种植,但是玉米的病虫害问题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威胁。所谓玉米的大斑病主要是在由于玉米的根部受到影响,起初,玉米的根部会出现一种澄清色的小点,逐步向周边开始扩散,直到影响到整个根部的生长。严重的大斑病会导致玉米的根部出现腐烂的现象,整个根部出现高达几厘米长的腐烂现象,并且不断扩散,最终导致玉米的死亡。
1.2.丝黑穗病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因为芽鞘的影响,会导致玉米患上丝黑穗病。该病症的为系统性的病症,发病的玉米的果穗相对于正常的玉米果穗而言要短。或者是在玉米开花期的时候就没有花穗,玉米较为容易枯萎,幼芽不易萌发成长。因此,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最有用、最有效、最实际、最划算的方式和手段来治理,实现玉米的增产,保证下一代玉米的质量和数量。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玉米防治工作将一直进行下去,我们也最终会找到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理玉米病虫害。
1.3.病毒病
在玉米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因为气候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极为容易感染病毒。例如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根部褪色、整体玉米的生长颜色不均匀,生长矮小且易于彎曲等,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确认该症状是否为病毒病以及是何种病毒病等,为后期的防治提供相应的基础。
二、玉米常见虫害
2.1.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主要依靠在玉米葉背上或者是嫩芽上,从而实现幼蚜虫的大规模繁殖。如果蚜虫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导致玉米叶卷起以及叶背枯黄等问题,极为严重的蚜虫病害会导致整个玉米叶株的死亡。如果不在短期内迅速处理蚜虫,则会对玉米的叶片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即便玉米株不会死亡,但是也会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蚜虫持续的周期相对较长,例如蚜虫在某些地区会严重影响到玉米雄穗,这就导致玉米的受粉情况不良,进而导致玉米的生长相对较为缓慢。
2.2.红蜘蛛
红蜘蛛属于一种喜好晴朗炎热的天气的食草动物,他们通常是分散在玉米田里进行玉米叶或者玉米雄穗的啃食。啃食玉米叶会导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及时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进而导致玉米生长缓慢或者是停止生长。啃食雄穗会影响玉米的授粉工作,进而导致玉米无玉米粒或者是玉米粒稀少等问题。
2.3.玉米螟
玉米螟也可以称之为空心虫。玉米螟的主要咬食玉米幼嫩的茎,从而导致玉米养分或者水分不足而停止生长或者是生长缓慢。玉米螟还会咬食玉米的雄穗,一旦雄穗被咬断,则无法进行玉米的授粉工作,导致长出来的玉米无玉米粒或者是玉米粒稀少,这些自然会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
三、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物理防治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及重要的饲料来源,其在我国的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害和虫害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应根据玉米生长的具体区域,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的种类,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尽量在不污染环境,并且花费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玉米田的周边设置一定的“陷阱”,从而有效杀死害虫。例如害虫喜欢有光的地方,就可以利用紫外线灯来杀死靠近的害虫。但是物理防治手段成本较高,不适合个体农户操作。但是对于大规模种植玉米的区域则可以采取该方法,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是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就是优胜劣汰,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来实现消灭害虫的目的。例如赤眼峰就比较喜欢在害虫的卵里生产自己的幼卵,而幼卵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吸食害虫的虫卵,进而有效遏制害虫的进一步繁殖。因此在多数玉米种植区域,都会采取在玉米田里放养适当的赤眼蜂来防治害虫的增长,从根本上遏制了害虫的繁殖。
3.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给玉米喷洒的农药中添加针对害虫的有效化学药剂。但是该方法极为容易导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当前对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步研发出了一些只针对害虫但是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化学物品,这样一来就能即实现了害虫的治理,还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的主要理念就是,利用药剂来杀除各类害虫,其尽量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确保玉米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
3.4.农业防治
当前较为常见也比较传统的防治害虫方法就是农业防治,且相对来说效果比较明显。在种植玉米之前,优先玉米种子,可选用抗病性能较强的玉米种植,确保玉 米种子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不宜被害虫侵蚀。在玉米种植之后,针对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的病害或者是虫害,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毒以及害虫类型,选择喷洒合适的农药,将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玉米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玉米产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该项技术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改进,并在不破坏环境与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病虫害的及时防治,从而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胡金宏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6(06)
[2]张鸿雁 浅析辽宁抚顺地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