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切莫舍本逐末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ret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读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大家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他们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袋鼠还是全跑到外面。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读罢这个故事,我仔细品味,颇有感触。众所周知,事有“本末”、“轻重”、“缓急”,故事里,动物管理员们只知道袋鼠跑出笼子存在问题,却抓不住解决问题的核心和根基。事实上,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我们平时的育人工作是不是也存在像“袋鼠出笼”的现象?教师们是不是也采用了像动物管理员们舍本逐末的做法?答案是肯定的。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谈话题目: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编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一位学生怯生生地伸出了一只小手。老师点了他的名。这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只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课下,我鼓励这位同学把课堂上被老师打断没有说出来的话再说出来。他是这样说的:“青蛙跳出井后,看见近处的高大的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小河里流淌着乌黑发臭的废水,昔日的小伙伴小鱼、小虾、螃蟹都不见了,只剩下青蛙孤零零地呆在岸边。它害怕极了,它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又跳回了井里。”这是多么独特的观点啊!但他却违背了老师的教学意图,一朵创新的火花还未来得及绽放就凋谢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学生那盏微弱的自信之灯。
  静下心来细想,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育“败笔”实在太多了!学生上课迟到了,影响班级量化分了,结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也不问缘由,而是进行严厉地批评;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任课教师不从自身去找原因,而是把矛头指向学生,把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对学生横眉冷对,甚至恶言相加;课堂上师生交流时,学生们独特的思维打乱教师讲课的思路时,教师不是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而是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要善于抓教育事件的“本末”、“轻重”、“缓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遇到事情之后,不应该先急着解决,而应该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再对症下药。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抓住事情的重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否则,很可能处理事情会显得过于急躁,且不得要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懂得忍耐与宽容;讲究爱的艺术,少一些严词,多一些慈言,把握好教育的度,使每个少年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有句俗话说得好,惊蛰的是春雷,化雨的是春风。在教育学生时,微笑就是阳光,忍耐就是春风,有艺术的爱就是催化剂。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便是育人的最佳境界了。
  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东京迪士尼乐园汇集了非日常的幻想、娱乐和欢乐等要素,它通过将园内整体布局所反映的亮丽夺目的美国文化符号与星罗棋布的日本文化符号有机结合,向游客们展示了美国文化的独
以比利时杜鹃的嫩枝为材料,探讨生长素IAA、NAA和生根剂不同浓度配比对嫩枝扦插的影响,以及河沙、珍珠岩2种基质扦插生根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珍珠岩作基质,嫩枝扦插生根率平均达
<正>患者,男,22岁,否认吸烟史,因"发热、咯血4d"于2015年5月12日入我院呼吸科。患者于入院4天前始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4℃,伴咯血,为暗红色血,每天约10ml,同时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