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以视为全新的思想模式的建立。设计思维课程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开发和有效训练的课程设计与体系。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与横向思维能力的交叉,相对于技巧性的知识积累更注重思维形式与方法的启发。
【关键词】艺术设计 设计思维 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以视为全新的思想模式的建立。 早在20世纪初俄国巴甫洛夫和美国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就错误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思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机械反应过程。在这种满堂灌的陈旧教学体制中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被抑制了。我国主流教育方式偏向有意识和分析的思考模式,强调纪律、惯例、公式和理论知识,但忽略了解决日常问题的灵活性。单靠理论知识和信息,并不足以保证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新世代生存下来。就在这种背景下,“创造力”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设计思维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必要性
(一)设计思维课程的意义及国内教学现状
大部分学生思维的初始状态是常规、直接、简单的,而设计思维的培养目的是达到创新、系统、全面的状态。设计思维课程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开发和有效训练的课程设计与体系。它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改变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特点创造出的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职业设计师的思维习惯,也应当成为设计教育者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这些模式被没有答案的问题所激励,被价值与关系的重新定义所启发。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真正意义上重视创意的教育应该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原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引领下逐渐开展起来的。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创意需求的加强,目前国内许多艺术院校相继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纷纷将设计思维课程作为设计教育的启蒙与思维的转变加入到设计教学中。设计思维课程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与横向思维能力的交叉,相对于技巧性的知识积累更注重思维形式与方法的启发。
(二)设计思维课程对当前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
设计思维教学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的文化背景和跨越学科的综合知识能力,同时又不能固守成见;对于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习惯,让主动学习贯穿于直觉、认知、知觉、思维、理解、创新的整个过程。改变单向的视角为多向视角。从习惯于“唯一”到“怎么都行”。如果教与学都能够保持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活跃的课堂就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场与思维碰撞的实验室,教师与学生都会受益匪浅,作为促进设计发展的深层的人文价值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设计思维课程教学的实践
(一)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构想
在设计思维课程大纲的制定与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对学生训练分成两个并行的层面:智慧与方法。这是创意实践中缺一不可的因素。智慧的积累重点在于通过课程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层面积累经验和智慧。智慧主要为一种以点带面的引导,方法主要为解决设计中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如采用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工具,诸如同理心、体验产品、重新陈述问题、分类、脑力激荡和心智图等,都能够挑战既定观念。至于横向思维突破常规、类推思考和强制联系这些创意工具,能在源头上,即创造构思萌生的阶段,便消除既定观念。
我们一般采用常规方式处理生活上的事情,这些惯性程序有时被称为既定观念。这样思考比较方便(因为它们像计算机软件那样已安装妥当,并往往自动选取),而且看来能解决问题(因为当你唯一的工具是锤子,你的每个问题都看似一枚钉子),它们并不尊重每一个新问题的独立性,亦没有理会我们须因时间、潮流和生活方式做出改变。大部分专业人士都应该抵抗观念模式的安逸,而强迫自己至少从一种新角度去思考每个问题。这也是教学中始终要努力做到的。
(二)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方式
1. 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
从智慧层面上谈,课程中主要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层面积累经验和智慧。在每个思维方法讲解的部分中插入创意工具的教授与练习。每部分都是用两次课的时间去解决,尽量减少了理论讲解的时间,加重课堂讨论、课堂小游戏及课堂练习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
2. 设计思维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第一章的教学中,主要进行一个设计思维课程体系的概述,让学生对于课程及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讲解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思想启蒙。在第二章的内容中,就进入了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各个角度来认识设计思维及学习不同门类独特的所不同的思维方法。在课程中智慧的积累和方法的启发是并行的,比如从文学的角度看思维的章节,以《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为例子,讲授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种种活动都在大观园的背景上展开,作者通过贾政、清客和宝玉巡看新告竣的大观园,拟题匾对,一开始就把园的规模、方位、建筑布局、山水特色等等作了全面的介紹和重点的描绘。在课堂上以点带面的介绍了小说在文学角度上的创新手法,也以大观园为例讲到了江南园林设计上的创新与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并发现文学中的创新手法与思维、文学与设计的关系等。