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创投资本的“中国淘金热”中,现在还是创业公司的卖方市场
18个月前,美国人梅可洛(Robert McCormack)把自己的家从硅谷搬到了上海。他创建了一家名为“愈奇投资咨询公司”的创业投资基金,启动资金4000万美元,主要投资于新兴企业。
梅可洛是一位“硅谷老兵”。1992年,他加入硅谷一家著名的创业投资基金Trident;期间,成功参与投资了一家做地震软件的公司,将公司年收入做到1.25亿美元。1997年后,他先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的创业投资部和一家网站;两年前,又回到Trident做合伙人。
梅可洛来中国之前,对美国和中国的风险投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首先,美国做创业投资的资金门槛已经很高,在中国做一个创业投资或培育一家公司需要的钱要少得多;其次,在美国要找到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已经很困难,每个领域都有成熟公司,而中国还有很多空白;第三,中国市场很大,创业公司一年可以增长100%,这在美国不太可能。
梅可洛说,他和太太都希望孩子生下来就会讲中文,“我已经太晚了,讲不好中文了。”
4000万美元的基金中,1000万美元来自梅可洛自己,1000万美元来自Trident,还有2000万美元来自硅谷的富人。
正是梅可洛们,共同掀起了新一轮风险资本的“中国淘金热”。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2005年活跃在中国的中外创投机构共募集40亿美元新基金,是2004年的近三倍。这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募资最多的年份。
不出意外,2006年的资金会更多。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转入“天使投资”业,他说,美国现在至少有30个打着“中国概念”的基金在筹资,每家要筹一两亿美元;也就是说,下半年,至少还有30亿美元的基金进入中国。
激发起这股热潮的,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传奇”。2003年以来,随着携程、中星微电子、盛大、百度、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记录”。全程参与了这些公司培育的创投基金,也获得了动辙十倍以上的回报。
“中国传奇”同样激发着中国创业者们的热情。今年4月8日,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Web2.0年会暨创投高峰会”可谓盛况空前,巨大的会场被挤得满满的,气氛火爆,堪比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第一轮互联网热。而新的投资热情是否已催生泡沫,也成为了这次会议的一个热点话题。
“2000年的故事别忘得那么快。”周鸿提醒说,“上一代互联网的成功,有努力,也有运气。”摩根士丹利研究员季卫东也说,“现在是互联网的春天和夏天,但我们也别忘了冬天迟早要来。”
被唤醒的热潮
2003年4月,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向盛大投资4000万美元;2004年的5月,盛大上市;2005年1月,软银亚洲共计兑现5.5亿美元,获得约15倍的回报。
“我们当年投资盛大,可能是开启了中国企业真正赚钱的先驱——你想,基数是4000万,15倍那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之后,中国的IT企业再度集体进军纳斯达克,从分众传媒、百度到最近的无锡尚德。”赛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阎焱说。他原来担任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总裁。
2005年7月13日,由鼎辉、UCI、软银中国、TDF、DFJ、中经合集团、麦顿、3i和高盛等众多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额1.72亿美元;8月5日,由DFJ、IDG等投资的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09亿美元;2005年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向龙科、高盛、英联、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投资基金共私募了8000万美元资金,创下了年内私募资金额的最高记录;岁末,12月15日,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额高达4亿美元,并成为迄今在美国市场IPO融资额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
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创业投资支持的IPO和并购案在2005年分别为17起和12起,其中以百度、无锡尚德、分众传媒等企业上市最引人注目;并购中,以阿里巴巴与YAHOO中国的并购金额最大,投资这几家企业的创投基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这些成功,进一步刺激了创业投资对中国的兴趣。赛富基金募集6.43亿美元,并从软银完全独立出来,成为2005年创投募资最大的赢家。鼎辉、IDG、TDF、英特尔等近20家创业投资机构也完成新一轮基金募集。顶级外资创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组成1.68亿美元中国基金,将创投登陆中国的风潮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美国著名创投Mayfield 支持成立了GSR Ventures,NEA和Greylock支持设立了北极光创业投资基金,Accel也联合IDG设立中国基金。2005年在中国大陆新设办事处的外资创投,包括3i、NEA、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Atlas Ventures等。硅谷银行也于去年12月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2005年全年,共有233家中国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获得总计10.57亿美元的创业投资。
