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和背诵在初中英语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受环境影响很容易形成“哑巴英语——汉式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英语课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再加上平时很少说英语,其他时间也很难将其运用、复习和巩固。况且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爱开口读英语,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一系列音素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
  第二,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第三,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笔头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四,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語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试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不会运用吗?
  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认不得,不会读,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而使有的同学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现在的初二、初三的学生,有的同学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学过的单词不会读,课文不会读,而不知从何下手。
  如果初一就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的朗读,积极的背诵,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习惯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觉的去朗读、去背诵英语,还愁英语学不好吗?因此,我想对初一的学生说:“珍惜时间,在学英语过程中,请尽量的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来,这样等你们上了初二、初三,学英语就很轻松了。”初二、初三的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句话用英语说就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学习总不晚。)所以,只要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可以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以实施“中小学生素养提升五项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师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过程中,一些经验做法与大家共享。  积极融合定思路  “五项工程”是兴化教育特色工程,是对当前教育教学质态充分调研后提出的,它植根于我市当下教育教学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觉得,落实“五项工程”要求不能独立于我校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而应该将之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因此,我们首
期刊
阅读理解究竟是什么?阅读理解是一个过程。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通过阅读过程传递的,在这个过程中,头脑经过接收和分析,把信息收集起来,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怎样让学生轻松自如地阅读呢?  一、阅读习惯  (1)阅读时眼界宽点。实践证明,人的视线一次可以同时扫视两、三行,而用手或钢笔指着单词的阅读,或逐句话的翻译的这些阅读方法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2)可回读但不可频繁回读。  (3)默读,即不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管理者、组织者,在基础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班风,使学生身心得到个面发展,除了要努力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外,掌握和使用管理班级的智慧与技巧至天重要。本书为五章,针对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归纳总结的是班主任在工作当中遇到的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的问题。因此,对于那些刚刚走上讲台,处于工作困境的青年班主任来说,本书无
期刊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且不说无从借鉴,无法形成写作技巧和能力,也根本无法拓展视野,对生活的认识只能局限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所想所言也难免会显得平庸而乏味。如果不善于观察,不注重生活知识的积累,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由此看来,文章质量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平时是否认真地
期刊
一、教学课堂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1)课堂气氛枯燥,教学方式单一。高中数学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计算或是推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高考这个大形势进行的,加上数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达到记忆的目的,教师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时间紧,任务重的观念深入每个学生的思想,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
期刊
历史这门学科知识是在史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真实的史料,那么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将难以实现,而学生也无法更加深入的学习历史知识。其实,将史料知识合理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也是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借助已有的资料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年龄并不大,比起刻板的理论性的历史知识,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历史素材历史故事。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其最终目的也是在结合各自的教学实际提
期刊
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它不仅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还能通过持久的震撼力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古代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历史遗产。中国古代经典,更是世界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孕育了无数的中华英才。  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按照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三个为主”的教学要求,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力求“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激发写作兴趣  (1)让作文教学走出课堂,寓之于各种语文课外活动中,不仅拓宽了作文训练教学阵地,更能激发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兴趣,不使学生对作文感到无聊乏味。在教学中,我坚持让
期刊
在初中阶段中,语文的学习既是对小学语文的一种深化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难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影响了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导致初中语文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甚至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传统语文教学带来的各种影响,教师的在教学的
期刊
当前,我国的教育提倡和谐发展为主旋律。然而特困生的存在,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必然现象,成为制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教师开始关注特困生的转化问题。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直以来我却忽视特困生的存在,只注重优生的培养,为“升学率”拼搏着。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理论学习的提高,思想发生了变化,自己醒悟了:今后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特困生转化上,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