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笔,金砂作纸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QWSX1234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陶瓷史上,正是“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紫砂印记,成就了紫砂陶刻艺术装饰的经典与文化精髓,或者说提升了紫砂文化的艺术水准、文化内涵、金石韵味。也正是这样一种陶刻装饰艺术,开创了紫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开阔了紫砂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陶瓷艺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1 捉刀代笔,无墨渲染
  提及紫砂陶刻,陈曼生可谓是紫砂陶刻艺术举足轻重的创始人之一。当然,在陈曼生之前,紫砂陶刻还未真正成为系统的陶刻装饰艺术门类。起初,紫砂壶上主要以制壶艺人署名落款为主,主要以竹制“竹刀”简单标记,最早的壶铭可见元代“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紫砂鼻祖“供春壶”则以“供春”二字铁线,刻于壶把处,并不明显;紫砂巨匠时大彬多以“万历丙申年时大彬制”等楷书字样;其后,随着茶事的兴起,紫砂文化的逐渐兴盛,士大夫、文人、茶客等追求文化艺术的金石韵味,不仅有紫砂壶创作者的落款,又增添了许多诗词警句;乾隆、嘉庆时期,陈曼生的“曼生十八式”及集众家智慧的“陶冶性灵”的倡导与推广,紫砂陶刻艺术正式成为紫砂文化艺术工艺创作流程中一道工序,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从个人来说,从事陶刻三十三年,对于紫砂陶刻艺术有很多的思考,同样也会是很多陶刻从业者的思考。一方面注重紫砂器本身的泥性特质与原本的艺术美感,不破坏、不画蛇添足;另一方面将紫砂器作为一种传统书画艺术的载体,看作“纸”通过“刻刀”的转动,用线条勾勒出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的金石韵味。这两个方面的思考是任何一位紫砂陶刻从业者都会有的,同样也是必要的艺术素养。在这两个方面的思考中又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更好的用陶刻的语言表达传统山水、人物、花鸟等创作的意境与渲染,而并非单纯以线条勾勒出的美感。
  2 慕古之意,刀锋游砂
  对于陶刻,无论是对真、草、隶、篆、魏碑书法体的选择,还是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取材,亦或“双刀正入法”、“单刀侧入法”的刀法取舍,以及清刻、沙地刻、阳刻、阴刻、着色等五种装饰方法的运用,都会围绕传统书画的“意境”、“留白”、“金石味”等多方面的构图创作。不单单有手中的“刀笔”,还要有融汇书法、绘画、历史、文学、美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在修养。通过“刀笔”在“壶坯”上“游走”,对于很多外来书画名家、大家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曾经清华美术学院某教授在壶体上画作后,陶刻者无从下手刻绘,这样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紫砂的特性,陶刻的技法以及两者的融合与磨合。所以自己也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才会论证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必要性。
  无论是技法、方法、方式都需要一种“金石韵味”,而这样的艺术表达也只有慢慢体会与感悟的过程。怎样用好手中的刀,怎样表达壶的精神,怎样表现书画的韵味,怎样把紫砂当作“纸”,是个人不断追求的目标与高度。
  陈曼生的“陶冶性灵”,极尽完备地呈现了文人气息的紫砂艺术作品;任淦庭陶刻大师承上启下的陶刻传承,多元化陶刻装饰技法;我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下求索的艺术恒心,毅然会是紫砂陶刻艺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活力。直接用刀刻出各种书体,刀在壶面上游走,如同笔在宣纸上挥洒,花语鸟虫、山水人物皆能得心应手,陶刻作品多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近似元曲况味、朱耷笔意,形成淡雅、恬静、孤绝、清输的风格。这种陶刻风格使得壶艺作品显得雅致而空灵。
  3 结 语
  紫砂陶刻装饰艺术,透过金石韵味,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书画、篆刻、印章等艺术的美感与文化内涵。陶刻艺术内容无论是《唐诗三百首》、《千字文》、《大悲咒》等国学经典,还是《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清明上河图》等画作经典,都以紫砂为载体、以刀代笔、以传统文化艺术为魂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传承方式,带着手工艺品的精、气、神、韵、美、藏等经久不衰,集实用价值、收藏价值、欣赏价值于一体的紫砂文化艺术,将会有更多、更广的艺术空间传诸后人。
其他文献
自古至今,宜兴紫砂壶一直以特殊的材质、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人文美学价值而深受世人喜爱。紫砂壶的发展经历了从饮茶器皿到艺术品的转变过程,它的功能性也从贮茶实用拓展为集艺术欣赏、人文情怀、收藏升值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宜兴紫砂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一抔砂土一把壶成了文化载体。“福寿提梁壶”(见图1)便是这样一件作品,该壶从中国千年福寿文化中获取灵感素材,并围绕此展开艺术呈现和提升,方中寓圆的造型
期刊
形神俱佳,赏用一体,是紫砂壶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制壶人不断追求的壶艺效果。具体而言,就是一把紫砂壶如果只是成型,最多只能算是一件器皿,而只有注入了艺术审美和人文因素,它才具有真正的魅力。对于一把壶而言,“用”是基础,“神”是核心,而“形”则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与载体。  紫砂壶的造型十分丰富,“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目前,其造型大致分光器、花器和筋纹器,各类器型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呈现出变化万千的艺术形
