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建构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都是须臾不可离的。创新是在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批判思维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创新思维。而要批判,则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新课程推进以来,历史学科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还浮于表面,这是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是格格不入的。本文试就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建构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提出
  1. 当今历史教学忽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中学历史学科几乎等同于一门背诵的学科。新课程以来,迷信教科书、迷信权威的做法仍然很普遍。教师虽然意识到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之一,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但形式多样的教学仍然将学生引向教材中的结论。学生仍习惯于从教师的讲授中寻求最佳解释和答案。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将会僵化,这与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背道而驰的。面对如此局面,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理念应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知道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还需要掌握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指导方法,以及能够反思自身思维存在的问题,成为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者、实践者、研究者。在这一点上,我们教师自身也存在明显的“软肋”,也大有提升的必要。
  2.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怀疑精神、基于证据的思维和积极的反思态度探究历史,向历史定论挑战、批判地看待历史,追求历史的本真,树立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和要求。我们知道,要获得真理并不是靠生吞活剥我们的权威们所告诉我们的东西,而是要靠批判它……它们必须是靠批判的思维来获得的。通过批判性思维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精神;崇尚反思、质疑和对论证的评估或建构,从而追求思想真理,使学生完成从“自然的人”向“独立的人”“社会的人”的进化。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1. 开展阅读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激疑披露课文隐含的疑点,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而训练其思维的批判性。然后根据历史阅读教学的特点,点拨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从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不同表述质疑,从史学观念的运用上质疑等。在学生的各式各样的回答中,交流思想,探讨前人的各种不同解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否有效激疑、质疑,最终取决于教师的释疑。教师的释疑,需要教师大胆地放下教学参考书,与学生一起走进阅览室、图书馆和书店,善于从书籍、网络上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
  2. 引导提出问题
  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堂提问,正如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此,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时学生对某种历史现象会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通过提出具体史料让学生评判、分析,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独立思考、判断,充分运用已知史实将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提出问题。只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才能点燃思考,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使学生与古人“对话”,实现思想的交流与互动。
  3. 借助习题练习
  学习批判性思维,需要大量的习题练习,这一点,和任何其他学习目标是一致的。习题的选择与设计将直接影响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历史单元或模块范围内选取史料,设计习题。习题的编制需要考虑综合性和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要涉及历史单元或模块的多个知识点,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乐于思考。也可以结合史学争论问题编制开放性试题让学生思考,只要学生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不去一味追求固定的答案,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形成开放的头脑,培养学生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乐于探究,尊重他人等批判性精神。
  4. 鼓励自我反思
  反思,就是在学习的某一阶段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审慎的检查。及时有效的反思,会减少由于史学观点偏颇或史实联系错位而造成错误的史学观点持续占据大脑的现象。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掌握好反思手段,通过自我反思,批判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经常这样思考: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维方式;走过何种弯路;有哪些容易发生的错误,原因何在;该吸取何种教训,等等。反思,不但在错误的思维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在进行了正确的思维后也是不可缺少的。正确的历史思维尽管在学习中有效,然而仍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进一步探索其可优化性和规律性。通过自我反思,及时反馈调控,将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带有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和狭隘性,更有利于追求历史的真实,优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要处理的关系
  1. 批判与宽容的关系
  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在于学生批判思维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同化学生的思想,聆听权威的声音,但也不是“唯我独尊”,一味地批判权威、教师和同学,而是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观点要有宽容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宽容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观察和理解,意味着注重彼此之间的对话。唯有宽容,我们才可以了解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甚至对立的一面,从而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对比检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使我们更有效地展开批判,不断地超越自己和别人对事物的既有认识。
  教学过程中,要批判与宽容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敢于怀疑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信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并尊重其他观点和看法,而且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思维过程。
  2. 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批判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批判,也不会有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反对全盘照搬知识,不加借鉴地吸收,但同时也反对全面否定。因为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有更扎实的基础,更高的能力。只有多读书、勤思考,才能提出问题,才知道批判什么。只有对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框架、体系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提出真正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做出有价值的探讨。
  批判性思维需要的是对事实和论证诉诸冷静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在教学时,我们要明确批判和反叛的区别,切忌一味地批判,否则,容易造成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从而把学生引入歧途。
  总之,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重任。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有利于造就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为“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倘若离开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将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01).
  [2]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刘立新.历史教学应提倡批判性思维[J].历史教学,2008(11).
   (本文是笔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力的培养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C—b/2009/02/022)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以干周为指标,借助大量的空白试验数据,系统地研究了苹果田间试验不同的小区大小与误差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设计的一般要求,找出了苹果田间试验合适的小区株数与
本系统是我省农业上首次探索自动化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土壤信息的输入、贮存、检索、分析等功能,全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咨询、决策等子系统组成。该系统以主命
油松花粉在蔗糖浓度10%+硼酸0.002%的琼脂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各无性系间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量的差异极显著,且重复力很高,分别为0.846和0.654,花粉量与冠幅,雄球花数间极显著相关,花粉萌发率与花粉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适当体现动手实践能力。在数学课本中,知识点的呈现,大多都是以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通过“做”的感性认识从而上升为“思”的理性结论。苏科版初中数学课本就是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的,“做”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重要手
在化学教学中能否渗透德育教育,这个问题已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但有些教师还总是存在着模糊认识。总认为在文科教学中,德育教育较易进行,而理科教学则以传授知识为主,难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道德、理想及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作为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又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本人就这个问题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绪言是进行爱国主义
怎样激活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成绩的关键。就这个问题,根据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 发挥语言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其内容理论性、想性强,学生感觉抽象,没有趣味性。如果教师还在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政治课就更没“市场”了。为此,政治教师要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必须
4月9日,省自然资源厅召开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汇报交流会议。各单位围绕省委要求和聂云凌副省长在省自然资源厅进行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辅导讲话时提出的
摘要:注重科技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是根据现代信息时代特征而提出的新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兴趣;科技意识;物理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    一、培养职业中学学生科技意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