大批新的企业获得了投资。2005年,中国最著名的两家博客服务提供商先后获得巨额投资,其中Bokee获得赛富、BVP、GGV、Mobius等注资1000万美元,BlogCN也于11月获得GGV、DFJ、IDGVC等投资1000万美元。社区网站猫扑(MOP)则获得DCM和Accel等约1000万美元的投资。A8、滚石移动等一批音乐和娱乐类网站也获得新一轮创业投资。
2005年四季度起,资金流入更加猛烈。在这三个月,每个月都有不少于1亿美元的创投资金进入中国。2006年3月前后,奇虎网和ChinaBBS分别获得2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千橡互动则获得48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共计1亿美元左右。
资金流动伴随着大量新人加盟创投行业,行业内跳槽也前所未有地频繁起来。
据统计,2005年有近30位创投人员跳槽。原德丰杰全球基金董事张帆加盟红杉中国,任创始合伙人;原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王功权加盟鼎辉投资,任董事总经理;原赛富中国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加盟贝恩(Bain Capital),任董事总经理;原霸菱亚洲中国区总裁徐新创办今日资本,任主管合伙人兼总裁;原集富亚洲副总裁钟晓林加盟TDF,任董事总经理;原德丰杰全球基金董事付绩勋加盟GGV,任董事总经理,等等。
中国网通集团副董事长田溯宁也加入这股热潮中,成立了一家名为China Broadband Capital Partners L.P(CBC)的基金,主要面向内地宽带项目。
伴随着2005年中国创投的新一轮基金的募资完成和一批新的外资创投进入中国,国内创投市场已经开始了一场争夺人才和项目的惨烈竞争。业内称,VC2.0时代到来了。
VC2.0时代:卖方市场
音乐网站A8不久前获得了一轮创业投资,投资方包括英特尔和IDG。“我们并不太需要创投的钱,选择创投是有条件的,比如英特尔能在业务上帮助我们。”A8一位高管说。
A8的案例充分证明,在这个竞争加剧的VC2.0时代,要得到好的项目是多么困难。鼎辉投资合伙人黄炎直言:“真正能投的公司还是非常少。”
周鸿也抱怨找项目非常难,“现在我觉得是一个虚假繁荣。很多团队除了有Idea(想法),什么都没有,Idea没有商业化就很难投。”
由于好项目竞争激烈,进入门槛已被翻着倍炒了上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说,“新创企业面朝南坐,好企业常常受十几个创投基金追捧。上市前企业往往要求投资者以高达15倍的市盈率来买。这在三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鼎辉投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这次风险投资热潮虽有点过热,但与世纪之交的那次“泡沫期”不同的是,当时没有商业模式也有可能拿到投资,而这次绝大部分要看到盈利模式,或团队要有相当好的记录。此外,经过多年洗礼,中国也开始出现较好的“系列创业者”,即不断地创建新企业并取得成功的创业者。
周鸿认为,现在的创业环境既是“最好”亦可说是“最坏”。因为大量资金涌入时,企业雇人和推广的成本都会上去,“下半年会有一场血战”。
本土化生存
熟悉风险投资的人都知道,做风险投资,比拼的主要是眼光,必须选对合适的行业、企业和团队;而这种眼光建立在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之上,非本土化的人才不能胜任。
来中国做创投以前,梅可洛已经充分估计了在这股热潮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包括找项目的困难,购买成本的攀升……但他自有生存之道。
至今,梅可洛投了两个项目,其中之一是群硕软件。群硕软件总裁刘英武是梅的岳父,出身于IBM高级职位,曾任台湾宏执行总裁,有管理上万人团队的经验。
梅可洛不仅投资,还为公司介绍了第一个客户。现在,这家2003年建立的公司的客户名单里,已经出现了英特尔、摩托罗拉。梅可洛说,“我们专注于Starup(新兴企业),这非常有风险,但竞争相对不是那么激烈。”
规模较大的外国创业投资基金,则选择与中国本土化基金或人才合作的战略。安永《2006年创业投资深度报告》的作者马丁汉明(Martin Haemmig)总结了外国创业投资进入中国的四种模式:
一是合资基金。由美国基金和在中国本土的基金共同建立,中国本土基金的团队负责运作和投资,美国的队伍带来技术和经验。IDG-ACCEL中国成长基金2.5亿美元就是一例。IDG虽然是美国基金,但在中国的时间已超过十年。
二是外国创投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中国本土基金,但不参与管理。DCM/联想投资、3i/鼎辉投资均是比较有名的案例。
三是独立存在于中国的基金,由一群本土投资团队管理。如红杉中国。红杉基金与携程创始人沈南鹏等人合伙创办红杉中国,红杉中国是独立的基金,做决策不需要向美国总部汇报。
四是直接在中国设立办公室。如NEA、Bessemer,Apax Partner,、Blue Run和DCM。
无论是哪种模式,外资在排兵布阵时,通常会考虑由有中国本土背景的创业人或投资人来管理。这为中国本土人才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
当然,也有一些国际风险基金还处于“遥控”的阶段,每隔一段时间飞到中国来,考察一些项目。梅可洛把他们称之为“伞兵”。
“伞兵是很容易被射下来的。过去,很多欧洲的伞兵都死在硅谷了。”梅可洛说。