期刊
紫砂壶是我国传统的泡茶品茗器皿,诞生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其使用广泛,知名度高,在海内外均享有嘉誉,历来都被奉为茶器中的精品,深得大众喜爱。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因产自宜兴,又称宜兴紫砂。好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使用越久,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  紫砂壶的制作技艺极具特征,讲究手工技法,尤其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制壶大家时大彬,他创新了制壶技法,形成了敲泥片、
期刊
宜兴紫砂陶艺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备受世人的重视,这其中更以紫砂茗具独领风骚,蜚誉海内外。紫砂泥材质独特,透气性强,用它制作而成的壶则得以成为泡茶、贮茶的最佳茗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愈加具有生动的艺术美感,同时,紫砂壶因与茶文化一脉相承,故而深受文人雅士的重视,其不断与传统文化、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紫砂文化。实用、艺术和人文促使紫砂茗具保持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期刊
摘 要 紫砂“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陈曼生所创的“汉瓦壶”一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壶即读人生,欣赏陈曼生的“汉瓦壶”,除了感受它的形态美、独创美,更重要的是品味四句壶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壶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启示: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关键词 紫砂;汉瓦壶;禅意  “曼生十八式”是由“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
期刊
紫砂壶发展至今已逾五百余年,它的文化性能也愈加明显,并且成为衡量一把壶综合价值的关键因素所在。在进行壶艺创作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一些人文内容或情感元素,将更好地烘托出壶的意境美感,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自古以来,历代制壶人无不对此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创作出了许多精品佳作,也提炼出了许多经典题材。  紫砂壶中的人文元素大多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对美好夙愿的表达,而题材的选择和确立则具有多样性。中
期刊
宜兴素有“陶的古都”的美誉,各种陶艺形式异彩纷呈,深受世人喜爱,其中尤以紫砂壶举世闻名,不仅成为国人品茗之首选器皿,更因其独到的文化内涵渗透力而与国人产生了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共鸣,因此,紫砂壶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紫砂壶自诞生至今五百余年来,经久不衰,愈加繁荣,一代代制壶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技艺,以求索创新的心态赋予作品艺术生命力,使之成为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手工艺品
期刊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发源历史悠久,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丰富的内容,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世代相传,不断繁荣更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创造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紫砂壶的诞生虽然只有五百余年的时间,却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是中华茶文化的延续,同时又善于融入传统文化精髓而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意蕴,历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亲睐。紫砂文化也缘此产生,一代代文人与壶人相互协作
期刊
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这样的记载:“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一次有人问周高起为何独钟紫砂壶?周高起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这是说紫砂壶之所以成为壶中的上品,是因为紫砂陶做的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而今爱茶、爱壶之人品茗赏壶,已不仅仅关注茶香茶味,也尤为
期刊
宜兴均陶是宜兴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实用大方、精致美观、色彩丰富、题材多样等诸多优点,深受世人的喜爱,是家庭陈设、桌案雅玩的常用摆件,曾经在清朝大兴于世,反映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民间手工艺之中极具特色。均陶工艺最具独特的艺术风采在于其均釉和堆贴花的装饰,而其这种在民间成为“拇指艺术”的堆贴花装饰技艺,充满想象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空间和文化内涵,使得均陶的文化与装饰魅力不断提升,表现美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