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为孩子选择乐器的误区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音乐老师,经常被家长朋友问的问题是:孩子学什么乐器比较好?哪个乐器冷门,以后孩子考学有优势?
  孩子学习一样乐器,基本要学习多年,有些孩子甚至以此为终身职业。认真理智的选择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开端。乐器的轻与重、冷门与热门,都不应成为孩子选择乐器的最重要的因素。所有孩子都从学钢琴起步,也并非明智之举。怎样走出为孩子选择乐器的误区,选出适合孩子的乐器呢?
  首先,根据孩子的身體条件来选择。乐器没有好坏之分,基本上也没有难易之分。选择学习什么乐器首先要看孩子的身高、手指长短、口型、嘴唇的薄厚、牙齿等外在的条件做个基本的选择。比如孩子相比其他同龄孩子个子高、手指长,就可以选择巴松、大提琴等乐器;孩子的嘴唇饱满,就可以选择大号、长号等大号嘴的乐器。
  其次,根据孩子的音高的体验选择。有些孩子在音准方面具有天赋,那就可以选择小提琴、二胡等弦乐器,有些孩子在音高方面不是很敏感,那就选择长笛、萨克斯、钢琴等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再次,乐器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实际需求来选择。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的目的,既有培养孩子艺术素养的想法,又有着今后升学、工作等实际需求。这些家长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些乐器比较冷门?希望学习这些冷门乐器能对孩子的考学有所帮助。在艺术教育相对普及的北京,没有绝对冷门的乐器,但是像双簧管、巴松、倍低提琴、大号等相比其他乐器学习的人数还是少一些,这些可能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冷门乐器,也确实因为学习的孩子少,在比赛、考级、选拔等活动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要结合孩子的兴趣选择。很多家长在自己年幼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学习乐器,当自己有了孩子时就想弥补这个遗憾,当孩子不懂得怎么选择时,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替代孩子来选择,完全忽略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总感觉是在为爸妈学习,缺少主动学习的愿望,学习效果差很多,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意愿,选择一个孩子喜欢,也愿意坚持的乐器。
  总之,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乐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就是怎么才能坚持学下来的事了。
其他文献
目前一方面是书荒,又一方面是书有过剩。  《辞源》已在修订。《辞海》的修订本,已陆续分册出版。合订本今年可以出版。其他如《现代汉语辞典》,书店里看不到。就是《新华字典》,也要碰运气。文艺名著,在北京很少看到上海出的,不知上海能否买到北京出的。专业参考书,有许多文化大革命以前出版过的,现在久未重印,大中学师生、科技人员都有书荒的感觉。  目前的热门书,有学习英语的读物和数理化辅导材料,大量印行也无法
《读书》第五期文博同志《也必须“以销定产”》一文读后,深有同感。  我是一个县新华书店发行员,越来越感到卖书实在难。读者要买的书没有,即使有也很少,但却有一部分分配书不好卖或卖不出去。全国招生制度改革后,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很积极,迫切需要数理化方面、语法修辞方面的复习参考书和字典。还有长篇小说、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等等,真是一到门市部就被抢购完。而分配的书,象一般政治读物、一般的短篇小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