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阎连科的新近散文集《她们》以女性为切入点,对乡村伦理关系及乡村文化进行了书写。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女性之“他性”,即所谓“第三性”的观点,成为解读女性生存境遇和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非线性结构模式研究”(20BZW17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文白转型’视域下的西北白话报刊整理研究(1895—1920)”(NWNU-SKQN2020-20)阶段性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连科的新近散文集《她们》以女性为切入点,对乡村伦理关系及乡村文化进行了书写。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女性之“他性”,即所谓“第三性”的观点,成为解读女性生存境遇和社会身份转变的理论依据之一;另一方面,不同于《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小说中凌厉的叙事方式,阎连科在《她们》中以一种温和的笔调延续了苦难叙事的写作旋律。笔者以女性之“他性”为基点,以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两个阶段为风水岭,对女性命运、社会身份的转变及其原因进行阐释,同时结合作品对阎连科笔下的苦难叙事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到20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好过了100年,这也意味着中国女性意识觉醒走过了100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文学走入了新时期,说起新时期文学,自然不得不说女性解放运动
《人生》是路遥穿过多重障碍、进入自由写作心境的创新之作,也是他力图表现生活复杂面貌的用心之作。正是这种对生活复杂性的极力贴近,才使其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具备了超越
以指南村崩岸段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地质钻探工作,获取岸坡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基于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及极限平衡法,研究江水水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