18个月前,美国人梅可洛(Robert McCormack)把自己的家从硅谷搬到了上海。他创建了一家名为“愈奇投资咨询公司”的创业投资基金,启动资金4000万美元,主要投资于新兴企业。
梅可洛是一位“硅谷老兵”。1992年,他加入硅谷一家著名的创业投资基金Trident;期间,成功参与投资了一家做地震软件的公司,将公司年收入做到1.25亿美元。1997年后,他先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的创业投资部和一家网站;两年前,又回到Trident做合伙人。
梅可洛来中国之前,对美国和中国的风险投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首先,美国做创业投资的资金门槛已经很高,在中国做一个创业投资或培育一家公司需要的钱要少得多;其次,在美国要找到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已经很困难,每个领域都有成熟公司,而中国还有很多空白;第三,中国市场很大,创业公司一年可以增长100%,这在美国不太可能。
梅可洛说,他和太太都希望孩子生下来就会讲中文,“我已经太晚了,讲不好中文了。”
4000万美元的基金中,1000万美元来自梅可洛自己,1000万美元来自Trident,还有2000万美元来自硅谷的富人。
正是梅可洛们,共同掀起了新一轮风险资本的“中国淘金热”。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2005年活跃在中国的中外创投机构共募集40亿美元新基金,是2004年的近三倍。这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募资最多的年份。
不出意外,2006年的资金会更多。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转入“天使投资”业,他说,美国现在至少有30个打着“中国概念”的基金在筹资,每家要筹一两亿美元;也就是说,下半年,至少还有30亿美元的基金进入中国。
激发起这股热潮的,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传奇”。2003年以来,随着携程、中星微电子、盛大、百度、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记录”。全程参与了这些公司培育的创投基金,也获得了动辙十倍以上的回报。
“中国传奇”同样激发着中国创业者们的热情。今年4月8日,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Web2.0年会暨创投高峰会”可谓盛况空前,巨大的会场被挤得满满的,气氛火爆,堪比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第一轮互联网热。而新的投资热情是否已催生泡沫,也成为了这次会议的一个热点话题。
“2000年的故事别忘得那么快。”周鸿提醒说,“上一代互联网的成功,有努力,也有运气。”摩根士丹利研究员季卫东也说,“现在是互联网的春天和夏天,但我们也别忘了冬天迟早要来。”
被唤醒的热潮
2003年4月,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向盛大投资4000万美元;2004年的5月,盛大上市;2005年1月,软银亚洲共计兑现5.5亿美元,获得约15倍的回报。
“我们当年投资盛大,可能是开启了中国企业真正赚钱的先驱——你想,基数是4000万,15倍那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之后,中国的IT企业再度集体进军纳斯达克,从分众传媒、百度到最近的无锡尚德。”赛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阎焱说。他原来担任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总裁。
2005年7月13日,由鼎辉、UCI、软银中国、TDF、DFJ、中经合集团、麦顿、3i和高盛等众多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额1.72亿美元;8月5日,由DFJ、IDG等投资的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09亿美元;2005年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向龙科、高盛、英联、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投资基金共私募了8000万美元资金,创下了年内私募资金额的最高记录;岁末,12月15日,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额高达4亿美元,并成为迄今在美国市场IPO融资额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
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创业投资支持的IPO和并购案在2005年分别为17起和12起,其中以百度、无锡尚德、分众传媒等企业上市最引人注目;并购中,以阿里巴巴与YAHOO中国的并购金额最大,投资这几家企业的创投基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这些成功,进一步刺激了创业投资对中国的兴趣。赛富基金募集6.43亿美元,并从软银完全独立出来,成为2005年创投募资最大的赢家。鼎辉、IDG、TDF、英特尔等近20家创业投资机构也完成新一轮基金募集。顶级外资创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组成1.68亿美元中国基金,将创投登陆中国的风潮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美国著名创投Mayfield 支持成立了GSR Ventures,NEA和Greylock支持设立了北极光创业投资基金,Accel也联合IDG设立中国基金。2005年在中国大陆新设办事处的外资创投,包括3i、NEA、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Atlas Ventures等。硅谷银行也于去年12月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2005年全年,共有233家中国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获得总计10.57亿美元的创业投资。
