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读,彰显初中语文阅读精彩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eo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里的对话,前提是解读。解读文本是备好课的前提,只有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才有可能把文本中静止的内涵转化为教师的理解,并借助适当的教具或者方法在课堂中展示出来,以自己的解读来影响学生的解读,以便形成共鸣,达到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的深度对话。
  一、针对独特体验尝试“陌生化”解读
  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对于文本解读来说,一开始不是去查阅教参,或者通过百度翻阅各种课例,而是老老实实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诵读文本,一遍不行,就读两遍,直至读熟。只有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再结合相关教材、教案才能得心应手,融会贯通。如果一开始就瞄准教案,或者直接“拿来”,照抄照搬,其效果自然不太理想。教师只有对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引领他们驶向新的语文世界。
  何謂陌生化解读,最根本的就是先要“格式化”大脑,去除“旧”的知识结构、框架,然后带着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去解读,从而对文本形成新的体验,乃至新的理解。比如针对《散步》这一课,其主题教参上早有结论,主要是弘扬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但是笔者在教授该文时,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分析该文主题,而是让他们自己深入品析,自主解读文本,然后对该文主题进行讨论,结果精彩纷呈。有学生认为家庭对于中年人来说,就是责任;也有学生认为亲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更有学生认为这是对亲情的呼唤,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这种不按常规、让学生直接进行陌生化解读的方式,既能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产生,同时也能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针对文本内涵尝试“拓展化”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标倡导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是与之一脉相承的。为了拓展学生思维,针对文本内涵,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拨或者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而且还能使他们主动发现,继而综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比如针对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其中最感人的就是肥胖的父亲主动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刹那间。父亲蹒跚的步态、费力的动作以及关怀的话语,让“我”两次流泪。对这段文本解读,过去很多老师大多是直接让学生读,或者播放视频,虽然学生能够体验,但其感觉大多停留在形象认识上,对于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父爱却无法深刻感悟。其解读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对此笔者这样引导学生逐步剖析: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动词,感受这些词语对刻画父亲形象有何作用;好好品味一下,这里的外貌、动作描写对父亲形象刻画有什么作用;小组交流一下,文中的特殊语句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思维有效拓展的同时,对父亲形象也有更为丰满的认识。
  当然,课堂拓展必须依托文本进行,不能随意发挥,如果无限发挥,势必影响最终目标的达成。比如针对摘自名著的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相应名著谈谈人物,说说其中故事,能够有效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而在教学诗歌时,则可以让学生将相关诗歌内容串联,进行比较阅读。
  三、针对学生主体尝试“个性化”解读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乃至基础、性别的差异,他们对同一文本解读有不同的感受。而教师需要尊重这种感受,毕竟学生自己的体验才是真实的。
  比如针对《珍珠鸟》这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中,笔者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珍珠鸟,并且尝试用原文进行概括。有学生说:“这是一只活泼的珍珠鸟。”有学生说:“这只珍珠鸟比较淘气。”……其中有个学生说:“这是一只‘小肥’。”听后,大家顿时哈哈大笑。然而笔者却没有嘲笑,而是先肯定,对这个学生进行表扬,认为这个学生抓住了珍珠鸟的特征进行概括;然后笔者话锋一转:“但是这种‘肥’却与我们认识中的营养过剩不同,而是‘肥’得……”学生集体回答:“可爱。”这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而不是直接把教参中的观点原封不动地抛给学生。
  当然,个性化解读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解读,比如针对《背影》有学生则认为“父亲”的做法不对,明显违反交通规则,而这就需要教师妥善引导。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既要讲究目标性,不能照搬,也要照顾学生主体性,强调其个性化阅读。这样才能呈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值,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更重要的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有很多文本具有阅读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能够真正让学生领略其路上的风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