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的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的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值得深究的问题。生物课上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物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那么,生物课怎样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的提问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面向多数,点面结合
课堂提问必须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带动全局。要善于围绕教材,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忌不分重点,满堂提问,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做文章,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认识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了解和解决他们在独立自学时无法明确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精选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要具体且有深度
课堂提问首先要解决“问什么”的问题。生物教师要善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做到删繁就简,择精选萃,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达到解惑的目的,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培养学生进攻性的学习状态,应避免引出简单答复的问题,否则会使学生兴味索然。
三、注重创设新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讨知识的欲望
课堂提问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境界。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否直接推理得到,是否是动态思维,是否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向学生提出学习和认识任务,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知道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预习的指向性,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预习时的积极思维。
四、让学生体验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摄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照问题的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因此,要注重对问题类型的设计。例如:在教学“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时,对于同化作用的两种基本类型这一知识内容,可这样设计问题,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概述①绿色植物②硝化细菌③动物等的同化作用过程,并加以比较,在比较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获得什么结论?学生通过自学,寻找到答案。
五、明确问题,多角度设置,注重对问题呈现的方式
问题的提出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进行。可以就知识本身展开提问。例如:对染色体组概念的提问,应包括构成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性质、配子中染色体组的特点、不同生物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的特点等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将产生很多新问题,因此要注意对问题的呈现方式要注意尽量不要采取一问一答式的程序型提问,而是在提供有关问题的背景材料以及总目标的要求后,让学生去思考、想象和讨论。再如:在学习植物的水份代谢内容时,可提出下列问题,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要通过对细胞膜特性、渗透作用原理和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等有关基础知识的应用,在综合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作答,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比如: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通过了解向光性现象,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及要求,给你燕麦种子,硬纸盒若干个,琼脂块、剪刀等材料及用具,请同学们,①验证向光性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胚芽生长的原因。在这样的提问下,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当学生在思考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及时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以推动问题的顺利解决。
总之,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提问方法都应该值得肯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设计问题的有效利用,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能调动和拓展开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生物课的课堂教学一定会亮丽起来。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
一、课堂的提问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面向多数,点面结合
课堂提问必须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带动全局。要善于围绕教材,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忌不分重点,满堂提问,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做文章,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认识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了解和解决他们在独立自学时无法明确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精选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要具体且有深度
课堂提问首先要解决“问什么”的问题。生物教师要善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做到删繁就简,择精选萃,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达到解惑的目的,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培养学生进攻性的学习状态,应避免引出简单答复的问题,否则会使学生兴味索然。
三、注重创设新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讨知识的欲望
课堂提问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境界。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否直接推理得到,是否是动态思维,是否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向学生提出学习和认识任务,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知道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预习的指向性,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预习时的积极思维。
四、让学生体验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摄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照问题的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因此,要注重对问题类型的设计。例如:在教学“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时,对于同化作用的两种基本类型这一知识内容,可这样设计问题,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概述①绿色植物②硝化细菌③动物等的同化作用过程,并加以比较,在比较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获得什么结论?学生通过自学,寻找到答案。
五、明确问题,多角度设置,注重对问题呈现的方式
问题的提出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进行。可以就知识本身展开提问。例如:对染色体组概念的提问,应包括构成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性质、配子中染色体组的特点、不同生物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的特点等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将产生很多新问题,因此要注意对问题的呈现方式要注意尽量不要采取一问一答式的程序型提问,而是在提供有关问题的背景材料以及总目标的要求后,让学生去思考、想象和讨论。再如:在学习植物的水份代谢内容时,可提出下列问题,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要通过对细胞膜特性、渗透作用原理和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等有关基础知识的应用,在综合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作答,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比如: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通过了解向光性现象,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及要求,给你燕麦种子,硬纸盒若干个,琼脂块、剪刀等材料及用具,请同学们,①验证向光性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胚芽生长的原因。在这样的提问下,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当学生在思考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及时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以推动问题的顺利解决。
总之,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提问方法都应该值得肯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设计问题的有效利用,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能调动和拓展开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生物课的课堂教学一定会亮丽起来。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