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7-01
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这促使许多教育家逐步认识到科学教育应从以原来的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科学方法为中心,因为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也更具有生命力。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讲授生物知识,渗透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生物体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作为物质运动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唯物辩证法也一定体现在生物学知识中。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在向中学生讲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要渗透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如(1)世界的物质性: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组成生物体的是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且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这就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就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建立联系。这就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3)对立统一:我们知道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是同化作用所积累的,而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异化作用过程释放的。可见,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等等。
2.加强实验教学,训练生物学科的特殊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做每一个实验前,教师要要求学生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就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如顺时针调节粗调节轮时,使镜筒缓慢向下,这时头应向左侧偏下,眼光与装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眼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装片时停止。这时用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右眼也要睁开,用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轮,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万不能违反操作规程,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上,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教师也可以用两台显微镜示范,一台是已经对好光了的,另一台则是已找到标本清晰图像的,让学生观察后做模仿。
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辅导和同学们的反复实验,学生就能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等生物学科的特殊方法。
3.指导探究学习,讲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组织学生研讨生物科学史
科学方法与生物科学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科学方法的教育更具有操作性。例如,结合细胞的发现史,可系统地培养学生获得生物學知识的基本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临时装片制作法、细胞的染色法、生物构图法。应该讲,生物学史上的每次重大进展、发现都离不开巧妙、严谨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在教学中的这种结合方式,可以使学生既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做的,也学会了如何去做,并且由于学生扮演了科学研究者的角色,更能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提升他们自觉掌握科学方法的积极行为。
(2)培养学生分析前人实验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
在探究性实验的指导上,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拿(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实验来说,根据教学进度,在做实验的前几天,就要把做的实验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弄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认真研究假设和提示。制定的方案本着可行性原则既要简便易行,又要便于观察,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实验前上交设计方案,教师认真阅读,对个别有问题的方案加以指导;对一些思路较正确但还不完善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完善、修改,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总之,我们要将科学方法教育融于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这样可以避免科学方法教育的空洞、苍白,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还要将科学方法教育融于具体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知识也才能动态地存储在学生的意识中。
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这促使许多教育家逐步认识到科学教育应从以原来的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科学方法为中心,因为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也更具有生命力。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讲授生物知识,渗透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生物体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作为物质运动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唯物辩证法也一定体现在生物学知识中。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在向中学生讲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要渗透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如(1)世界的物质性: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组成生物体的是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且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这就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就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建立联系。这就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3)对立统一:我们知道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异化作用所分解的物质是同化作用所积累的,而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异化作用过程释放的。可见,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等等。
2.加强实验教学,训练生物学科的特殊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做每一个实验前,教师要要求学生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就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如顺时针调节粗调节轮时,使镜筒缓慢向下,这时头应向左侧偏下,眼光与装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眼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装片时停止。这时用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右眼也要睁开,用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轮,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万不能违反操作规程,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上,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教师也可以用两台显微镜示范,一台是已经对好光了的,另一台则是已找到标本清晰图像的,让学生观察后做模仿。
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辅导和同学们的反复实验,学生就能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等生物学科的特殊方法。
3.指导探究学习,讲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组织学生研讨生物科学史
科学方法与生物科学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科学方法的教育更具有操作性。例如,结合细胞的发现史,可系统地培养学生获得生物學知识的基本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临时装片制作法、细胞的染色法、生物构图法。应该讲,生物学史上的每次重大进展、发现都离不开巧妙、严谨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在教学中的这种结合方式,可以使学生既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做的,也学会了如何去做,并且由于学生扮演了科学研究者的角色,更能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提升他们自觉掌握科学方法的积极行为。
(2)培养学生分析前人实验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
在探究性实验的指导上,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拿(研究性课题——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实验来说,根据教学进度,在做实验的前几天,就要把做的实验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弄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认真研究假设和提示。制定的方案本着可行性原则既要简便易行,又要便于观察,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实验前上交设计方案,教师认真阅读,对个别有问题的方案加以指导;对一些思路较正确但还不完善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完善、修改,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总之,我们要将科学方法教育融于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这样可以避免科学方法教育的空洞、苍白,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还要将科学方法教育融于具体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知识也才能动态地存储在学生的意识中。