与本次课程相关的思维方法的讲授是跳出常规思维,同学们为某楼盘做一个企划案,使其商品房卖得更好,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就运用到了大观园中景点命名的点子,学会结合特点讲述故事,跳出了常规思维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的工具,注重思考的过程而不要太注重结果。 在从书法的角度看思维的章节中,主要以各个时期的书法为例。首先到了卫夫人的《笔阵图》,看卫夫人是如何教导一个孩子进入书法美学的领域。在她看来,书法不仅仅是技巧,书法是一种审美。她运用“高峰坠石”的方法教给王羲之书法里最基本的元素——点。她教他去感受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速度,形成王羲之对于点的感受。在学习写“一”的时候,又让王羲之去感受“千里阵云”,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才会有与天地对话的向往。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分享、探讨书法美学及其对设计带来的启示,启发学生用心感受、独立思考。作业是要求学生课下去看云门舞集的《行书》舞蹈,看看舞者是如何诠释书法美学,写出一份观后看及通过对书法美学的体会构思一张海报。
3. 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法
在教学中衡量学习的成果,更多地着眼于项目的完成过程,而不是最后的产品。因此在一个项目还未结束时,已经可以衡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力。教学中广泛应用了实验及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验中付出的努力,多元化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不同思考方式),独立学习(自发追求进一步的知识、技能和兴趣),批判性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以求进步),以及在视觉日志所记下的,都确保学生日渐进步。在教学中,还广泛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案例的解读、视频分享及讨论、动手制作、讲演等多种方式。
三、设计思维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对于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了解了思维的工具,因为没有智慧的积累,对工具的运用上就谈不上准确了,所以很多同学反映对于创意工具的掌握的不理想。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没有形成独立思考与批判思考的基础。大部分同学不能够突破以前的常规思维模式,也不能举一反三的把所学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包括在其他课程中做好知识点的衔接,在后续与同时期的课程中融合设计思维的创意工具。在课程中,也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积累的引导,在厚积累的前提下学会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中国设计教育批判(上)[EB].
[2]弗兰克·惠特福特 包豪斯BAUHAUS[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商店,2001:12.
[3]彭庆华,常虹. 我们所经历的塔里埃森[M]. 北京 新建筑,2000.
[4]郑曙旸. 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漢: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5]Professional Standards — USA Foundation for Interior Design Edu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2000.
【关键词】艺术设计 设计思维 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以视为全新的思想模式的建立。 早在20世纪初俄国巴甫洛夫和美国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就错误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思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机械反应过程。在这种满堂灌的陈旧教学体制中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被抑制了。我国主流教育方式偏向有意识和分析的思考模式,强调纪律、惯例、公式和理论知识,但忽略了解决日常问题的灵活性。单靠理论知识和信息,并不足以保证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新世代生存下来。就在这种背景下,“创造力”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设计思维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必要性
(一)设计思维课程的意义及国内教学现状
大部分学生思维的初始状态是常规、直接、简单的,而设计思维的培养目的是达到创新、系统、全面的状态。设计思维课程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开发和有效训练的课程设计与体系。它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改变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合,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特点创造出的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职业设计师的思维习惯,也应当成为设计教育者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这些模式被没有答案的问题所激励,被价值与关系的重新定义所启发。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真正意义上重视创意的教育应该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原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引领下逐渐开展起来的。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创意需求的加强,目前国内许多艺术院校相继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纷纷将设计思维课程作为设计教育的启蒙与思维的转变加入到设计教学中。设计思维课程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与横向思维能力的交叉,相对于技巧性的知识积累更注重思维形式与方法的启发。
(二)设计思维课程对当前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
设计思维教学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的文化背景和跨越学科的综合知识能力,同时又不能固守成见;对于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习惯,让主动学习贯穿于直觉、认知、知觉、思维、理解、创新的整个过程。改变单向的视角为多向视角。从习惯于“唯一”到“怎么都行”。如果教与学都能够保持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活跃的课堂就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场与思维碰撞的实验室,教师与学生都会受益匪浅,作为促进设计发展的深层的人文价值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设计思维课程教学的实践
