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复苏期”始于1978年后抒情歌曲的产生,以及邓丽君等港台歌曲的传入,终结于1986年崔健《一无所有》为开端标志的“西北风”歌潮.此“复苏”一方面来自港台流行音乐的历史轮回式输入的文化反哺,另一方面来自内地《乡恋》《军港之夜》等民族化抒情歌曲向流行化的过渡,这两者也都是对20世纪上半叶“黎锦晖模式”的延续与回归.此外,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开辟了戏曲曲艺流行化的探索之路,也使传统戏曲借助流行的形式与现代传媒的加大普及、加快传播.这一阶段,学术界对中国流行音乐立足民族之本的观念亦
【机 构】
: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复苏期”始于1978年后抒情歌曲的产生,以及邓丽君等港台歌曲的传入,终结于1986年崔健《一无所有》为开端标志的“西北风”歌潮.此“复苏”一方面来自港台流行音乐的历史轮回式输入的文化反哺,另一方面来自内地《乡恋》《军港之夜》等民族化抒情歌曲向流行化的过渡,这两者也都是对20世纪上半叶“黎锦晖模式”的延续与回归.此外,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开辟了戏曲曲艺流行化的探索之路,也使传统戏曲借助流行的形式与现代传媒的加大普及、加快传播.这一阶段,学术界对中国流行音乐立足民族之本的观念亦达成一致.本阶段奠定了其后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对主旋律性与民族性两方面的价值追求,并预示着其后(1986年)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探索全面展开的到来.
其他文献
地域文化潜力的挖掘,关系到地域文化的充分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创新以及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市场化条件下挖掘地域文化潜力的多种路径,旨在提高地域文化的建设水平,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唐代乐舞遗存与当代南音传承传播研究》是2019年经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的重大课题.作为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本报告对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所开展的工作及思考,进行学术总结并加以分析;同时,希望课题组在课题申报前后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学术同仁了解此类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王昭君远嫁匈奴是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事件之一,也是流传十分深远的故事之一.日本《五弦谱》与《三五要录》谱中留存的《王昭君》曲,为我们还原唐代音乐原貌提供了直接的资料.通过对这三首同名曲的比对,可以知悉此曲的曲式结构、调性调式、旋律音阶以及节拍节奏的特点,对研究唐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其原因首先在于“区域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二是地方高校深挖本土音乐文化,搭建教学体系平台;三是“一带一路”倡议对跨区域、跨族群研究的推动.从近20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研究在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区域音乐史以及中俄(苏)音乐文化交流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在加快东北音乐文化研究理论框架构建的同时,拓宽了东北音乐文化研究对象.
丝绸之路中跨越族群的文化生态研究已成为学界热点.民间状态的不同音乐主体弦鸣乐器的“斗琴”竞技,以动态的音乐交流实践,直观地呈现丝绸之路不同地域、不同族群抱弹类弦鸣乐器的迥异形态,包含了乐器的形制特点、乐音相合相异的呈现、特殊演奏技法的对比、不同音乐风格的体现——乐器与器乐的背后,印证了一个族群或区域的系列化人文生态特征.通过纪实性写作,对于现时新疆地区跨界族群音乐文化进行探究与剖析,力求进一步构建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以期实现“文化润疆”的方针及内涵.
筹是我国一种古稀乐器,一管双音,“似笛非笛,似箫非箫”,集边棱音和唇振类发音原理为一体,箫和笛两种音色同在,斜吹和直吹两种吹奏方式并用,而且使用两种方式吹奏的音域互补,音域宽广,开笛膜与未开笛膜两种形制并存,未开膜孔的筹与贾湖骨笛形制基本相同,现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大相国寺梵乐中传承.释隆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相国寺梵乐的代表性传承人,对筹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学术界对其传承人身份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口述史等相关资料,对目前存在的争论和疑点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非遗”
黄自与《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的历史贡献,从中国音乐知识与制度转型角度看,无疑体现在该书引入了的音乐知识,以及确立了音乐欣赏的知识制度之上.而由黄自主导的这一知识与制度引入,以及围绕引入这一知识教学的30年代音乐教科书讨论,则是学堂乐歌后,又一波中国音乐知识与教育的思想启蒙.
北京师范学校是一所特殊的中师,一直引领着我国各个学科的发展,尤其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更大.从该校创立初期就设有音乐课,民国初年被教育部定为“模范全国”的师范后,该校教师便编制出最早的中等音乐教材,并负责审定全国音乐教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音乐进一步学科化,培养出了钢琴家老志诚、作曲家王洛宾、音乐教育家曹试甘等一些著名音乐家.即便到了三、四十年代,民族化音乐教育也这样领先.新中国成立前后,音乐教育更是蓬勃发展,并最早由中师升格为专科学校,后并入北京师范学院即今天的首都师范大学,现仍在引领着我国音乐师
先秦诸侯国君“好音”成为风尚,促进了“郑卫之音”的风靡.中国古代音乐学史上,“声”“音”“乐”是有着不同意义内涵的一组概念,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对立与冲突,“雅乐”与“郑声”的冲突侧重于强调“雅乐”内部的混乱局面,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音”的本质是个体情感、群体意识与地域文化特征,“音”与“乐”的矛盾体现的是诸侯对周王朝、新的音乐形式对礼乐制度的冲击.为了调和“音”与“乐”之对立,维护礼乐制度,儒家在音乐理论方面作出了积极肆应:提出心声音乐的音乐生成的乐本论,强调“音”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又推崇“先王
以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Op.135)》为例,将动机作为音乐分析的切入点,首先在微观层面探讨各乐章动机与动机组合形式的表现与发展,再从宏观层面考察该作品与作曲家其它作品在动机使用、发展、变化上的联系.对动机的多视角、多层次研究,即动机的多维阐释,能从更多角度理解音乐作品本身和作曲家错综复杂的音乐思维逻辑,还可以为音乐作品分析提供更多的切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