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农村学校受课程资源、教育科研、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走农村学校校本实施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农村学校的特色。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要适应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农村学生特有的知识、情商等特色,同时使国家课程在农村学校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
【关键词】农村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是最能反映一所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底蕴与发展趋势。 我认为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走校本实施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独特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农村学校的现状
1.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存在差异。表现为有的教师用过去的活动课,兴趣小组或学科教材中活动专题完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刚起步的课改内容,借用前面已有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转变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管理,组织有形式上有所突破,要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原则。
2. 评价改革滞后制约着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体现在学校受领导的驱动导致课程实施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往往把综合活动实践作为提升学校品牌,当上级检查时就于课表上开出一些课程来做做样子,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3. 课程概念混乱与理解操作上让教师困惑。课程的整合特点与课时规定分裂,旧课程单一的结构,相对封闭的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发展的需要,确保安全与开展活动的需求的冲突。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阻碍。
二、加强学科渗透,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的途径
1.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我们根据教材上编制的内容,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变通手法,如“游网络”“查资料”“做实验”“走社区”“拍镜头”“听讲座”“看现场”等活动,让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与社区的环境等结合起来。这不仅是“活”用了教材,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 少先队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我校少先队工作以体验教育为主,况且少先队开展的方式也是以活动为主。因此,学校将少先队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来启动综合实践活动。如周二和周四中午的红领巾广播开辟了“英语沙龙”节目,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班级以小课题或案例的形式,提出了“学英语的启示”这个课题,然后纷纷开展调查研究,列出数据,小组讨论,同学们交流时说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许多外国企业家纷纷到中国落户,办起了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整个产销过程中,要和外商谈业务,离不开英语,我们这一代人非要学好英语不可。
3. 利用劳技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的班级以“小小一双手,作用大又大”为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也用不同的层面写出自己的小手作用有多大,例如有的写用自己的双手出黑板报、摄镜头,把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展示在同伴面前,把自己拍摄的一幅幅美景展示在宣传栏里;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把教室和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帮父母做家务;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为别人做好事;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查阅各种书籍,增加课外知识等等。
4. 利用语文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课程的区别所在。所以有的教师就尝试着从学科课程中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觉得这样做可以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还能把活动落到实处。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我要一本书”之后,提出了“一件皮上衣值多少钱,一本书值多少钱”这一课题,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研究的形式,通过采访、查阅资料等,写出了一篇篇小论文或案例,揭发了学生勤奋好学的思想,培养了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远大志向。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这样一个概念,它精辟地概括了这类课程的性质。
5. 建立弹性课时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成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为平均每周3课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的某几天固定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例如,我校教导处每学年都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对课程表均作灵活安排,既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尚在实验阶段,学校管理制度如何尽快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还有许多问题值得领导与师生们探讨。
【关键词】农村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是最能反映一所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底蕴与发展趋势。 我认为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走校本实施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独特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农村学校的现状
1.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存在差异。表现为有的教师用过去的活动课,兴趣小组或学科教材中活动专题完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刚起步的课改内容,借用前面已有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转变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管理,组织有形式上有所突破,要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原则。
2. 评价改革滞后制约着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体现在学校受领导的驱动导致课程实施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往往把综合活动实践作为提升学校品牌,当上级检查时就于课表上开出一些课程来做做样子,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3. 课程概念混乱与理解操作上让教师困惑。课程的整合特点与课时规定分裂,旧课程单一的结构,相对封闭的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发展的需要,确保安全与开展活动的需求的冲突。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阻碍。
二、加强学科渗透,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的途径
1.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我们根据教材上编制的内容,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变通手法,如“游网络”“查资料”“做实验”“走社区”“拍镜头”“听讲座”“看现场”等活动,让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与社区的环境等结合起来。这不仅是“活”用了教材,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 少先队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我校少先队工作以体验教育为主,况且少先队开展的方式也是以活动为主。因此,学校将少先队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来启动综合实践活动。如周二和周四中午的红领巾广播开辟了“英语沙龙”节目,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班级以小课题或案例的形式,提出了“学英语的启示”这个课题,然后纷纷开展调查研究,列出数据,小组讨论,同学们交流时说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许多外国企业家纷纷到中国落户,办起了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整个产销过程中,要和外商谈业务,离不开英语,我们这一代人非要学好英语不可。
3. 利用劳技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的班级以“小小一双手,作用大又大”为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也用不同的层面写出自己的小手作用有多大,例如有的写用自己的双手出黑板报、摄镜头,把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展示在同伴面前,把自己拍摄的一幅幅美景展示在宣传栏里;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把教室和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帮父母做家务;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为别人做好事;有的写用自己的小手查阅各种书籍,增加课外知识等等。
4. 利用语文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课程的区别所在。所以有的教师就尝试着从学科课程中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觉得这样做可以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还能把活动落到实处。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我要一本书”之后,提出了“一件皮上衣值多少钱,一本书值多少钱”这一课题,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研究的形式,通过采访、查阅资料等,写出了一篇篇小论文或案例,揭发了学生勤奋好学的思想,培养了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远大志向。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这样一个概念,它精辟地概括了这类课程的性质。
5. 建立弹性课时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成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为平均每周3课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的某几天固定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例如,我校教导处每学年都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对课程表均作灵活安排,既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尚在实验阶段,学校管理制度如何尽快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还有许多问题值得领导与师生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