(一)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构想
在设计思维课程大纲的制定与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对学生训练分成两个并行的层面:智慧与方法。这是创意实践中缺一不可的因素。智慧的积累重点在于通过课程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层面积累经验和智慧。智慧主要为一种以点带面的引导,方法主要为解决设计中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如采用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工具,诸如同理心、体验产品、重新陈述问题、分类、脑力激荡和心智图等,都能够挑战既定观念。至于横向思维突破常规、类推思考和强制联系这些创意工具,能在源头上,即创造构思萌生的阶段,便消除既定观念。
我们一般采用常规方式处理生活上的事情,这些惯性程序有时被称为既定观念。这样思考比较方便(因为它们像计算机软件那样已安装妥当,并往往自动选取),而且看来能解决问题(因为当你唯一的工具是锤子,你的每个问题都看似一枚钉子),它们并不尊重每一个新问题的独立性,亦没有理会我们须因时间、潮流和生活方式做出改变。大部分专业人士都应该抵抗观念模式的安逸,而强迫自己至少从一种新角度去思考每个问题。这也是教学中始终要努力做到的。
(二)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方式
1. 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
从智慧层面上谈,课程中主要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层面积累经验和智慧。在每个思维方法讲解的部分中插入创意工具的教授与练习。每部分都是用两次课的时间去解决,尽量减少了理论讲解的时间,加重课堂讨论、课堂小游戏及课堂练习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
2. 设计思维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第一章的教学中,主要进行一个设计思维课程体系的概述,让学生对于课程及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讲解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思想启蒙。在第二章的内容中,就进入了从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建筑作品等各个角度来认识设计思维及学习不同门类独特的所不同的思维方法。在课程中智慧的积累和方法的启发是并行的,比如从文学的角度看思维的章节,以《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为例子,讲授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种种活动都在大观园的背景上展开,作者通过贾政、清客和宝玉巡看新告竣的大观园,拟题匾对,一开始就把园的规模、方位、建筑布局、山水特色等等作了全面的介紹和重点的描绘。在课堂上以点带面的介绍了小说在文学角度上的创新手法,也以大观园为例讲到了江南园林设计上的创新与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并发现文学中的创新手法与思维、文学与设计的关系等。与本次课程相关的思维方法的讲授是跳出常规思维,同学们为某楼盘做一个企划案,使其商品房卖得更好,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就运用到了大观园中景点命名的点子,学会结合特点讲述故事,跳出了常规思维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的工具,注重思考的过程而不要太注重结果。 在从书法的角度看思维的章节中,主要以各个时期的书法为例。首先到了卫夫人的《笔阵图》,看卫夫人是如何教导一个孩子进入书法美学的领域。在她看来,书法不仅仅是技巧,书法是一种审美。她运用“高峰坠石”的方法教给王羲之书法里最基本的元素——点。她教他去感受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速度,形成王羲之对于点的感受。在学习写“一”的时候,又让王羲之去感受“千里阵云”,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才会有与天地对话的向往。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分享、探讨书法美学及其对设计带来的启示,启发学生用心感受、独立思考。作业是要求学生课下去看云门舞集的《行书》舞蹈,看看舞者是如何诠释书法美学,写出一份观后看及通过对书法美学的体会构思一张海报。
3. 设计思维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法
在教学中衡量学习的成果,更多地着眼于项目的完成过程,而不是最后的产品。因此在一个项目还未结束时,已经可以衡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力。教学中广泛应用了实验及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验中付出的努力,多元化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不同思考方式),独立学习(自发追求进一步的知识、技能和兴趣),批判性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以求进步),以及在视觉日志所记下的,都确保学生日渐进步。在教学中,还广泛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案例的解读、视频分享及讨论、动手制作、讲演等多种方式。
三、设计思维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对于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了解了思维的工具,因为没有智慧的积累,对工具的运用上就谈不上准确了,所以很多同学反映对于创意工具的掌握的不理想。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没有形成独立思考与批判思考的基础。大部分同学不能够突破以前的常规思维模式,也不能举一反三的把所学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包括在其他课程中做好知识点的衔接,在后续与同时期的课程中融合设计思维的创意工具。在课程中,也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积累的引导,在厚积累的前提下学会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中国设计教育批判(上)[EB].
[2]弗兰克·惠特福特 包豪斯BAUHAUS[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商店,2001:12.
[3]彭庆华,常虹. 我们所经历的塔里埃森[M]. 北京 新建筑,2000.
[4]郑曙旸. 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漢: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5]Professional Standards — USA Foundation for Interior Design Edu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