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当前,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推广开来,成为引领体育教学的新时尚。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积极引入个性化的理念和模式,推动体育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更有利于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 高校体育 人格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方向。在体育教学中尝试个性化模式,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中收获自信和成功,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性化体育教学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教学具有与文化课程显著不同的特征,体育教学既是以大学生身体为根本进行的教育和训练,也是一种情感的培育。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体育教学必须纳入体系的重要因素,个性化教育就是承认学生个性上的客观差异性,能够确保体育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均衡发展。由于个性上的差异,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往往会面临不一样的心理压力,进而形成一些不健康的或者消极的心理因素。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在体育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同时促进大脑兴奋物质的分泌,缓解他们的焦虑、压抑的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在形成体育兴趣后,大学生会有规律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逐渐养成积极阳光、活泼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运用个性化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策略
(一)体育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个性化体育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针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身体条件等为基础设定具有层次梯度性的教學目标,同时在组织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设计。其指导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的最佳化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体育教师制定的标准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从而建立明确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在体育课程取得好的表现。在这样一种自由和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更能够发挥自身的体育潜能,从而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感和快乐感,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个性。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活动都是集体项目,能够促进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之间学生的交流合作,形成共同提高、互促进步的良好环境。
个性化教学模式指导下,对学生学习成绩展开评价时,更应该看重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进步空间等个性化的特征。对于那些体育成绩出现退步的学生,教师应该时时关注,以鼓励调动为主,暂时调整他们的学习层次,使他们能够及时赶上,不至于因为成绩差距被拉大产生自卑感。因此,个性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活动,通过及时应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提升自己,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
(二)由自我到提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终点目标,高校体育课堂实际上也可以成为创新精神的培养乐土。传统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教学理念以一体化教学为主,而个性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体表现更容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也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可能。例如,在足球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射门动作看似“离经叛道”,篮球教学中,学生的配合协作方法变化多端,与教科书的常规规定差异较大。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这些创新举动大多会被教师指正,而个性化模式下,教师也能以认可的目光欣赏学生的这些创意举动,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心态放松的前提下更容易激发大脑的创新意识,从而发挥个人想象力,不断打造出具有创新性和观赏性的技术动作。
(三)由放纵到约束,形成自我调控能力
实施个性化教育,需要高校体育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等,才能制定适应性强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课上获得与自身能力对等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全面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个性化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个人能力和集体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既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梳理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关系,最终形成和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合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既不能一味放纵,也不能一味打压,帮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尺短寸长的价值观。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交叉评价,让学生从别人的评价中更全面感受自身的优缺点,不断提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控自我的能力。
三、结语
体育的最终教育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和优秀人格,个性化体育教学以其独有的理念和方法,以追求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获得感为基本前提,具有其他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个性化体育教学是非常适合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营造轻松、民主、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自我调控能力。
基金项目:课题《安徽省高校个性化体育选项教学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yxm454。
参考文献:
[1] 王林,周厚权.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走向——建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
[2] 胡雪.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作用[J].神州旬刊.2013.3.
[3] 仉宏.构建基于健康人格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
摘 要 当前,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推广开来,成为引领体育教学的新时尚。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积极引入个性化的理念和模式,推动体育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更有利于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 高校体育 人格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方向。在体育教学中尝试个性化模式,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中收获自信和成功,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性化体育教学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教学具有与文化课程显著不同的特征,体育教学既是以大学生身体为根本进行的教育和训练,也是一种情感的培育。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体育教学必须纳入体系的重要因素,个性化教育就是承认学生个性上的客观差异性,能够确保体育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均衡发展。由于个性上的差异,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往往会面临不一样的心理压力,进而形成一些不健康的或者消极的心理因素。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在体育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同时促进大脑兴奋物质的分泌,缓解他们的焦虑、压抑的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在形成体育兴趣后,大学生会有规律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逐渐养成积极阳光、活泼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运用个性化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策略
(一)体育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个性化体育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针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身体条件等为基础设定具有层次梯度性的教學目标,同时在组织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设计。其指导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的最佳化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体育教师制定的标准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从而建立明确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在体育课程取得好的表现。在这样一种自由和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更能够发挥自身的体育潜能,从而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感和快乐感,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个性。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活动都是集体项目,能够促进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之间学生的交流合作,形成共同提高、互促进步的良好环境。
个性化教学模式指导下,对学生学习成绩展开评价时,更应该看重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进步空间等个性化的特征。对于那些体育成绩出现退步的学生,教师应该时时关注,以鼓励调动为主,暂时调整他们的学习层次,使他们能够及时赶上,不至于因为成绩差距被拉大产生自卑感。因此,个性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活动,通过及时应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提升自己,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
(二)由自我到提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终点目标,高校体育课堂实际上也可以成为创新精神的培养乐土。传统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教学理念以一体化教学为主,而个性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体表现更容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也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可能。例如,在足球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射门动作看似“离经叛道”,篮球教学中,学生的配合协作方法变化多端,与教科书的常规规定差异较大。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这些创新举动大多会被教师指正,而个性化模式下,教师也能以认可的目光欣赏学生的这些创意举动,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心态放松的前提下更容易激发大脑的创新意识,从而发挥个人想象力,不断打造出具有创新性和观赏性的技术动作。
(三)由放纵到约束,形成自我调控能力
实施个性化教育,需要高校体育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等,才能制定适应性强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课上获得与自身能力对等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全面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个性化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个人能力和集体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既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梳理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关系,最终形成和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合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既不能一味放纵,也不能一味打压,帮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尺短寸长的价值观。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交叉评价,让学生从别人的评价中更全面感受自身的优缺点,不断提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控自我的能力。
三、结语
体育的最终教育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和优秀人格,个性化体育教学以其独有的理念和方法,以追求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获得感为基本前提,具有其他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个性化体育教学是非常适合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营造轻松、民主、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自我调控能力。
基金项目:课题《安徽省高校个性化体育选项教学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yxm454。
参考文献:
[1] 王林,周厚权.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走向——建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
[2] 胡雪.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作用[J].神州旬刊.2013.3.
[3] 仉宏.构建基于健康人格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