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柏:弘扬酒文化,我们不如葡萄酒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激烈碰撞,年轻一代逐步成为社会消费主力,传统白酒不断受到洋酒的挑战,这时的白酒文化弘扬工作,应该在三个层面有所作为:
  饮用:有张、有弛、有健康
  中国白酒文化历来就是健康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白酒要想实现未来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不健康、不文明、不高雅的饮酒风气。
  茅台集团倡导小杯饮酒的“讲究文化”,讲究成功、和谐和人文关怀;水井坊提倡健康饮酒,首次在业界以包装物显著标识的方法提醒消费者“过量饮酒有害健康”,提示“酒能怡神,消愁遣性,少喝有益,多饮伤身”,在外包装箱上同时提注明“请勿向18岁以下人士售卖”。此类举措都具有正面的意义。
  品赏:可道、可思、可追忆
  中国白酒源远流长,华夏民族赋予其的丰厚内涵不亚于葡萄酒,但我们缺少系统的总结、科学的提炼,缺少大力度的宣传、有意识的弘扬,没有让白酒更好地成为一种追求的载体,成为一种品位的符号。我们对白酒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做的还不够,没有让白酒文化作为我们的国粹文化得到完美展现,相对于葡萄酒来讲还有很多欠缺。
  苏酒集团耗费数年时间完成的“苏酒品道”,成功定稿白酒品赏手册,逐步推广属于白酒的品道文化,愿能为消费者增强白酒品赏水平,为民族、民众造留文化财富。
  颂扬:能文、能颂、能流传
  中国白酒文化遗产众多,真正流传下来仅为沧海一粟,这不仅是白酒文化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遗憾。颂扬白酒文化,再现历史精萃,是我们每一个酒企、酒人的历史使命。
  五粮液集团、汾酒集团和古井贡集团三大酒文化博物馆可谓是中华酒文化的结晶,在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收集、挖掘、核实、整理与白酒有关的历代生产的实物容器、酒具、诗画,并做成产业化,对弘扬中国悠久的白酒酿酒史,让白酒的文明得以延续、文化得以流传、精神得以继承等方面,起到承载历史传承的作用。
  刘鹏[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与时隔20年、盛大而轰动的北京亚运会相比,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给我们增添的是平淡的喜悦。从巨鳄级企业对赞助亚运的反应冷淡,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识到,体育营销已不是简单的“血拼”式赞助,它的多元化价值正在被充分挖掘。  因此,当常规的营销手段变得不那么给力,企业就必须挖空心思去寻找新的创意。就刚刚落幕的广州亚运会而言,在亚运盛宴之外,也不乏有场上的激战和精彩。    打亚运“
期刊
大午集团发展了30年,现在每年实现销售额十几个亿,我很满意。  我尊重我的朋友,比如柳传志、刘永好、张大中,包括沙钢集团总裁沈文荣,每年纳几十个亿的税,但我不羡慕他们。  很多英雄是死在路上了,但英雄不会死在道上。路是一往无前的,道是循环往复的。一个完美的人生,就是回归到道。  这种回归表现在你有后续力量,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人才可持续接替。  我希望把大午集团做成百年企业,这要求产品稳定可持
期刊
白酒行业为什么一再成为舆论质疑的对象?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文化视野过于局限,片面强调白酒产品的高端属性,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诉求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从而引起消费者逆反心理,导致在品牌提升、产品优化等方面遇到了很大障碍。  近十年间,我国白酒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中国酒协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233家,今年1-6月,全国白酒产量535.20万千升,同比增长17.
期刊
李卫  澳大利亚英斯派酿酒集团CEO;  澳大利亚天鹅酿酒公司董事长;  邀请许戈辉代言引进的新世界葡萄酒品牌“天鹅庄”。  食品营销:听说李总之前在地板行业做了十几年,现在回想那段经历,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李卫:2001年,我在北京建国门地铁口组织了近2000万人次的地板踩踏活动。当时,很多地板行业的小企业为了利益,不惜使用一些低成本的材料和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经不住市场的考验,引发消费
期刊
不管经销商如何财大气粗,手中的运用资金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经营规模较大、多渠道的经销商,管理稍微不慎,更容易引起应收款的急剧膨胀。对经销商而言,应收款的膨胀一是意味着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二是经营风险加大,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  于是,传统经销商始终抱着“现款现货,薄利多销”的观念,虽然利润低了,但赚到的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装进了口袋里。随着零售商业结构的变化,大型连锁超市、卖场向乡镇市场的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的市场充斥的葡萄酒都是中低端产品,这和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在于国产品牌的低端化现状,及运作高端品牌的技术手段不足。  误区  高端产品就是高价格产品  挺进高端,价格是一个标志性要素,也是高端意义的最直接体现。但二者不能划等号。  高端品牌的价格当然是比较高,但更高的也是更重要的应该是高价值。高价格只是高价值的外在表现。本土葡萄酒品牌以往的定价策略是基于竞争的,要
期刊
国产酒给他人做嫁衣  葡萄酒在中国形成了两大板块,即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  进口葡萄酒近几年很火,在国内做进口葡萄酒的贸易商有17000家,进口酒类品种达30000种以上。  庞大的市场需求使进口葡萄酒这一大板块的整体销量已近乎超过了国产葡萄酒销量,消费者潜意识中也形成了进口酒就是比国产酒好的观念。  于是进口酒在不具备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仅凭散兵游勇,就已经把本土几个大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侵蚀过
期刊
酸奶作为乳品行业的朝阳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不断细分和丰富,带给我们不少的惊喜。  然而在2010年,留在不少人记忆中的老酸奶却重出江湖。笔者在超市走访时发现,完达山、君乐宝、小西牛、蒙牛等国内诸多大小乳品企业纷纷推出“老酸奶”,可谓刮起了一阵“怀旧”之风。    品类创新的“老歌翻唱”    也许有人疑问,老酸奶重出江湖,是否意味着品类创新的倒退?其实,恰恰相反。将咖啡装进袋子里是一种品
期刊
虽然今年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但一个食品企业家还是坚持按计划投资2亿建新厂扩大产能,我向他表达我的担心。他的回答是,“如果因为经济寒冷改变了计划,那冬天过去,我也没资格享受春天了。”  企业家的话不无道理,而且我相信,他一定是综合了自己的资金、资源、政策各方面做出的审慎决策。环境骤变已成了常态,若是过分关注环境变化,频繁调整自己的发展节奏、目标,那么就会像他所说的,环境差时你不敢动手,环境好时轮不到你
期刊
企业在战略中最应该关心什么?    在中国,应对短期挑战和实现长期发展,可以归纳五大主题任务:第一,经济必须可持续发展;第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竞争力;第三,社会一定要和谐发展;第四,能源必须有效利用;最后一个就是环境保护。  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向对于成长的认识,而不是对于竞争的认识。成长战略有三个最主要的思想:    1、打破惯例  所有行业惯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顾客和消费者行为产生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