大批新的企业获得了投资。2005年,中国最著名的两家博客服务提供商先后获得巨额投资,其中Bokee获得赛富、BVP、GGV、Mobius等注资1000万美元,BlogCN也于11月获得GGV、DFJ、IDGVC等投资1000万美元。社区网站猫扑(MOP)则获得DCM和Accel等约1000万美元的投资。A8、滚石移动等一批音乐和娱乐类网站也获得新一轮创业投资。
2005年四季度起,资金流入更加猛烈。在这三个月,每个月都有不少于1亿美元的创投资金进入中国。2006年3月前后,奇虎网和ChinaBBS分别获得2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千橡互动则获得48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共计1亿美元左右。
资金流动伴随着大量新人加盟创投行业,行业内跳槽也前所未有地频繁起来。
据统计,2005年有近30位创投人员跳槽。原德丰杰全球基金董事张帆加盟红杉中国,任创始合伙人;原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王功权加盟鼎辉投资,任董事总经理;原赛富中国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加盟贝恩(Bain Capital),任董事总经理;原霸菱亚洲中国区总裁徐新创办今日资本,任主管合伙人兼总裁;原集富亚洲副总裁钟晓林加盟TDF,任董事总经理;原德丰杰全球基金董事付绩勋加盟GGV,任董事总经理,等等。
中国网通集团副董事长田溯宁也加入这股热潮中,成立了一家名为China Broadband Capital Partners L.P(CBC)的基金,主要面向内地宽带项目。
伴随着2005年中国创投的新一轮基金的募资完成和一批新的外资创投进入中国,国内创投市场已经开始了一场争夺人才和项目的惨烈竞争。业内称,VC2.0时代到来了。
VC2.0时代:卖方市场
音乐网站A8不久前获得了一轮创业投资,投资方包括英特尔和IDG。“我们并不太需要创投的钱,选择创投是有条件的,比如英特尔能在业务上帮助我们。”A8一位高管说。
A8的案例充分证明,在这个竞争加剧的VC2.0时代,要得到好的项目是多么困难。鼎辉投资合伙人黄炎直言:“真正能投的公司还是非常少。”
周鸿也抱怨找项目非常难,“现在我觉得是一个虚假繁荣。很多团队除了有Idea(想法),什么都没有,Idea没有商业化就很难投。”
由于好项目竞争激烈,进入门槛已被翻着倍炒了上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说,“新创企业面朝南坐,好企业常常受十几个创投基金追捧。上市前企业往往要求投资者以高达15倍的市盈率来买。这在三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鼎辉投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这次风险投资热潮虽有点过热,但与世纪之交的那次“泡沫期”不同的是,当时没有商业模式也有可能拿到投资,而这次绝大部分要看到盈利模式,或团队要有相当好的记录。此外,经过多年洗礼,中国也开始出现较好的“系列创业者”,即不断地创建新企业并取得成功的创业者。
周鸿认为,现在的创业环境既是“最好”亦可说是“最坏”。因为大量资金涌入时,企业雇人和推广的成本都会上去,“下半年会有一场血战”。
本土化生存
熟悉风险投资的人都知道,做风险投资,比拼的主要是眼光,必须选对合适的行业、企业和团队;而这种眼光建立在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之上,非本土化的人才不能胜任。
来中国做创投以前,梅可洛已经充分估计了在这股热潮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包括找项目的困难,购买成本的攀升……但他自有生存之道。
至今,梅可洛投了两个项目,其中之一是群硕软件。群硕软件总裁刘英武是梅的岳父,出身于IBM高级职位,曾任台湾宏执行总裁,有管理上万人团队的经验。
梅可洛不仅投资,还为公司介绍了第一个客户。现在,这家2003年建立的公司的客户名单里,已经出现了英特尔、摩托罗拉。梅可洛说,“我们专注于Starup(新兴企业),这非常有风险,但竞争相对不是那么激烈。”
规模较大的外国创业投资基金,则选择与中国本土化基金或人才合作的战略。安永《2006年创业投资深度报告》的作者马丁汉明(Martin Haemmig)总结了外国创业投资进入中国的四种模式:
一是合资基金。由美国基金和在中国本土的基金共同建立,中国本土基金的团队负责运作和投资,美国的队伍带来技术和经验。IDG-ACCEL中国成长基金2.5亿美元就是一例。IDG虽然是美国基金,但在中国的时间已超过十年。
二是外国创投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中国本土基金,但不参与管理。DCM/联想投资、3i/鼎辉投资均是比较有名的案例。
三是独立存在于中国的基金,由一群本土投资团队管理。如红杉中国。红杉基金与携程创始人沈南鹏等人合伙创办红杉中国,红杉中国是独立的基金,做决策不需要向美国总部汇报。
四是直接在中国设立办公室。如NEA、Bessemer,Apax Partner,、Blue Run和DCM。
无论是哪种模式,外资在排兵布阵时,通常会考虑由有中国本土背景的创业人或投资人来管理。这为中国本土人才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
当然,也有一些国际风险基金还处于“遥控”的阶段,每隔一段时间飞到中国来,考察一些项目。梅可洛把他们称之为“伞兵”。
“伞兵是很容易被射下来的。过去,很多欧洲的伞兵都死在硅谷了。”梅可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